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十大生存必杀技之三_应读当下英雄豪杰的书

简墨水 2024-12-02 20:06:39

瞄准那些还在一线拼搏的英雄豪杰们新鲜出炉的力作。

在AI的时代浪潮中,生存必杀技之三——应读当下英雄豪杰的书。读书不再是随意翻阅,而是升级打怪的必杀技。要想真正吸收书中精华,就得有点儿策略——瞄准那些还在一线拼搏的英雄豪杰们新鲜出炉的力作。

读书,就得建立问题意识。人们关心什么?这个时代最关心的是什么?最宝贵的答案一定位于时代前沿。这里没有陈词滥调,而是众多学者成熟的研究结果。把这些抓住,形成体系,就成了一个有价值的信息源。

要建立体系,必须主动出击,做很多调研。有人曾经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一年精读了66本书,做了详尽的点评和摘抄。内容被归纳为九个大主题下的若干小问题,在Evernote中做了九张巨大的表格,每个问题下都列举了谈到这个问题的每一本书的见解,并链接到笔记。这样,问你任何问题,都能立即提供一个小专题报告。

,形成体系,就成了一个有价值的信息源。

这种读法虽然麻烦,但现在有AI工具如Proplexity可以帮忙。调研范围不仅限于书籍,还包括最新的论文,AI自动搜索和总结比翻书都方便。

最理想的情况是,有一位高手已经做了这些调研,给你写一本系统性的“大书”。这样的书不一定篇幅长,但它能居高临下地讲清楚一个领域,位于食物链最顶端。读这样的书绝对是事半功倍。

策略就是读那些还在一线的英雄豪杰写的新书。人文学科经常号召读经典,但搞物理时从没“读经典”这个说法。经典那些东西只有历史价值。人文学科的很多经典理论已被证明是错的,即便是对的,现在也有更好的表述方式。只要把该读的新书都读了,自然知道那些经典都讲了啥。

比如说,托马斯·索维尔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几十年前就出过了不起的著作,可谓是一位经典人物。然而索维尔去年又出了本新书,叫《社会正义谬误》。一读,那真是豪杰,他这个书武德充沛,引用了大量最新的素材和数据,而且对近年的新思潮都有回应。那你与其花时间啃卢梭那本1755年出的书,为什么不老老实实读索维尔这本新书呢?新书可能是错的,但经典是已经错了。

怎么找到这样的书呢?首先得知道当今世界各个领域的头面人物都有谁。然后在推特关注他们。不但要看他们又出了什么新书,更要看他们在谈论什么,推荐什么,关心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他们对当前热点话题的看法是什么。这就好比说,你说你是个足球迷,那你最起码得知道欧洲五大联赛都有哪些强队,哪些风头正劲的球星,你得对他们的动态如数家珍。

你的知道哪些风头正劲的球星

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读书。有的朋友一年读一两本书,听到一个什么新奇的说法就发个朋友圈赞叹。而那个说法还是错的。这就是读书没有读出系统性。要把那个领域变成头脑里的一棵大树。它有强硬的主干结构,每次再来新的知识,都能挂到那个树上去。每次听到新说法,立即就知道这在学术界算是个什么位置。这样你就掌握了「当前科学理解」。你说的话就靠谱,你的观点就值得一听。否则听风就是雨,没有定性,就是没有分辨力。

功夫到了这一步,就会发现好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有很多想读的书还没有人写。比如说,现在很明显,传统教育有大问题。非常期待有人能系统性地做好调研,使用最新科研成果,融会贯通科学教育思想,出一本讲中国教育的大书。而现实是中国还没有英雄豪杰出来写这本书。但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站出来,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我们揭开新时代的篇章。

(END)

0 阅读:0

简墨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