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授衔元帅还是大将,当然是毛主席的意见与决定最为重要

幻宇新说 2023-05-13 13:33:21

老话题了,看看能否谈出点新意。

新中国首次授衔工作,从酝酿、磋商、敲定、出台,实际持续了五年时间,这中间应该有很多官方资料还没有解密,既有能看到的资料可以大致梳理出一个整体脉络:

1、1950年9月4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建立各级干部管理部之规定》,指出军队干部先进行评级,以“作为实行军阶之基础”。

想想这一阶段毛主席等人的工作重心,显然是围绕即将到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但百忙之中也没有疏于军队正规化建设,这也是军委决定启动全军授衔工作的真正起点。

此时距离最终实际授衔的1955年9月,正好五年时间。

2、1951年2月15日,总干部部以中央军委名义下发《关于干部评级工作指示》,随即全军展开全面评级工作,至1952年底,全军上下从“军委主席副主席级”到“正、副排级”,评定9等21级。

过程中的1952年4月11日,总干部部出台《关于实行军衔制度工作的草案》,规定军衔等级为6等18级。

可见,干部评级是基础,军衔制度具体构成、等级设置,也在同步酝酿之中。

3、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指示》,指示中说:“如果可能的话,拟于今年7月全军实行军衔制度。”1月20日,总干部管理部下发《关于军衔鉴定工作的指示》,规定军衔鉴定的内容、基本要求及进行的方法。

2月17日,设立以聂荣臻为主任,黄克诚、萧华为副主任的军衔实施委员会,由军委直接领导。3月,该委员会下设军衔审查研究组,对军衔等级设置进行专门研究。

显然,1953年第一季度起,实际军衔评定工作就已经紧锣密鼓地全面开展,这一阶段中,我们最为关注的“元帅名单”肯定出现过至少一版,姑且算作一次,称为“第一版元帅名单”。

这在稍后毛主席4月26日的年谱记载中得到证实:“审阅彭德怀本日转报的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关于大军区以上军官军衔应于五月五月前审批下来的报告。”

所谓“大军区以上”,即是指1952年评级中的一等一级(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二等一级(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应不包括二等二级(军委委员级)及以下。

显然,这就是“第一版元帅名单”,因为它最为重要,又是对全军的示范,所以总干部部为了授衔工作能够“开个好头”、引领后续顺利开展,希望中央军委能尽快(即5月5日前)敲定下来这一版元帅名单。

但是因为各种现实原因,经过4月23-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及军委例会的讨论,毛主席决定将军衔评定工作推迟到当年年底。

5月,总干部管理部向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呈报《全军上校以上军衔干部鉴定报告》。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出台。该《条例(草案)》中军衔等级分为6等21级。9月18日,总干部部发出通知,明确于1955年实施军衔制。

这说明相关工作仍然在推进,只是时间要求上没年初那么迫切了。

之后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1953年10月30日,贺龙在朝鲜战场视察九兵团时,跟王必成等人有过一句戏言:“不瞒同志们说,军委已内定兄弟我为一名元帅了。”

这也有力证实,“第一版元帅名单”已经实际出台,且毛主席、彭老总等军委核心层都看过、审阅过,有所思考。贺老总肯定是心里相当有底,才会和王必成等人凡尔赛一下。

至于粟裕在不在这一版名单中,鉴于《全军上校以上军衔干部鉴定报告》这个文件并未正式公开发布过,很惭愧我也没有具体查到这个文件,所以起码我现在并不能完全确定。

如有方家有这个报告文件,亟盼指教、分享,其实它对于论证粟裕是否“一让元帅”即让过元帅衔,最为关键、有力与重要。

如果粟裕此时的军衔鉴定,在这个报告中被明确鉴定为“元帅”,那就一切疑问、争议全都烟消云散、不会再是问题了。

网络上有“在这份评定报告中,粟裕是身居元帅之列的,而且排名在第七位”的类似说法,但在没有看到确切实证之前,我还是不能完全取信,虽然结合之后的历史,我是相对倾向于这个说法的真实性的。

这里强调一点,粟裕在1952年的评级中,实际应是二等二级即军委委员级,照常理来说,应该不够资格进入“第一版元帅名单”,但是,1952年的评级只是基础,1953年5月的这次军衔鉴定才是关键,仅仅是之前的评级结果,并不能有力说明粟裕就一定不能进入“第一版元帅名单”,这个错误认知显然很多人都犯过。

4、1955年1月,总干部部向全军发出《评定军衔的工作计划》。

这次无疑是真正实际开展了,军衔评定工作也由此进入快车道。

其中规定,元帅、大将、上将人选,由中央军委提名;中将、少将人选及校级人选名单,由军队各大单位党委酝酿提名,报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审定、批准,最后由中央军委定夺。

1955年1月14日、15日,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座谈会,对元帅、大将、上将人选名单进行审议。1月16日,彭德怀、罗荣桓联名将审议通过的《关于元帅、大将、上将问题的报告》上呈毛泽东。

1955年9月之前,最终形成《将级军衔名册》。9月15日,彭德怀将名册呈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9月20日,总干部部印发《元帅、将官名单》。

显然,在1955年1到9月之间(最迟9月20日名单正式印发前),军委高层关于元帅、大将、上将等军衔的名单,是肯定存在过很多争议、变动的,相关的史料不少,都可以论证这一点。

比如1955年8月17日,在中央军委第44次会议上,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宋任穷还提出“陈毅、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同志今年是否授衔”的问题。姑且不论周、刘二人的授衔,看来当时陈、邓二人是否授衔仍尚未“铁定”。

到9月3日,罗荣桓、宋任穷、赖传珠、徐立清四人联名呈报周恩来、刘少奇的元帅名单中,表明“中央已决定现任军委委员之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同志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注意,虽然有“中央已决定”的表述,但这显然不是最后的“十大元帅”名单,还多了邓一人。这说明,直到9月3日,元帅名单都仍然处于讨论之中,并未彻底敲定。至于大将名单,自然也是如此。

随后的事情予以证实,具有“最终拍板权”的毛主席于9月9日、11日这两天的晚上,先后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会议,议题之一就是重点讨论元帅等军衔问题。

据《毛泽东年谱》,9日晚上的会议过程——

结果很明确,9日这天晚上,最终决定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三人不授予元帅军衔,邓子恢、张鼎丞、也包括李先念等已经转入地方工作的人,也不授予大将等相应军衔。

11日晚上的会议过程,毛年谱这里没有详细记载,但结合其它史料可以推证,会议上发生了刘少奇对于陈毅授予元帅军衔的“质疑”,原因和9日晚上毛主席决定“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的原则一脉相承,因为陈毅此时已经离开军队、转入地方,显然值得商榷。

当晚还有一件事值得关注,即当时在北戴河休养、未能与会的周恩来总理,打电话给在北京的杨尚昆,建议授予陈毅元帅军衔,他说:

“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原也有元帅衔,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

显然,这是“十大元帅”名单最后的一次争议,其中周恩来力主坚持陈毅授衔,而刘少奇主张不同,从结果来看,毛主席无疑是采纳了周恩来的主张。

至于刘少奇有此主张的心理动机,也不难猜测,一旦陈毅不予授衔,那么粟裕就将被授予元帅军衔。

因此可以这么说,直到最后期限,粟裕都依然有可能进入元帅名单。

现在再来看另外一个资料,据李银桥的采访、回忆,大致内容是——

1955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 周恩来说:“可是粟裕已经请求辞帅了!”毛泽东感慨道:“难得粟裕!竟三次辞让,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辞了元帅衔,比起那些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嘛!”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

这个资料,瞧着不是特别靠谱,如果这个事是发生于1955年9月的话,周恩来,包括李银桥还提到了朱德,但显然,周朱二人都没有亲自参加9月9、11日这两天的颐年堂会议。

因此,李银桥的这个回忆,要么有编造之嫌,要么就是在时间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即这个事情不是发生于9月,而是要在稍早之前,但肯定是在1955年1月之后,即正式授衔前的九个月中,围绕粟裕究竟授不授元帅衔,军委高层包括毛周朱刘等人,有过商讨、争议。

这是很符合情理与历史实际的,粟裕的军衔争议不是后世为了“挺粟”而炒作出来的,在当时就有很多人为此争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以及粟裕身边的人,甚至连一些民主人士比如黄炎培都曾建议给粟裕授元帅衔。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即在毛主席心里,他在授衔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具体的授衔名单,逐渐形成了他本人的独特意见与决定,具体表现在最重要的元帅和大将两个等级之间、大将和上将两个等级之间,要有一个明确的线与人,直观来说就是“粟裕震大将”、“萧克压上将”。

也就是说,综合各种因素考量,毛主席的意见很明确,粟裕就是第一大将,萧克就是第一上将,这两个位置是定死的,不能动也不好动。

9月11日晚的最后关键时刻,毛主席拍板陈毅而非粟裕授元帅衔,无疑是他本人意见的典型反映,他要不是早就认定粟裕为第一大将、不可更改,这个事情完全可以再商榷、变动一下。

因此,现在的问题就来了,为何毛主席认定、坚持粟裕必须得是第一大将、萧克必须得是第一上将?

有趣的是,粟裕与萧克最终的军衔与他俩的资历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比,即粟裕看似资历不够错过元帅衔,而以萧克的资历,授予大将衔那是毫无疑问,结果却只是第一上将。

萧克的原因很好理解,曾经的立场与历史问题嘛。但粟裕这里,却无疑复杂的多。

我个人的观点与理解是,此次“五五授衔”,毛主席之所以认定、坚持粟裕为大将而非元帅,其实并不是后世惯常认为的粟裕本人的资历有差,更非类似萧克那样的故意压制粟裕,而是毛主席思虑深远,他是在为未来考虑。

这就要说到1955年授衔时,整个中国军事革命的遗留问题,显然,当时只有一件大事或者说使命还没有完成,这就是解放台湾。

而在毛主席心中,解放台湾的军事统帅的头号人选,非粟裕莫属,这一点毋庸置疑。

只要未来粟裕率军拿下台湾,鉴于这个“旷世之功”必须奖赏,那么,如果粟裕在1955年就已经授衔元帅,后续毛主席还能怎么再奖赏于他?

反之,如果1955年粟裕只是第一大将,他由此之功晋升元帅,是不是就留下了晋升、奖赏的空间?

毛主席是个顶级的政治家、战略家,他考虑问题一贯全面而深远,他对粟裕一直是相当欣赏、重用的,不存在故意压制粟裕的情况,他是考虑到了未来解放台湾的最终一战,由此才在粟裕的军衔评定上,给他本人和粟裕都留下了晋升、回旋的空间。

我们看待、解读历史,如果真想获得真知灼见,首先要回到具体历史中去,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比如,站在1955年的时间节点上,谁能确切知道解放台湾会是什么时候?毛主席、粟裕这代人就一定没有机会、搞不定?

恰恰相反,在毛主席、粟裕等开国元勋的心中,解放台湾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在当时这无疑是个大概率事件,只要有机会与战机,进攻、解放台湾势在必行。

当然,后续因为各种原因,毛主席、粟裕这代人最终遗憾错过、没能实际实现解放台湾,但这只是个无奈的结果,我们不能“以果为因”,认为他们就没有考虑或者不重视这个事情。

以上。粟裕也好,萧克也好,包括陈毅、邓小平、谭震林等人,他们的军衔评定、授不授予,这些事情,“最终拍板权”无疑是在毛主席手里,他本人的意见与决定才最为重要与关键,我们分析、解读“五五授衔”的具体结果,这个要点需要把握住。

25 阅读:6377
评论列表
  • 2023-08-10 22:41

    很有道理,粟裕肯定是够元帅的,但是抗美援朝身体原因没有去成,解放台湾没有打,否则都没有争议实打实元帅。不敢想象粟裕指挥抗美援朝会不会把美军赶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