有人问,你怎么看大宗商品价格?本文随便和大家聊聊市场。
我进入金融市场是从商品期货交易开始的,90年代初开始做大宗商品的期货和现货。
当时中国的基建狂潮刚刚起步,金属价格上涨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在实践中,却是很难赚到钱的,即便我还有部分现货做风险对冲。
有两个风险很难规避,波动性和掉期升贴水的不确定性。
我的职业生涯里,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市场之中,能存活30多年,市场感觉自然差不了,判断大势我很少出错。如果看交易次数算输赢业绩,大多数都是赢的,输的次数很少。
赚到钱没?1998年,在一次大的止损之后,我停下来下来看看过往业绩。在大宗商品贸易这个领域,把期货和现货合起来看,盈亏相抵是亏的。至此我痛下决心,不能再碰商品期货了。
根据长期的交易经验谈谈交易机会:
1、大宗商品的基本面
大宗商品,全球最大的买家是中国,事到如今,铁公基、房地产经济无以为继,从增量看,已经无法与90年代相比,而且全球产能已经很高。目前的价格水平,供应商普遍有盈利,有盈利生产商就不会减产。需求减少,供应不减,价格挺不住的。
2、欧洲重构军力对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即便欧洲开始造炮弹,全球总需求也填不上中国需求减少这个大窟窿。欧洲推动积极财政,对经济的景气度肯定有利,但是,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撬动有限。因为,假如中国有1吨真实需求,就会有5吨贸易商掺和在其中。欧洲需求没有放大效应。
欧元与美元跷跷板
欧洲重构军力会导致欧洲美元的减少。近期美元指数已经给出了激烈的反馈。
全球经济基本面
理论上,欧洲的积极财政能对冲美国的财政紧缩,对经济是件好事。但是,真的落地积极财政,债券市场要买账才行。一句话概括:
美国的生死要看美元的脸色。
欧洲重构军力要看债券市场的脸色。
3、谁是金融市场的庄家
2008年之前,全球金融市场的主宰者是华尔街,华尔街大行中,美国是庄家,欧洲是大散。有庄家的市场,图表就能走的很好看,散户比较容易把控。如今的金融市场,衍生品交易散户化,华尔街基本失去了定价权,加上量化交易盛行,市场的波动性很高。要小心再小心。
4、关于股市
股市与期货市场不同,会选股还是能找到绝对投资价值的。评估企业要看未来,不能看过去。在混乱之中,哪些产业的需求不受混乱的影响,混乱中企业仍能有稳定的现金流,现金流很重要,而且还要估值够低。看估值不仅仅看P/E, 还要看E/P,即市价回报率,每股盈利除以市场价格。
永远不能离开价格看价值,也不能离开价格看供求关系。
5、川普撬动下的全球地缘政治。
网友给川普的外号从川建国改为特没谱。川总统的万变中也有不变,不变的是美国必须战略收缩。所有的工具和手段,服务于推动制造业回流。
川普的工具箱就两个工具,砍财政预算和加关税。这两项政策的效果都直接影响总需求。美国先衰退是板上钉钉的事。衰退后再看政治和金融的基本面如何变。
总结:
西方政客之蠢我们已经见识了,美国所谓的“制度优势”和民主的信仰化,是如何的不堪一击,我们也见识了。我们这边,管理层那两把刷子我们也知道。
当下,俄、乌、美这盘棋,中国想干啥,我真的看不清楚。参与市场是拿真金白银去下筹码,千万不能过度高估管理层的政策取舍。
至少,做个投资人,不能世界有啥事都是归结为在下一盘大棋。简单思维会输钱的。
动荡时代,不要过度投机,参与市场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看看自己的头寸有没有不败的护城河。
马霞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