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战略位置!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3-17 02:25:17

《左传》记载“三十年春,王命虢公讨樊皮。”继而又“夏四月丙辰,虢公入樊,执樊仲皮,归于京师。”虽然这件事情不载于《春秋》,单就《左传》在几百年之后,依然会以准确到年、月、日的方式加以记载,就可以看出,当年虢公入樊,并执樊仲皮归于京师一事,乃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

但遗憾的是,关于虢公入樊这件事,相关史料缺如,因此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还原当时的情景。比如,为什么“王命虢公入樊”?虢公率领的是诸侯联之师还是虢国单独成军?这次讨伐的战略意义何在?为什么会在当时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等等。

自从鲁桓公五年,周桓王以王师为中军,以诸侯之师为左右军伐郑而大败之后,周王室从此就一蹶不振!其中最为显著的指标是,周王室经此役,再无主动军事行为,更无成军记载。如此算起来,这时已经距离鲁桓公五年过去了整整四十三年,快半个世纪了!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这一年是周惠王即位后的第十三个年头,也是惠王经历王子颓之乱而成功复辟后的第十个年头,更是齐桓公称霸而举起“尊王攘夷”大旗后的第十六个年头。

为什么要捋捋过去的时间?因为通过时间的衡量,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周王室,其自身力量的成长是何其之慢?在一个“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时代,一个国家没有战斗力,只能依靠类似虢公这样的诸侯护佑,周惠王会是何等的悲催?又会是何等的着急?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周王室在洛阳所能获得的资源是何等匮乏?这些资源如人口规模,田地马匹,军资物品,诸侯赋贡,包括各类能工巧匠数量。正是因为相关资源的匮乏,才会导致周王室无法再次成军。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策对于周王室来说,更多是名誉上的,而非实质上的。所谓实质上的,就应该促成诸侯更大力度的贡赋周王室,就应该帮助周王室在更高的水平上提高军事能力,最起码应该恢复周王室在甸服范围内的绝对统治权。从这三点来看,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政策是一条也没有实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周王室所面临的困局还是照旧!所以,如果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去评价,齐桓公称霸之举,对于齐国力量的扩张贡献是第一位的,而对于周王室而言,只是续命而已。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周惠王要命虢公讨伐樊国,并执樊仲皮归于京师。这一伐樊举动,一方面能够促使这些甸服之内的小诸侯提高贡赋力度,也能有效震慑周边小诸侯和周王室大夫的不臣之心。如果能够达成以上目的,对于周惠王来讲,就有可能实现再次成军的愿望,也能实现王室自保而非仰人鼻息的愿望,更能促成聚民于洛的繁荣目的,如此,周王室中兴才有希望。

而伐樊,不但具有以上重大的示范性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伐樊,周惠王还会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战略目的:

其一,打通通往黄河北岸的途径。樊国所在区域,正是位于历史渡口孟津的北岸。这个地方之所以能成为古代渡口,关键在于黄河到了这里,开始进入平坦区域,河流始宽,水浅流缓,有了古人作为渡口的充分条件。在这个位置,原来存在樊、单、向、盟这两些诸侯小国,其中盟、向之民早在四十年多年前,就被周王室移民于郏。因此,现在的孟津渡口北岸,原则上只剩下樊、单这两个诸侯小国,而单国国君对周王室忠心不二,并多次出现在拥护周惠王的行列之中。所以,如果孟津渡口不通,则最大的障碍就有可能是樊国背王!

其二,打通孟津渡口,是周王室经略黄河北岸的必要条件。在周惠王复辟过程中,在温国力量被郑厉公击垮之后,黄河以北分布在今天济源市、沁阳市范围内的甸服小国就有了纳入周王室管辖的希望。而经略黄河北岸,才是周王室赖以中兴的有效抓手。因为从地理位置上看,虎牢关之东被郑国占领,洛阳以西有虢国经营,向南则是秦岭大山难以发展,而唯有黄河北岸,沃野千里,才是周王室的未来希望所在。

其三,打通孟津渡口,也是周王室联系晋国的有效途径。樊国所在的位置,正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汾水河谷,抵达晋国的必由之地,著名的轵关陉就是从济源到达侯马的著名古道。作为周惠王而言,如果未来能依靠晋国,则也是一个十分不错的战略选择。

其四,打通孟津渡口,不但意味着可以增加人口,增加田赋,更重要的是,经由这个战略支撑点,周王室就可以获得中条山这个区域的铜矿资源,有了铜矿资源,就可以发展军事手工业。除了发展军事手工业,还能够制造更多的青铜礼器,而天子拥有更多的青铜礼器,才能赏赐诸侯,让诸侯心向天子。这才是周礼维系的最高境界。

但是,这些愿望,周惠王能达成吗?

0 阅读:0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