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中药煎煮误区,您知道几个?

昆琦评健康 2023-11-16 06:42:10

中药汤剂是将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而得的液体制剂,民间也称之为汤药。汤剂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医临床使用最主要的剂型,具有容易吸收、起效迅速、疗效肯定的特点,还可以随症加减,用药灵活。

汤剂药效的发挥与煎煮过程密不可分,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大致的意思就是,汤药的效果好与不好,与煎药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相当重要。日常生活中许多病友在煎药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区,那么,一起来看一看下面这些常见的误区是否存在于您的生活中吧!

误区一:拿回家的中药黑乎乎的,看着好脏,要用水冲洗一下再煎煮

其实,有些中药看上去黑乎乎的,是因为经过炮制后颜色性状发生了改变,并不是因为本身不干净。中药饮片在出厂前都已经过炮制,而炮制的第一步就是“净制”,所谓净制,就是将杂质、灰尘等去除,所以拿回家的中药就不需要在流水下“清洗”了。

如果中药饮片拿回家后再经过淘洗、冲洗,在清洗过后,就会损失一部分溶于水的有效成分,最终影响药效。如果觉得煎完的药液会有沉淀,影响口感,倒出药液的时候可以用纱布或滤网过滤一遍,这样喝起来就会更“顺口”。

误区二:中药浸泡可以用热水,这样煎煮的时候更省事

浸泡中药需要用干净的常温水,如自来水或纯净水等,切记不可以用热水浸泡,也不可以用开水直接煎药。因为很多中药中都含有蛋白质、油脂等,热水浸泡会导致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不利于有效成分溶出溶解,反而会影响药效。正确浸泡后的饮片结构变得膨胀疏松,间隙扩大,有效成分更容易被煎出。

误区三:中药浸泡时间越长越好,感觉这样浸得更透彻

饮片加入常温水充分搅拌润湿后开始浸泡,但并不是浸泡时间越长越好。夏季温度高,为避免饮片变质,浸泡20~30分钟即可;冬季温度低,为了浸泡得更透彻一些,时间可适当延长至1小时左右。加水量也不需要太多,水量高出药面2~3厘米即可,大概是一节手指的高度。叶子类和一些质地松泡的饮片更容易吸水,所以在加水时可以适当多加一些,这些饮片质地较轻会浮在水面,如果不能判断加了多少水,可以将饮片用手按到锅底,水量高出药面2~3厘米就可以了。

误区四:煎个药而已,家里有什么锅就用什么锅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指出:“凡煎药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因此,煎药的锅以砂锅为好,砂锅性质稳定,不与饮片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或玻璃器皿等性质相对稳定的锅具。切记不能使用铁锅、黄铜锅、铝锅,因为这些金属锅具中的金属元素容易与饮片内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得疗效降低,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毒副作用,加重或延误病情。

误区五:拿回家的饮片“一股脑”全部加入锅内浸泡煎煮即可

一些饮片有“特殊煎法”,比如“先煎”“后下”“另煎”“烊化”等。质地坚硬的矿物类、动物类饮片,如石膏、龟甲等,需要打碎先煎30分钟;有毒饮片如附子、乌头等需要先煎1~2小时;气味芳香的饮片或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如薄荷、生大黄等,需要在汤剂煎好前5分钟左右加入;贵重饮片如人参、鹿茸等需要单独煎煮后再合并入煎液中,以免浪费;有绒毛、容易粘锅的饮片,如枇杷叶、车前子等,需要放入纱布袋中包好后煎煮;阿胶等胶类饮片单独加热融化或隔水炖化后再与煎液合并;三七粉、羚羊角粉等粉类饮片则无需浸泡和煎煮,直接倒入煎好的药液混合均匀即可。

以上那么多的“特殊煎法”如果分不清楚,不要担心,一般从药房取药时,药师会特别交代,药袋上面也会有明显的标记,煎药前记得将特殊煎法的饮片另放,按照相应的煎煮方法煎煮即可。

误区六:中药煎2遍太麻烦了,我只煎1遍,时间煎长一点就行了

传统中药汤剂需要煎煮2遍,才能将有效成分充分煎出。煎药时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即先武火煮沸(大火煮沸),再文火慢煎(小火慢煎),保持微沸状态(利于药物成分煎出)。一般药物第一煎大火煮沸后再煎煮25~30分钟,第二煎大火煮沸后再煎煮20~25分钟。解表药(如感冒类药物)第一煎沸后煮10~15分钟,第二煎沸后煮5~10分钟。滋补类药物每一煎都适当延长10~15分钟。

煎药时盖上锅盖,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程中也要适当搅动,避免煳锅。一般情况下,第一遍煎完的汤药比第二遍煎的更浓一些,为了每顿喝下的药物浓度保持一致,所以第一煎和第二煎的药液应该合并保存,服药的时候再分2顿或3顿即可。

误区七:药煎煳了就再加点水进去重新煎,煎好的药液量多一碗少一碗也无所谓

如果饮片煎干了,则可以加水重煎;如果煎煳了则丢弃,千万不可再加水煎煮。因为煎煳的饮片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已经被破坏,药性可能已经发生改变,另取一帖重煎即可。中药煎煮完毕后,为了避免有效成分沉淀在药渣上,需要趁热滤取煎液,每一煎的药量一般控制在150~200毫升(大概1碗的量),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2~3顿服用。另外,小儿及肾功能不全等需要控制饮水量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饮药量。

由此可见,影响中药煎煮效果的因素较多,需要患者掌握的煎煮知识和操作细节也不少。因此,患者务必在取药时认真听取药师的用药交代,回家煎药时养成良好的煎药习惯,才能事半功倍,让汤药发挥应有的药效。

本文作者:

辛蓓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2 阅读:158

昆琦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