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将说卫青,“中华第二战神”的顶级荣耀与军事缺憾

幻宇新说 2023-06-01 14:31:28

过去一个多月,我大致把汉武帝时代第一轮汉匈战争梳理了一遍,按照系列文章的惯例,总归要写一篇《千古名将说卫青》,鉴于之前对卫青该说的差不多都已经说了,本文只做个更高层次的总结论述。

我对卫青的整体评价很明确:李牧之后的“中华第二战神”,“封狼居胥”名将荣耀代言人!

卫青抵抗外侮、开疆拓土的“外战”军事履历,政治、民族等层面的意义,无疑会大幅提升他的历史综合地位,但军史地位和所谓内战、外战并没有多少直接关系,军事指挥艺术也不会因为内外战就有所区别、加分。

实际上,对于战争的参与者来说,所有战争都是毫无疑问的外战,都是生死相搏,如何界定内战还是外战,那是旁观者、后人的角度或历史话语权问题,这个就注定标准灵活、见仁见智了。

说不好听的,如果卫青、李靖特别是岳飞,要是知道后人把他们浴血奋战、拼死拼活打的仗界定为“内战”,估计他们棺材板都压不住吧?

若是数百上千年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也被界定为内战,估计现在的我们就可以完全体会他们这种心情了。

说回卫青的军事指挥艺术与造诣,当然已经是顶级,历来也有“孙吴韩白、卫霍李岳”的传统说法,但霍去病和卫青的差距尤其是战略层面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毕竟霍去病在战略上几乎没有表现,“帝国双璧”严格说不能并立,卫青才是汉匈战争、“封狼居胥”名将荣耀毫无疑问的第一人。

而卫青与韩白等人,实际上也存在差距,这就要说到战役完成度、军事效率等衡量标准。

相比白起、韩信基本“一战重创一国”的完美表现、时代最高效率,卫青这一块实际仍有上升空间,几个主要战役的完成度都存在打折扣的现象,整体军事效率自然也随之打折。

卫青完成度最高的战役,应该是前124年的朔方之战,他声东击西、深远奇袭,一战重创匈奴右贤王部,之后一直到漠北之战,史书上都没有看到过右贤王及其军队的丝毫影子,可见这一战军事效率之高。

但之后的漠南、河西、漠北三战,都存在执行不到位、意外频出甚至局部战败的现象,卫青作为最高指挥员,自然要承担责任,这是他一直“不益封”的现实原因。

特别是漠南之战,如果这一战彻底打好,实现将单于本部和左贤王部主力一战全歼于漠南,那么漠北之战很可能就不用再打了,这一轮汉匈战争的整体持续时间、历史进程也会大大缩短,这才是顶级名将对于历史的真正作用。

这些具体战争呈现,无疑会影响卫青的军史地位,导致他可能进入不了类似“韩白李岳”的最高殿堂级别,这是我特别想指明的一点。这与粉黑无关,只是说明一些“名将跨时代比较”的大的衡量标准。

分析个中原因,卫青在战略、战术这两个层面无疑是顶级的,之前多次说过,卫青对于阴山、黄河、大幕等天险在汉匈战争中的“战略地位”认知极为清晰,由此衍生的诸多战役的先后执行顺序,卫青也把握的丝毫不差。

具体到战术上,对于由项羽或者匈奴开创的一系列骑兵战术,霍去病基本是“师从、照搬”,而卫青却极为罕见的创造了诸如“深远奇袭”、“车骑协同”等新战法,这体现出了他的创新能力,说明他的战术同样是顶级的。

由此,“缺陷”基本出现在战役层面,鉴于卫青在战役运筹、总体方针制定上没有问题甚至同样高超、顶级,所谓“路线方针对了,干部任用就是首要问题”,说明问题实质是出在“将将”环节上,卫青是在将领选择、任用上出了问题。

这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最后所说的:“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

司马迁还专门重复、强调了两遍,可见其重要性。

考察卫青“将将”能力不足,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培养不力,麾下将领多数没有明显成长。

纵观这轮汉匈战争中的汉方将军,除了霍去病,其它将军的表现最多是中规中矩,甚至还有个别将军可能要归入“不合格”之列,比如李广、公孙敖。

特别是公孙敖这个死党,卫青相当于全程带着他、培养他,结果公孙敖跟着卫青浑水摸鱼还行,一离开卫青独当一面,就立刻现出原形。

参考第二轮汉匈战争中公孙敖的表现,可谓更为差劲,说明他是彻底跟卫青学了个寂寞。

甚至包括霍去病,虽然是卫青的大外甥,一开始也是跟着卫青学习打仗,但霍去病更多是依靠过人“天赋”异军突起,很难归于卫青对他的培养之功。

二是识人不明,关键时刻多数用错了人。

卫青这一轮汉匈战争中没有看清、真正用错、影响最大的人,还不是公孙敖、李广等将军,而是赵信这个“二五仔”、“两面派”。

赵信很可能是卫霍、军臣伊稚斜两单于之下的军事能力第一人,对于战争整体走势影响巨大,虽然算不上决定战争结局的“砝码”,但他无论是在汉方还是匈奴,都是对方的重量级“噩梦”。

赵信是投降汉方的匈奴第一人,在“知彼”层面对汉方贡献巨大,他在河南阴山之战、朔方之战中也战功卓著,由此获得卫青的绝对信任,卫青也对他极为青睐、重用,漠南之战甚至让他当前将军、承担先锋重任。

但卫青终究是看走了眼,也用错了人。赵信临危投降,之后成为匈奴“自次王”,和卫青斗智斗勇,没少给卫青添堵甚至制造大麻烦。

这大概能够说明,卫青在军事能力之外的政治能力、看人眼光等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估计和他的出身、人生经历和教育水平有关,打仗天赋极高,但文化层面就有所不足了。

包括他所重用的,也可能是卫青的真正嫡系,即张次公、苏建两人,一个掺和到淮南王谋反案件,一个在漠南之战陷入重围、失军逃脱,都让卫青特别是汉武帝极为无语。

大概也是因此,汉武帝没少给卫青“添堵”,对将领的具体安排与任用上,常给卫青“指导性意见”。

三是“和柔媚上”,对汉武帝明显不靠谱的将军任命做不到坚决抵制。

作为顶级名将、军事内行,卫青对于汉方一众将军的军事能力还是看的很清楚的,特别是明显的“外行”,卫青不可能看不准。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李广身上,李广能够参与河西之战同时的右北平之战,应该是汉武帝的直接任命,包括张骞,他俩当时是郎中令、卫尉,整天待在汉武帝身边,估计没少唠叨要出征、立功,所以汉武帝才给了他俩机会。

李广、张骞的军事能力特别是方面指挥才能,卫青实际上很清楚,但他没有去抵制,估计他也想看看俩人是否能有新成长,结果就是右北平之战打的一塌糊涂,“声东击西之计”还没开始玩就结束了。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漠北之战前,卫青无疑是不想再用李广的,但从李广实际担任“前将军”来看,应该是汉武帝的任命再次起到的作用。

如果卫青地下有知,他肯定会坚决拒绝、顶住汉武帝的压力,绝对不让李广掺和此战,这样他就不会捞到“故意陷害李广”的千古罪名了。

这些都证明,卫青作为汉军统帅,在军事担当上存在明显缺陷,正所谓史书说的“以和柔自媚於上”,结果却是上下皆误。

这也说明,汉武帝实际很可能是相当喜欢李广的,就算有关市之战、右北平之战的惨败、全军覆没,汉武帝还是一再给李广机会。

估计让李广这个军方元老、旗帜能够建功封侯,汉武帝也是操碎了心,皇帝都挺着急的。

以上。此次梳理汉匈战争,一个全新的收获,便是汉武帝与卫青之间的作用关系,历来说法是卫青以外戚身份、靠着汉武帝的重用才出人头地、成就军功荣耀,但这个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实际上,不是汉武帝给卫青机会,而是完全相反,是卫青给了汉武帝机会,若是没有卫青包括霍去病的存在,汉匈战争的走势与结局,恐怕远不会如此乐观,更不要说大胜。

在卫青崛起为汉军主将之前,韩安国、李广等军方元老完全有先发优势,包括所有新生代将军,同样都有竞争机会,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都不够格。

若是没有卫青的横空出世、远超同侪,马邑之谋、关市之战、渔阳之战等谋划落空、战事惨败的现象,很可能就是汉朝的常态,想击败匈奴基本没戏。

二十年后的第二轮汉匈之战对此给出了有力证明,没有了霍去病特别是卫青的存在,汉军的战绩就是连战连败、颜面尽失。

汉武帝之所以重用李广利,不仅是因为他的外戚身份,而是寄望于李广利能够成为第二个卫青,复制卫青的辉煌,但事实证明,汉武帝的好运气有且仅有一次,卫青能够出现、崛起,已经是上天对他与汉朝的重大眷顾。

由此也不难反推,汉武帝这个“千古二帝”,他所谓“雄才大略”,政治才能、战略才能自然没有疑问,但军事才能恐怕不能乐观,严格说可能都算不上军事家。

司马迁说的“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表面是讽刺汉武帝不会用人,只会重用外戚、亲信等。

但这句话实际所夸奖的,恰恰是卫青(包括霍去病),汉武帝之所以能“兴圣统”,军事层面真正做对的事情,也是觉有决定意义的,恰恰是任用、选择了卫青。

不能因为外戚身份就将卫霍一杆子打死,具体人物要具体分析,特别是鉴于西汉亡于外戚,后世就更加乃至天然地鄙视所有外戚人物。

可见,一味追求“政治正确”,很容易不靠谱。

8 阅读:1787
评论列表
  • 2023-06-30 22:43

    卫青,大司马,侄子霍去病,骠骑将军,妹妹皇后,侄儿太子,他掌握了汉朝60%以上的军队,还不说他的威望,皇帝禁军都能调动!他不低调,不知道好早就死了。

  • 2023-06-25 01:33

    其实我也为卫青打抱不平,霍去病比不了他,奈何没霍出名也没办法

    往前走吧加油 回复:
    将帅将帅,将帅有别,将者万夫莫当,帅者统领三军。霍是个将才超强的将才,他打的战都是卫青规划好的。卫青才是那个统领三军的帅才。
    ___丶云起丨 回复:
    卫在后面也没事啊,他是舅舅[笑着哭]
  • 2023-06-29 19:50

    外行说内行。打游牧民族,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战竟全功的,从来都是无数次升级堆积起来的。

  • 2023-06-02 22:49

    秦开,蒙恬,高颖,杨爽,杨素,李靖

  • 2023-07-01 18:27

    霍去病限于死的太早没有办法表现战略方面的指挥艺术。

  • 2023-06-29 22:33

    卫青但凡在作者说的那三个缺陷上做好一点,哪怕只是一点上做好点,他都没机会善终!汉武帝都会下手除掉的!汉武帝非常的刚愎自用,他只是需要一把刀,不需要这把刀有思想,卫青很懂这些,也做得很好,即使这样都不免受到猜忌,安排霍去病来架空他。纵观高祖到武帝期间,哪个良将、亮相有好下场!(这里的良将指的是韩信、周亚夫、卫霍这种攻城略地、开疆拓土级别的,程不识、赵充国这种中规中矩的差得远),说到底武帝只用工具人,超过这底线不诛你三族都算他仁慈!

  • 2023-06-29 21:48

    司马迁的史记看看汉朝之前的就好了,汉朝时期很多都是做了阉人后写的,不够客观,汉书比他靠谱,尤其是很李广是姻亲,各种吹捧,对卫霍嫉妒的不要不要的

    为变 回复:
    司马看不起卫,因为不是一个圈子的,司马喜欢李广
  • 2023-06-29 12:54

    卫青帅才[点赞]

  • 2023-07-01 08:25

    孙吴韩白,卫霍李岳。杀人如麻,又善终的挑出来吗,有几个?

  • 2023-07-02 12:22

    其他几位都是内地作战,环境都是自己熟悉的,战线也不太长,很多东西都是可控的,大漠作战本身就有很多未知因素,是不可控的,至于培养人才,卫青的有些将军必须得用,不能不用,能力天赋都是一般,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2023-07-26 00:47

    笑死,卫青第二,那李靖算什么?以为大家都不看史书只看营销号?韩信李靖哪个不比卫青李牧厉害?况且如果算上君主,李世民、成吉思汗和朱元璋也完全不在卫青之下,第二,哪来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