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一将难求与卫青的崛起之路,兼论汉匈之战第一阶段的战略走势研判】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汉武帝无疑对这句话感触颇深,甚至堪称刻骨铭心。
从前135年决定与匈奴开战,到前127年取得首次重大胜利的河南、阴山之战,中间共8年的漫长时间,汉武帝一直被汉军主将的人选问题反复折磨、深深困扰。
下图是这8年中汉军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变迁情况——
汉武帝最初的选择项,其实只有三个,即韩安国、李广、程不识。
其中韩安国是主和派领袖,立场注定他和汉武帝做不到完全的“上下同欲”,所以汉武帝也就排除了他,重点考察李广与程不识。
考察结果很明确,程不识比李广靠谱,所以程不识升为“中尉”,反超升为“卫尉”的李广,如果不出意外,程不识将成为汉军主将,全面筹备、指挥酝酿已久的“马邑之谋”。
然而汉武帝的运气可谓差到了极点。之前还和李广一起活蹦乱跳、生龙活虎的程不识,“突然”就从史书上消失了,就连马邑之谋的执行过程都没有看到他,更不要说之后的汉匈大战,这无疑反证一个史实:程不识在前133年6月前后,突然去世了。
大战在即,主将却“退出历史舞台”,这无疑是程不识本人、汉武帝,甚至所有汉人的巨大历史遗憾,只能说一句:历史有时就是如此操蛋!
程不识的去世,不仅让汉武帝心中蒙上一层阴影,更头疼的是主将人选必须重新选择,鉴于马邑之谋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治军及保密等工作,所以在有勇无谋的李广与一贯持重的韩安国之间,汉武帝优先选择了韩安国。
这个选择无疑是相当明智的,虽然马邑之谋最终没有成功,但韩安国做的已经够好了,除了机械照搬李牧“纵牧于野”的多此一举的昏招,韩安国在其他方面的筹备、指挥,肯定要比从来不知治军为何物的李广,实际效果要好。
事实上,韩安国距离成功可谓“一步之遥”,换成是李广做主将,实际距离只会更远。
时间来到前129年春天的关市之战,鉴于之前几年中匈奴屡屡犯边,汉武帝决定全面出击,计划一战端掉单于庭、消灭匈奴主力。
此时韩安国虽然是中尉、名义上的汉军主将,但他的立场决定了他不会支持全面出击,汉武帝也就绕过他,让主战的李广担任实际汉军主将。
所以,史书对于关市之战的记载,虽然有写在韩安国本人的传记中,但他本人却毫无表现,这很好理解,实际原因无非是立场作祟。
可惜,担任汉军主将的李广让汉武帝大为失望,汉军的作战计划在战前就已经全面泄露,导致军臣单于抓住战机,在汉军四路进击还没会师前,就提前发起进攻、各个击破。
作为全军主将,李广不仅首遭围歼、全军覆没,他本人还被匈奴俘虏,导致战局迅速崩坏、其它三路汉军士气备受打击。事实证明,李广的确缺乏大将之材,完全不足以胜任汉军主将之职。
鉴于关市之战汉军是输在情报泄密,不难反推,四年前马邑之谋如果是李广做主将,保密层面的实际效果只会比韩安国更差,这足以验证前文的结论。
战后李广按律当斩,后被赎为庶人,暂时告别朝堂,这就等于汉武帝“被迫”没了选择,韩安国成为汉军主将的唯一人选。
同时,鉴于关市之战汉军惨败,让汉武帝的开战决策备受内部质疑,汉武帝本人势必展开反思,主战的立场与决心也就有所动摇。
匈奴之后乘胜而进,加大对燕代之地的侵掠,汉武帝没办法,只好“请求”韩安国出山,前往渔阳主持前线战事。
考察当时的形势,韩安国在出发前,大概率和汉武帝说的很清楚,他此行主要是“防守反击”,驱逐匈奴入侵的军队、保障边地安全,至于主动深入进攻匈奴,韩安国肯定是不想干的,反而争取和谈、和亲这些操作,韩安国那是相当上心。
形势比人强,汉武帝也就同意了。于是韩安国到达渔阳后,除了屯兵反击,重心放在与匈奴方面的谈判上。
可惜韩安国是一厢情愿,压根没有看清军臣单于、左谷蠡王伊稚斜等人的真实嘴脸,这也不难理解,他们才取得关市之战的大胜,自认优势在我,甚至不排除深入进攻汉朝的计划,怎么可能接受求和呢?
结果是韩安国中了伊稚斜的“连环计”,自以为和谈有望,甚至以“罢兵、裁军”的愚蠢举措向匈奴方面表示诚意,导致伊稚斜抓住破绽、乘虚而入,若非汉军援军来的及时,韩安国就当场交代在渔阳了。
这个战果,对汉武帝其实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和谈”方针彻底破灭,汉匈双方唯有彻底兵戎相见、生死相搏,汉武帝实际是被逼到了绝境。
另一方面就是,韩安国无论个人立场还是实际表现,都证明不是汉军主将的合格人选,汉武帝相当于实际浪费了七八年,程不识去世就不说了,李广与韩安国都无疑难堪大用。
纵观这七八年,堪称汉匈之战的第一阶段,其中马邑之谋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关市之战是惨败,渔阳之战更不啻羞辱,汉武帝过程中所遭受的耻辱与压力可想而知,他现在能做的,唯有下定全面决战的决心,与匈奴既决高下、也决生死!
综合而论,汉方各方面实力肯定是不缺的,关键是始终缺少一位起码合格的汉军主将,那么,在程不识去世、李广暂离朝堂、韩安国被贬黜,即“第一档选项”全部实质无效后,汉武帝还能选择谁呢?又有谁能给他哪怕一丝希望,“拯救”他于绝境之中呢?
这就要说到“第二档选项”了,实际人选其实也只有四个:公孙贺、李息、卫青、公孙敖。
其中公孙贺、李息参与了马邑之谋的执行过程,资历、年龄明显要胜过在关市之战才初临战阵的卫青与公孙敖。
但是纵观这四个人的前后表现,结果可谓一目了然,其中只有卫青难得表现出了仅有的“亮点”,在关市之战、渔阳之战整体战败的危局下,给汉军、汉武帝保留了部分颜面。
关市之战,公孙敖损兵七成,公孙贺见机撤退,只有卫青临机应变机断专行,不撤反攻,突袭茏城,虽然斩获不多,但摧毁了匈奴祭祀祖先的圣地,重创了匈奴的士气民心,也大大振奋了汉军士气。
渔阳之战,汉军实际是遭到了匈奴的“围点打援”,结果韩安国、辽西太守、渔阳太守各自折损近两千兵力,李息的战果不明,但显然斩获不多,不然史书该有记载,只有卫青“斩首虏数千人”。
显然,四人中,卫青的军事指挥能力最为突出,公孙贺与李息基本相当、正常水平,公孙敖最差劲。这个评断,就算放诸整个汉匈战争全程,也是基本如此。
甚至有个离谱的“规律”,公孙敖与李广可谓“忘年神交、难侄难叔”,有这俩人掺和的战事,汉军就像遭到了诅咒,不是大败就是各种不顺,关市之战如此,河西漠北等战同样,两人甚至在“迷路”上都相互致敬,这个以后文章详说。
由此,渔阳之战后,卫青已经成为汉武帝“第二档选择”中的首选,甚至是唯一选择,只有他在这八年的惨淡历程中,给了汉武帝些许实质希望。
考察卫青这一阶段的军事履历,大致呈现“一路向西”的总体趋势,关市之战前位于上谷郡,渔阳之战前位于雁门郡(应是取代李广),河南阴山之战前则是位于云中郡,镇守的战区逐步向西移动,手下的兵力也逐渐增加,渔阳之战时就已经明确拥有三万骑兵,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汉武帝对于卫青的逐步重用。
随着韩安国遭到贬黜,“第一档选项”全部退出,卫青实际上已经成为汉军主将,此时大致是前128年秋,距离河南阴山之战已经不到半年。
而这几年的整体战局,汉方无疑是战败连连、屡遭入侵,实践证明,汉军在燕代之地根本打不过军臣单于的中央单于庭、伊稚斜主导的匈奴左侧,再在这两个区域继续开战,汉军固然没有信心,更不会讨到便宜。
由此,卫青与汉武帝,都将目光转向了匈奴左侧,即“匈奴右贤王”所主导的区域,这就是河南地、阴山以南。
就汉匈之战的整体战略演变来说,卫青与汉武帝的这次重大战略转向,其实没啥神奇的地方,更像是无奈之下的被迫选择、唯一出路。
但是,就是这次转向与选择,恰恰打开了汉方的胜利之门,这其实符合“先弱后强、以迂为直”的整体战略规律,就像当年秦国“得蜀即得楚”、先楚后三晋,又如楚汉战争,刘邦韩信先行开辟北方等分战场、再与项羽决战中原,这中间是存在规律的。
而这次战略转向,极大可能是卫青首先提出、汉武帝再予拍板的,毕竟作为汉军主将,又面临着和匈奴的彻底决战、生死相搏,卫青势必站在全局高度,思考、运筹整体战略,从而想到首先进攻匈奴右贤王,即突袭河南地、全占阴山的战役构想,以及后续的战略步骤。
仅这一项动作,就足以证明,卫青才是合格甚至优秀的汉军主将,再结合蒙恬当年驱逐、阻挡匈奴的成功案例,充分说明卫青不仅有全局视野,更有战略远见,他能够看到河南地尤其是阴山的巨大战略作用,事实也证明,正是阴山的归属,基本决定了汉匈之战的最终战果。
由此,前127年春天,卫青开始全面展开部署,安排云中郡以东的李息、韩安国等战区向北主动进攻,虚张声势,争取吸引军臣单于、伊稚斜的注意力,拖住其中心、左侧的匈奴兵力。
而卫青率领汉军主力,渡河突袭河南地,一举击破、驱逐白羊楼烦两王,随后旋风平定河南地,再行北上驱逐蒲泥王、符离王,实现全占阴山的战略构想。
整个河南、阴山之战的战役精髓可以概括为: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突然袭击、火速进攻。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汉武帝的识人之才、好谋善断的能力毋庸置疑,困扰他七八年的汉军主将人选的头号难题,至此终于烟消云散,“守得云开见月明”,他终于盼来了一个真正合格、心怡的完美人选!
在卫青数日内成功驱逐白羊楼烦两王后,汉武帝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欣慰与振奋,立刻敕封卫青为“长平侯”,这个急切操作,正是汉武帝对于汉军主将人选最终出现的预期彰显。
以上。汉武帝关于汉军主将的人选考察与任用,实际花了8年,先后顺序为:程不识—韩安国—李广—韩安国—卫青。个中的困扰、徘徊、苦楚可想而知。
鉴于马邑之谋落空,关市之战才是汉匈真正的初战,可以说,卫青几乎从头参与了整个汉匈之战的全程,他虽然在关市之战、渔阳之战表现不俗,但实际经历同样苦楚、耻辱为多,他能够从一名普通将领逐步崛起为汉军主将,过程同样坎坷。
因此,说卫青是单纯依靠外戚出身、“小舅子”身份才获得汉武帝的重用,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不负责任甚至有昧良心的。
卫青实际有此成就与地位,根本取决于他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与战略才能,否则,就算他身份再贵重,也压根不可能获得汉武帝的青睐。这是军事战争,三军之任,岂可游戏、轻忽?
事实证明,卫青根本不是汉武帝的首选,韩安国、李广等人更不是没有过机会,甚至其他人诸如公孙贺、李息、公孙敖等,也有竞争的资格与机会,然而他们的实际表现,都证明不能胜任或者不如卫青。
只论出身、亲密关系,难道公孙敖就一定比不上卫青么?如果卫青也像公孙敖一样不争气、打败仗,汉武帝还会重用他么?
最后说下卫青的年龄,作为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弟弟,卫青的实际年龄很可能并没有我们惯常所想像的那么大,这里面有几个证据。
一是前139年,卫子夫被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府中看上、临幸,此时卫子夫最多20岁,不可能太大,否则时年17岁的汉武帝的胃口值得怀疑。
二是稍后,大姐卫君孺嫁给公孙贺,二姐卫少儿嫁给陈掌,都说明她们三姐妹的年纪不会很大,否则该早就嫁人了。
鉴于汉武帝是生于前156年,霍去病是生于前140年,所以卫青应该是生于前156年或稍后,前128年秋天晋升汉军主将时,最多28岁,实际可能还要再小一点。
因此,卫青拜将时的年纪,几乎与韩信拜将时年纪相当或更小,年轻有为呐。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