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下中国石油大单,加总理火速翻脸了

兵戎要至 2025-04-24 16:21:51

据环球时报援引彭博社消息,中国在特朗普挑起贸易战之际,大幅削减美国石油采购,转而从加拿大进口创纪录数量原油。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刚从中国这赚得盆满钵满,加拿大总理卡尼就在选前辩论等场合,疯狂渲染“中国威胁论”。

自特朗普上台后,挥舞关税大棒,搅乱全球贸易秩序,中美贸易关系也因此急剧恶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为保障能源安全、分散供应风险,不得不重新布局原油进口版图。数据显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数量从去年6月的峰值2900万桶,骤降至如今每月仅300万桶,削减幅度高达90%。而加拿大,凭借其丰富的油砂资源、地缘政治优势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成功抓住机遇,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新宠。今年3月,中国从加拿大温哥华附近输油管道终点港进口的原油数量,飙升至前所未有的730万桶,创下历史新高。

加拿大总理卡尼(资料图)

加拿大油砂资源储量巨大,其阿尔伯塔省油砂资源储量达1.7万亿桶,占全球油砂总量的70%。并且,加拿大西部跨山管道扩建工程(TMX)的及时投产,大大缩短了原油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如今,加拿大原油经温哥华港至中国的海运时间缩短至19天,与中东原油运输周期基本持平。此外,加拿大原油价格优势明显,加拿大西部精选原油(WCS)较布伦特原油贴水达5 - 6美元/桶,即便考虑海运成本,到岸价仍低于中东同品质原油10%以上。这些因素叠加,使得加拿大原油在中国市场极具竞争力。

然而,就在中加能源合作看似一片向好之时,加拿大总理卡尼却突然变脸。在4月17日晚进行的联邦大选前辩论上,卡尼声称对加拿大来说,中国是有可能带来外部干涉的所谓“最大威胁”,还宣称中国在北极地区也是一个“新兴的威胁” 。次日,在尼亚加拉瀑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要求详细阐述相关问题时,卡尼再次强调,“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是“最大的威胁”,甚至无端指责中方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并声称中国大陆可能对中国台湾地区造成威胁。

卡尼这一系列令人费解的言行,背后有着多重原因。首先,从国内政治层面来看,加拿大联邦大选临近,将于4月28日举行投票,卡尼所在的自由党面临着巨大的竞选压力。前总理特鲁多已连续三次带领自由党获胜,民众对执政党的“审美疲劳”日益严重,卡尼想要带领自由党第四次赢得胜利,难度可想而知。

加拿大总理卡尼(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炒作“中国威胁论”成为他转移国内矛盾、争取选票的一种手段。毕竟加拿大目前面临着住房危机、通货膨胀、医疗系统压力等一系列棘手问题,而这些恰恰都是选民最关心的议题,也是执政党最难回答的问题。通过制造外部“敌人”,卡尼试图将选民的注意力从这些难题上转移开来,同时塑造自己“保卫国家安全”的强硬形象。

其次,从加美关系角度分析,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约75.9%的出口依赖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加拿大钢铁加征28%关税、对汽车启动“国家安全”,还多次威胁要将加拿大并入美国,成为美国的“第51州”,这让加拿大深感压力。

卡尼政府或许希望通过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与美国立场保持一致,以此来换取美国在贸易争端上的妥协,缓解美加之间的紧张关系。例如,在北极理事会会议上,卡尼政府炒作“中国北极威胁”,将中企参与的“北方航道”项目污蔑为“地缘渗透”,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向美国示好。

加拿大总理卡尼(资料图)

再者,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西方阵营内部存在着一种不良风气,部分政客为了迎合西方盟友,获取所谓的政治支持和认可,不惜采取对华强硬姿态。卡尼作为一个职业政客,深谙这一游戏规则。他延续了西方政客的这种传统做法,试图通过对中国强硬,来赢得西方阵营的好感,巩固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面对卡尼政府的无端指责,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坚决反驳了“中国威胁论”的说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从未干涉过加拿大的内政。同时,中国也呼吁加方保持理性、克制和负责任的态度,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和问题。中方还明确指出,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与国交往的黄金法则。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兵戎要至

简介:有思想,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