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21年夏天,汉匈双方进行了一轮大决战,在相隔数千里的河西地区、漠南东部地区,双方联合上演了河西之战、右北平之战,在信息传递水平相对低效的冷兵器时代,这个场面可谓蔚为壮观。
这轮大决战的过程与结果,还是挺一言难尽的,尤其是站在汉武帝、卫青的角度,胜肯定是胜了,但过程中意外频出、损失不小,整个战役的具体执行几乎严重走样,战果也就远远没有达到预期。他俩的笑容中,估计也不乏苦涩。
具体体现在:
1、河西之战,公孙敖部主力没有及时进攻到位,战略包围圈并未实际构建,导致匈奴河西集团相当比例的军队逃脱,河西并没有拿下来。(之后秋天浑邪王等人投降,汉军才实际拿下、进驻河西。)
这同步导致,原本只负责迂回包抄、断其后路的霍去病军,反而实际承担了几乎所有作战任务,被迫以少对多,虽然单兵战斗力强悍,但也付出了30%的严重伤亡。
公孙敖部的战损情况相当甚至更多,他推进不顺,又必须完成在约定期间构建包围圈的死命令,势必投入更多兵力甚至不顾士兵伤亡。
所以,这一战执行出现问题,首要原因在公孙敖的军事指挥能力严重不足,最终能够大胜,主要是依靠霍去病在战术、战斗力层面“逆天爆发”、强势碾压。
2、右北平之战,原本只是副战场,短期内牵制住匈奴左贤王部、单于本部的兵力,为河西之战争取时间,精髓在“声东击西”、游击战。
结果李广和张骞两部还没实现会师,李广就被左贤王突然包围、击破,4千打4万,几乎全军覆没,若非张骞及时赶来,李广很可能战死沙场或再次被俘。
这个过程,简直和关市之战如出一辙,区别在之前是四路进击,现在是两路,堪称微缩版。
不难看出,李广年纪是增长了八岁,但军事指挥能力是毫无见长,甚至这属于“同样的错误犯两次”,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接受。
司马迁针对这两战,没少渲染李广的勇敢、镇定、大将之风等,但陷入包围、全军覆没是事实,也无疑才是重点,避重就轻的夸赞、美化,只能让人徒生反感。
更操蛋的,以找路寻水能力著称的张骞,此战居然犯了迷路、失期的低级错误,只能理解为,张骞在西域、大漠的那一套生存本领,不能简单复制到东北黑土地。
显然,这一轮决战,汉方四名将军中,只有霍去病表现正常甚至超出预期,而公孙敖、李广都被证明实属本身能力低劣,张骞则是发挥失常。
具体到责任划分,这三人肯定负有战役指挥责任,这个他们躲不掉;但汉武帝、卫青也必须承担用人责任,是他俩特别是大将军卫青,把这三人安排到方面主将的重要位置上,这次的安排、任命,无疑是值得商榷的。
那我们就来探讨下,同时放开视野,究竟该如何安排或者是否还有更佳人选,也算是对这一轮汉匈战争中,汉方所有知名将领的一次系统点评。
1、张骞
张骞的“强项”众所周知、毋庸置疑,他在前123年漠南之战前就开始为汉军发挥重要作用,由此被封博望侯,并拥有了单独领军的资格。
此轮决战,需要张骞的地方,无疑有两处,一个是霍去病这一路,千里迂回,经过贺兰山、居延海,沿途基本都是大沙漠。
另一个便是右北平方面,因为是深入东北数百里,地理情况不熟,很需要张骞的能力与经验。
关键在于,相比西域、漠南等沙漠区域,东北的地理形势,对汉方确实是个新的挑战,由相关经验、能力最为突出的张骞来承担区域作战任务,属于“好钢用在刀刃上”,难听点说是“矮子里拔将军”。
所以张骞此次任命属于上佳,他之前的经验在汉军内部早有传授、推广,霍去病那一路的“军导们”,实际证明已经完全“出师”,即使两千里沙漠,也没有出现迷路、失期。
事实上,整个汉匈战争中,所谓“迷路”根本算不上普遍现象,实际只出现过两次,一就是张骞右北平这次,二是漠北之战中,李广赵食其在大幕中迷路。
至于公孙敖在河西之战迷路,纯属史家误解,他不是跟着霍去病一同出发、千里迂回(由此才衍生迷路传言),而是正面进攻河西,沿途基本不可能迷路。
李广在漠南之战中无功,是距离决战地点太远、没来及赶上,当时公孙贺同此,他俩实际都不是迷路。
所以,把李广戏称为“迷路侯”,对他还是蛮不公平的。漠北之战那次翻越的是数千里大幕,难度确实很大,他也不是单独领军,还有赵食其同行,不能都算李广的责任。
实际两次迷路现象,一个发生在张骞这个“汉军第一人”头上,说明地理学确实是个让人极度头疼的挑战,不是短期内可以迅速掌握、贯通的,就连张骞面临东北的新地理环境,一时间都犯了错误,可见个中之难。
由此,汉军此次右北平之战,开局就极为不顺,之后输掉也算无话可说,毕竟头号地理达人都栽了,换人掉坑的概率不是更大么?
2、李广
首先明确一点,此次右北平之战,汉军主将是张骞,李广只是副将,这从两人统率的兵力(各1万、4千)可以证实。
卫青这个安排,无疑值得商榷,因为指挥打仗明显不是张骞的强项,也许在卫青的战役计划中,张骞李广两路会师后,会由李广主要承担军事指挥之责。
但事实证明,李广同样不具备方面主将之才。李广并没有真正领悟到,此次作战的精髓实为游击战,这从他被左贤王迅速包围可以得到反证,这不是张骞失期就可以完全推脱责任的。
具体原因史书无载,不排除李广另有想法,比如他想借助此战多立战功、实现封侯夙愿,所以对游击战不上心,要化“游而不击”为“又游又击”,从而被左贤王追上、包围。
整体来看,张骞属于发挥失常,李广则是能力不足胜任,卫青最大的责任无疑是,对于方面军事主将选择错误。
其实,汉军内部最适合这个方面主将的人,是岸头侯张次公。
他在河南阴山之战中崭露头角,和苏建一起封侯。特别是朔方之战,卫青谋划“声东击西”,张次公和李息从右北平出击,完美执行当面游击任务,拖住了左贤王和伊稚斜。这几乎就是当前右北平之战的“预演”。
再加上张次公是强盗出身,狡猾、灵敏方面堪称“致敬”彭越,正是打游击战的好手,真可谓不二人选。
可惜的是,前122年即一年前,张次公卷入了淮南王刘安谋反案件,据说这家伙睡了刘安的女儿,还贪污受贿,被汉武帝直接撸了侯爵,告别朝堂甚至可能已经挂了。
退而求其次,李息其实是第二人选。
朔方之战时是李息和张次公两人配合、打游击战,而在更早的河南阴山之战,当时李息并不是和卫青一起进攻河南地(史书有关记载其实有误),而是李息出代地,“声东击西”,向北拖住军臣单于、伊稚斜等人,很好的配合了西进河南地的卫青。
可见,李息的军事履历,还是相当符合的,就算他军事指挥能力可能不如张次公,但起码具有相关游击经验。
当时李息在干什么呢?我们不清楚,但稍后的秋天,李息明确“将城河上”,在黄河边上执行任务,首先接待了浑邪王的使者。
这说明李息没有像张次公那样被撸或挂了,这一阶段,他很可能是以“大行”的身份,在陇西、公孙敖的麾下工作。
李息的资历相当深厚,马邑之谋时就是材官将军,之后以将军身份参加了河南阴山、朔方之战。
由此,无论是资历、经验还是能力,李息才应该是右北平之战主将的实际首选。若能由李息、张骞、李广三人组成指挥团队,无疑堪称上佳组合。
卫青没有做出这个选择、任命,实在是失策,具体原因不明,如果是因为个人关系、派系斗争之类的原因,那还是挺让人失望的。
3、公孙敖
这一轮四名将军中,霍去病其实只是后起之秀,公孙敖才是卫青之下职务最高的将军,所以他担任了最为重要的河西之战的方面主将。
事实证明,卫青肯定是选错了人,甚至不排除,卫青本来就有照顾、重用公孙敖的心理动机,这也不是啥秘密,毕竟公孙敖救过卫青的性命。
两人又是死党、好基友,之前关市之战、朔方之战、漠南之战,他俩也多次合作、配合默契。
这当然是最值得商榷的,甚至是卫青此次选将明显让人诟病之处。毕竟公孙敖实际几斤几两,卫青不可能没有判断,行家看外行,基本是一看一个准,何况卫青这种顶级名将。
由此,卫青把实际能力不足的公孙敖放在方面主将位置上,不是拿士兵性命开玩笑么?毕竟这是军事战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教训可是血淋淋的。
那么,卫青还有其它选择么?
其实选择确实不多:公孙贺、李息、李沮、李蔡,曹襄、赵食其算是后备,赵破奴、路博德等霍去病的部属还没真正冒头。
客观而论,这一轮汉匈之战,真正称得上能力杰出的名将,卫青肯定远超同侪,霍去病名列第二,之后排序大致是赵信、张次公、苏建、李蔡。其他人甚至进不了名将之列,起码这一阶段不是。
悲催的是,赵信投降了匈奴,张次公因为政治原因出局,苏建因为漠南之战出局,而李蔡呢,前121年三月份才接任公孙弘当上丞相,政务缠身,不可能再来打仗。
这就相当于,最优秀的一档都出局了,但凡有一个人有现实性,卫青也就不必费神。
由此,卫青的实际选项就四个:公孙贺、李息、李沮以及公孙敖。
其中公孙贺资历肯定没问题,但能力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反正每次打仗都有他,所谓一生“七击匈奴”,可惜从没有哪怕一次真正出彩过。
而且,公孙贺此时的实际位置,多数是在定襄,卫青回长安后,应该是他负责北线防守重任。
李沮呢,资历可能差些,朔方之战、漠南之战才冒头,担任的都是强弩将军,算是骑弩兵专业人才,缺乏方面之任的能力与说服力。
李息前面已经说过,他应该是此次决战中最“屈才”的一个了。
强行排序:李息、公孙贺、公孙敖、李沮。
可见,卫青这一阶段事实上属于捉襟见肘,甚至无人可用,他最终选择公孙敖,也并非全出自私心。
当然,也不是没有最好的选择,很简单,卫青自己上呗,还有比这更好的选项么?
这当然不现实,因为此次决战是由两大战役组成,卫青作为全军统帅,势必居中统筹、协调,整个指挥体系决定了他不能亲赴前线。同时也有另一个可能性,即卫青这一段身体估计不太好,出了些问题。
至于霍去病,他此次迂回包抄的任务极为关键,所以他不可更换,也就不可能代替公孙敖。他这一路反而没有啥可探讨的,实际上,卫青也是唯一用对了这大外甥,才取得了这轮决战的胜利。
以上。经过上述讨论,我们甚至已经可以得出,这一轮决战,汉方的最佳将领安排组合——
长安方面:全军统帅、大将军卫青,坐镇长安。
河西方面:主将公孙贺(辖李沮),副将霍去病。
右北平方面:主将李息,副将张骞、李广。
定襄方面:主将公孙敖。
和史实的区别是,李息最好是放在右北平主将的位置上,再将公孙敖和公孙贺调换一下,让公孙敖去暂时主持定襄北线防务,让公孙贺来担任河西方面的主将。
当然,这些将领的安排、任命,也不全由大将军卫青一个人说的算,还有汉武帝的意见在起重要作用,比如公孙敖,汉武帝肯定也是支持这个“铁子”的。
再如李广,他当时是郎中令,估计没少在汉武帝身边“念叨”想立功封侯,由此才获得了右北平之战的出征机会。
结果估计把汉武帝气的不轻,两次出征、两次全军覆没,从此断定李广“数奇”,老将军的命数怎么就这么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