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民警连正常休息都难以保障?

晶源阅览趣事 2025-02-21 12:01:45
#律师来帮忙#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人民警察以英勇顽强、恪尽职守、舍生忘死之姿,与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展开殊死搏斗,用鲜血和汗水筑就了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在肩负重任、承担风险的同时,人民警察理应享有充分的警察权益,这是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正当权利,涵盖了他们可为或不可为的行为规范,以及要求公民和法人相应行为或禁止行为的规定。其中,休息权作为警察权益的基石,却现实地面临着严峻挑战。人民警察工作负担繁重,长期在高压环境中超负荷运转,身心俱疲,亚健康状态普遍。近年来,其休息权益保障问题非但未得改善,反有愈演愈烈之势,迫切需要得到有效保障。 当前,民警‬伤亡率持续高企,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全国每年均有数百名警察因公牺牲,且牺牲民警多集中在30至45岁之间。牺牲民警中,基层警种如派出所民警、巡警等占比较高,因常年劳累积劳成疾而牺牲的占总数一半以上。警察工作状态紧张,战备常态,休假难得,高危补助不明。2014年起,新疆等地集中开展维稳专项行动,民警们为了社会稳定铆足干劲,一周仅休一天,两天值一夜班,全年无休。长期值班备勤导致民警休息不足,多数民警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身体和精神均受严重影响。警察长期面对社会黑暗面,其‬健康状况已成为影响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造成民警休息权难以保障的原因多种多样,请休假困难是一个突出问题。部分民警维权意识淡薄,加上监督约束机制缺失,民警长期加班、值班,难以回家,节假日也得加强备勤,假期补休难得。请假难也让民警感到为难,像是欠领导人情,且请假往往会影响工资及奖金。敏感节点值班备勤增多,逢年过节、重大会议、国内外事件等都要加强安保,使民警疲惫不堪。110接处警工作不规范,警情数量上升,无效接警率高,出警现场闹警袭警事件时有发生,民警出警危险系数和难度增大,部分民警出现出警恐惧心理。民警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被要求‬24小时通讯畅通,工作任务艰巨,工作压力远高于一般公务员。 我国人民警察休息权保障在‬制度‬层面‬面临‬多重挑战‬。法律制度保障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如《人民警察法》等,虽旨在保护警察权益,却缺乏针对休息权的具体规定,甚至某些条款间接侵犯了警察的休息权。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使民警难以获得充分休息,随时待命的纪律要求使民警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休息制度落实不到位,民警因工作繁忙、任务重等原因,正常休息和休假难以保障,休息权成为“奢望”,甚至被变相剥夺。改革开放与综合性人才培养矛盾突出,年轻民警心理素质和实践经验不足,精神健康问题频发,适度的休息休假制度对于保障公安队伍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人民警察休息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任务繁重,违法犯罪形势严峻且多样化,基层民警除警务工作外,还承担大量非警务任务,超负荷工作和无规律生活使民警体力透支,亚健康状态普遍。警力严重不足,与国外相比差距大,且分配不均,基层警力匮乏,影响执法效率与公平性。违法犯罪暴力化倾向日益严重,民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安保,正常休息时间被剥夺。部分民警执法能力水平不高,影响警民关系和工作效率。公安信息化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新闻媒体引导方向错误,过分宣扬牺牲奉献,忽视民警健康权、休息权等,使错误价值观渗透,从根本上影响了人民警察休息权益的保障。 人民警察休息权益保障的域外比较显示,在警察占人口比率方面,香港警察占比‬是‬内地‬警察‬的‬3.5倍‬,而发达国家平均警察占比更是我国的2.3倍。在维权保障机构方面,香港及英美法等国均设有专门的警察事务协会或联合会,为维护警察权益提供有力支持,而我国内地则相对缺失,警察工会在休息权益保障方面未发挥应有作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俄罗斯等国有具体法规保障警察加班补偿,而我国相关法律规章尚不完善,难以落实。在休息制度保障力度上,香港警察休假制度更为灵活且保障力度大,内地‬‬人民警察合法休息权益的保护则尚需加强,劳动补偿权缺乏针对警察职业特点的完整立法体系。 为‬确保警察享有充足的休息休假时间,应‬进一步强化法律制度的保障力度。引入行政强制休息制度,以法律形式明确并保护警察的休息权益。加强警察维权组织建设,确保其能充分发挥维权作用。完善督查体制,确保休假制度得以切实执行。通过媒体宣传,鼓励警察合理安排休息休假。广泛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招募社区干部和志愿警察,有效缓解警察工作压力。加强警察健康保障,建立早期干预机制。拓展民警互助项目服务范围。应秉持“吸引、挽留和激励优秀人才”的原则,细化《人民警察法》中关于休息保障的条款,以实现警察私权与公权的平衡,让警察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愿景早日成真。
0 阅读:0

晶源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