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深远奇袭”,一战重创匈奴右贤王部

幻宇新说 2023-05-14 14:52:57

【点评前124年朔方之战:声东击西、深远奇袭】

纵观前133年—前119年共计14年的汉匈战争,前127年的河南、阴山之战堪称战争全程的战略转折点。

“一山一河”即阴山、黄河的易手,标志着汉匈双方整体攻守态势的根本转变,在此之前,汉守匈攻是主流态势,而之后,汉攻匈守成为不可逆转的战略走势。

个中根本原因,自然就是军事地理因素,阴山黄河这两个巨大山脉、河流的天然存在,是冷兵器时代短期内注定极难征服的挑战。

个中的战略研判与重要意义,汉方内部有着极为明确的认知。卫青在军事战场上果断出手、高效攻占,而主父偃在政治经济层面迅速跟上,所谓“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其中“灭胡之本”的论断,可谓一针见血、高屋建瓴。

由此,汉武帝力排众议,不惜耗费巨额人力、财力筑造朔方城、修缮蒙恬旧塞,将朔方郡、五原郡及东边的云中等郡联为一体,打造整体“阴山—黄河防线”。

特别有转折意味的是,汉方在春天拿下黄河阴山,匈奴的军臣单于就于冬天去世,这里是否有直接关联,比如是被气死还是郁闷而死,这已无从得知,但军臣单于的退出历史舞台,无疑是汉匈战略转折拐点的一个典型体现。

同时它还引发了匈奴内部的“内讧”,左谷蠡王伊稚斜不服太子于单继位,将之攻破、驱逐,致使于单投降汉朝,这在政治道义层面当然是汉方的胜利。

当然,这个战略态势转变,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一朝一夕。对汉方来说,打造、稳固“阴山-黄河防线”固然需要时间,而匈奴方面也不会甘心黄河尤其是阴山的陷落,双方势必存在一轮争夺与反争夺的实际过程。

前126年夏秋,伊稚斜单于稳定内部之后,迅速出手,先后入侵代郡、雁门,算是表明了新单于的态度。

最大规模的入侵发生在前125年夏天,“匈奴大入代、定襄、上郡,各三万骑,杀略数千人”。

这个战事稍微深入观察,还是挺不可思议甚至有些吓人的,毕竟伊稚斜这是投入了几乎全部老本的9万骑兵,再加上右贤王方面对朔方的同时侵扰,总兵力至少在10万以上,如果史书记载没有数据错误的话,显然这是伊稚斜想一战收复阴山与河南地。

看看这个态势图就明白了,伊稚斜单于与右贤王相互配合、两面夹击,同时大力阻击代、雁门等地对朔方郡的支援,争取一战消灭位于阴山、河南地的汉军防守主力。

从过程来看,匈奴方面显然没有如愿,虽然杀掠数千人,但汉军主力根本没有出击决战,否则战事不可能只是这个结果。

这当然是卫青主导做出的应对决策,没办法,匈奴兵力雄厚又来势汹汹,出击决战是正中对方下怀,出击很可能大败亏输,坚壁清野、固守城塞等据点才是上策。

匈奴方面见引诱不出汉军野战,也不会蠢到下马攻城,很快撤军,此次战事结束。

但这一战无疑助长了匈奴的嚣张气焰,尤其是右贤王部,之后屡屡入境侵扰朔方郡。

现在卫青面临的难题也就很直接:如何歼灭机动性极强的匈奴骑兵?想来就来、想走想走,当朔方郡是公共厕所嘛?!

纵观之前几年的战史,想在内地构建包围圈予以歼灭,即“马邑之谋”为代表的战法,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来匈奴不会再上当,二来就算实现包围,战术上又如何阻拦住匈奴骑兵的单向重点突击?

以关市之战为代表的双方正面决战、野战,无疑也不可取,这是纯实力、战术的比拼,就算能取胜,汉方的折损也不会少。

因此,最有借鉴价值甚至是唯一的破解之法,便是之前的河南阴山之战,汉军主动出击、深入到匈奴的地盘上,寻找其主力部队予以突袭、歼灭、驱逐。

说白了,就是主动出击,而再朝前一步,便是“深远奇袭”!

在我们后人看来,这似乎没什么难的,很容易想到嘛。但是,对于身处历史进程中的卫青等人来说,这一步的迈出,过程还是很复杂、艰巨的。

首先,河南地、阴山距离云中郡、长安等地不远,汉方对于这块区域也早就熟悉,之前的主动出击根本算不上“深远奇袭”。

其次,河南阴山之战打的只是白羊、楼烦、蒲泥、符离这些种族,他们不过是匈奴的狗腿子、二鬼子,战斗力与战斗意志根本不强。

甚至,一直到前125年,汉军根本没有取得过哪怕一次与匈奴主力骑兵的决战胜利,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之前的战事,都是匈奴方面在玩针对汉方的“深远奇袭”,汉方唯有一次关市之战想奇袭一下单于庭,结果还被提前各个击破了。

由此,让汉军“创新”、玩“深远奇袭”,到匈奴所属的草原、沙漠、戈壁等地形上与匈奴主力骑兵决战,存在着地理不熟、实战经验匮乏、战术战力有差乃至战斗信心不足等严重现实问题,卫青等高级将领乃至汉武帝,如何能够轻易下定这个战役决心?

但是,这就是汉军必须征服的军事挑战,要想彻底击败匈奴,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甚至要玩的更出色,在匈奴的地盘上、以匈奴擅长的打法,与之真正一较高下。

可以说,这就是前127年河南阴山之战到前124年朔方之战中间的三年中,卫青等人首要考虑与解决的难题,真正落地实施,甚至需要一定的战争冒险、决战魄力。

经过三年的积累、努力,汉武帝、卫青等人最终下定决心,主动出击、深远奇袭。

首先是作战对象选择,继续延续“先弱后强”的基本原则,伊稚斜的单于本部、左贤王部一直都相对强悍,卫青决定首先捏右贤王部这个软柿子。

战役指挥精髓共两点:

一是声东击西,右北平东路方面先行出击,兵锋直指左贤王部,争取调动单于本部兵力向东移动,之后玩“游击战”,拖住其本部及左部兵力,给卫青西路方面制造尽可能多的战役持续时间。

二是深远奇袭,朔方高阙、西路方面的卫青主力,向西北的右贤王部突然发起远程奔袭,出其不意,打右贤王一个彻底的措手不及。

显然,卫青此战最值得称道的,还不是上述战役精髓,而是战役全局的驾驭能力与意识,他不仅要指挥西路方面的深远奇袭,还要兼顾东路方面的战局进展,不然西路大胜、东路送了,整个战役的完成度势必大打折扣。

这就是卫青专门将张次公调到东路的原因。具体说下张次公,他是在河南阴山之战中崭露头角,和苏建一起立功封侯,是卫青麾下最先冒头、晋升的两位将军。

从两人之后的表现、总体功劳即食邑户数(张次公2000户、苏建1000户)来看,张次公的军事指挥能力无疑要胜过苏建(之后漠南之战被围大败),这说明卫青“将将”的能力同样靠谱。鉴于张次公是强盗出身,“狡猾”、“灵敏”方面毋需担心。

而张次公也没让卫青失望,他深刻领悟到了卫青的战役精髓,吸引、带着左贤王、伊稚斜单于到处“躲猫猫”,等他俩反应过来时,右贤王都已经被卫青彻底击败、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

这不是瞎猜,强有力的反证是,卫青结束西面战事、回到高阙,过程中没有和伊稚斜有过任何交锋,可见伊稚斜被“忽悠”到了什么程度。

这也反映了卫青、张次公等人的高段,就是要欺骗、调动伊稚斜来回跑,东边抓不住张次公,西边丢了右贤王,甚至连卫青大军班师扬起的灰尘都没闻到。

具体到右贤王,史书说他“当卫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饮醉”,这其实是扯淡、外行看法,难道卫青开战之前还要先通知右贤王一声、让他提前抵挡么?

卫青就是突然发起远程奔袭,右贤王压根不知道汉军已经在来打他的路上,他压根就没有想过汉军会突然神兵天降!

在所有战争中,战役发起突然性的价值,怎么推崇都不为过。这是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根本精髓所在。

因此这一战,右贤王是和当初的白羊王、楼烦王一样,都是被卫青突然袭击、狼狈奔逃,所有统治地盘也随之迅速崩溃。

结合此次斩获(1.5万斩首数字)及之后的战事,右贤王所统治的匈奴右部无疑是在这一战彻底遭到重创,军事实力基本告罄,以致后续鲜有表现。

卫青作战效率之高由此可见,这个标准要求也是中国顶级名将的“敲门砖”,一战能解决的事情绝不能拖拖拉拉。

特别梳理此次汉军的整体部署及编制情况,这一点还是挺混乱的,结合战事及之后的封侯、赏赐等情况,实际如下图。

其中卫青本人麾下主力3万骑兵,所有汉军总兵力在10万以上。

过程中李蔡表现最为出色(1600户),被封乐安侯,这无疑会让他大哥李广艳羡不已。

要说李广也确实有些“数奇”(运气不好),他前127年秋天开始担任右北平太守,但就在此战前某个时间,他被汉武帝调走了,去长安宫廷担任郎中令(因前任石建去世),如果他没被调走,作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势必会参加此次战事,从而和此战绝大多数高级将领一样,极大可能获得封侯。你说这个命运呐。

公孙敖功劳仅次李蔡(1500户),算是跟着好基友卫青难得刷了一波战功。

说一下朔方之战的战场所在,研究、解说一个战例,连具体战场都搞不清楚,这无疑有些说不过去,特别是此战前后,匈奴右贤王的王庭究竟位于哪里。

就史料本身,其实仅有两处记载可以参考,还是两个校尉公孙戎奴、趙不虞的封侯理由中难得提到的:“为雁行,上石山先登”、“攻辰吾,先登石亹”,但这些地方究竟在哪里,恐怕已无法考证。

所以还是老办法,“战线不会骗人”,综合前后所有战争,不难发现,朔方之战只能是发生在上图所示的那个范围,即阴山西北六七百里处是突袭右贤王的主战场,至于具体是哪里,我打算写完汉匈之战后再系统梳理一下,包括匈奴所有的势力分布及地理情况。

以上。朔方之战,应该是汉匈之战所有战役中,汉军完成度最高、指挥艺术臻于完美的一战,没有出现过其它几战中类似迷路、配合不力乃至有部队被歼灭的各类操蛋情况。

个中原因,恐怕离不开卫青对于“深远奇袭”的大胆创新与冒险,而历史与时间呢,总是习惯奖励创新者,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气好到连公孙敖这类“二货”都能靠谱甚至功劳第二了。

1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