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之战时,李广张骞为何要出右北平?卫青这一段怎么消失了?

幻宇新说 2023-05-20 10:49:35

前121年夏天,霍去病、公孙敖所组织实施的河西之战,并不是当时汉匈之间发生的唯一战事。

《史记》、《汉书》的匈奴传记,都记载了这一段的所有战事,文字也完全相同。

——————

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馀人,裨小王以下七十馀人。

是时匈奴亦来入代郡、雁门,杀略数百人。汉使博望侯及李将军广出右北平,击匈奴左贤王。

左贤王围李将军,卒可四千人,且尽,杀虏亦过当。会博望侯军救至,李将军得脱。汉失亡数千人,合骑侯後骠骑将军期,及与博望侯皆当死,赎为庶人。

——————

按照这个记载,当时有匈奴军队入侵代郡、雁门,所以汉武帝派遣李广、张骞出右北平,进击左贤王部。

但是,这个战事是非常奇怪的,怎么瞧怎么没谱。

一、可以确定,李广所部4千骑兵,张骞所部1万骑兵,总共1.4万的总兵力,而左贤王方面明确是4万骑兵。

1.4万对4万,基本是一对三,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这是谁给李广和张骞出击的勇气与自信?汉武帝又为何会下达这种一看就不可能打胜的命令?

而且,就这个记载来看,李广张骞还不是追击、驱逐入侵代郡雁门的匈奴军队,而是主动出击左贤王部,他俩出右北平、向北进军了数百里,摆明了是要找左贤王决战的架势。

二、当时汉军燕代之地的大本营在定襄,这里至少有数万汉军。

既然是找左贤王部决战,这些汉军为何不一起出动?只让李广张骞区区1.4万部队孤身前去,不是送死么?

三、这个夏天,卫青到底人在哪里?他在干啥?

西面的河西之战没有看到卫青,北面右北平之战这里,也没有他的踪影,作为大将军、全军统帅,卫青为何会在大战频频的关键时刻玩起了“消失”?史书为何没有关于他的丝毫记载?

以上,是不是觉得所有的事情都特别诡异?

难道卫青被汉武帝冷遇甚至弃用了?李广、张骞真的是被当成弃子?比如汉廷内部有人故意想搞他俩,让他俩去送死,从而借匈奴左贤王之手除掉他俩?

可是,这些“阴谋论”一看也同样不靠谱,汉廷有内斗很正常,但汉武帝怎么可能故意让李广张骞打败仗甚至去送死呢?

如果他真看李广张骞不顺眼,找个其它由头处理他俩就是了,至少不必让汉军士兵陪葬吧?

那1.4万汉军士兵得罪谁了,他们不是汉武帝的家底啊?汉武帝怎么可能这么不知轻重,此举甚至有愚蠢透顶之嫌。

前122年即前一年,卫青的外甥刘据被正式立为太子,这一段正是卫青、霍去病等人受宠、风光的时候,两年后卫青也主导指挥了漠北之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汉武帝和卫青这一段的君臣关系出现了问题,更不要说大问题。

(这俩人真要闹僵了,那司马迁还不得开心死啊,这种“zz八卦”他怎么可能放过,不得妙笔渲染一番?)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一个事件处处透露着诡异、怎么都不能合理解释,那问题基本出现在,这个事件本身就是假的,至少其中有部分关键内容,肯定是假的!

不光历史,世事也不过如此。

那么,史书关于“右北平之战”的记载,究竟“假”在哪里呢?

为了彻底说清楚这个问题,要系统梳理下这段历史前后的大脉络,而且要兼顾汉匈双方的各自视角。

前123年漠南之战后,匈奴方面基本退到漠北,汉方燕代当面的威胁大致解除,整体战略逐渐转向河西地区,具体的表现无疑是,要有相当数量规模的汉军,从定襄郡调动、转移到陇西郡去。

前122年夏或秋,“胡骑万人入上谷,杀数百人”,这一万名骑兵打的是上谷郡,基本可以断定是来自左贤王部,“数百人”相比之前普遍按千算的杀掠数字,也透露出汉匈双方的实力对比已然渐次转变。

左贤王这次的兵力规模,本身就说明,他不是来决战,就是想抢一把,顺带挽回下漠南之战失利的颜面。所以汉方也没真当回事,双方没有发生大战。

前121年春天,甚至包括之前数个月,汉方高层一直在酝酿“爆大招”,没错,这就是接下来上演的两次河西之战。

此时的汉武帝、卫青等人,战争经验已经完全成熟且自信,战略方向上,汉方转向、选择河西地区正确无疑;战役决心上,前121年肯定要拿下全部河西地区。

战术尤其情报层面,汉军自然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对河西的山川地理、匈奴各从属王国人员及其兵力部署等情况的系统侦察、提前摸底。

这些信息,不是靠霍去病一打河西才获知的,汉方早在战前就已经工作到位、大致有底,这才是历史与战争真实的模样,不是外行以为的“摸着喝”。

霍去病一打河西的真实战役目的,其实是摧毁、瘫痪河西诸王国的政治组织、指挥中枢,大力震慑当地百姓,为接下来的二打河西奠定基础。

鉴于一打河西极其顺利,汉武帝、卫青更加自信,很快决策拍板,主力出击,一战拿下河西地!

关键来了,如果说一打河西只是特别斩首行动,那么二打河西,则是汉方与河西诸王国乃至匈奴本体的一次主力决战!

汉武帝、卫青必须站在全局高度,总揽全盘,综合运筹这次汉匈决战。也就是说,接下来实际发生的河西之战、右北平之战,虽然战场相距数千里,但在汉方眼里却是一个整体。

有了上述精髓,就很容易看懂汉武帝、卫青的全盘战役规划了。

1、河西之战,要一战全歼河西所有匈奴从属国的军队,整体拿下河西地区。这是主战场,也是前121年度汉方的头号战略目标、重中之重。

这就需要陇西方面投入大量兵力。

纵观前133-前119年这一轮汉匈之战,基本可以断定,除了各地防守部队(以步兵为主),汉方的机动作战总兵力也就在10万骑兵这个数字,上下波动不多。

为了保障河西之战的完成度,汉方势必要将定襄的骑兵军团尽量集中到陇西,所以大致估计,之前参与漠南之战的10余万骑兵,会有至少六七万调动到陇西方面,剩下三四万用来防守北线、监视当面匈奴。

这个动作其实在漠南之战后就陆续开展了,霍去病一打河西的万余骑兵,就是从这10万骑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精锐部队,他们早就调动了陇西。

一打河西后,为了筹备河西决战,肯定上演过一轮汉军从定襄到陇西的大规模秘密调动。

所有兵力到位后,汉武帝、卫青最终定下河西之战的整体战役方针:公孙敖率主力出陇西,向西正面攻击,霍去病部千里迂回、包抄后路,两路东西对进、两面夹击,结合祁连山南北山脉的自然地形,将河西所有匈奴军队就地聚歼。

2、右北平之战其实是副战场,负责调动、拖住匈奴单于本部、左贤王部的兵力,给河西之战的实施创造更多时间。

相比河西之战,卫青在右北平之战的谋划上,反而花了更多心血,也就亮点、层次极多。

首先,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因为定襄的兵力多数调动到陇西,这个夏天的北线防守力量实际是相当虚弱的,也就是匈奴方面不知道实情,否则这就是他们南下进攻的最好机会。

(所以汉军的内部调动都是极为机密的,伊稚斜、浑邪王等人不可能得知。这本就是军事常识,不该特意说明。)

卫青自然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选择直接出击进攻,跟伊稚斜、左贤王等人玩一把“虚虚实实”,将他们完全蒙在鼓里,毕竟汉军都来进攻了,北线防守还能空虚么?

等河西之战顺利完成,相关部队再调动回定襄,北线就恢复正常、彻底安全了。卫青考虑的就是这个“时间差”阶段,北线的安全问题,这是一个杰出军事家的基本素养。

其次,这是整体战略上的“声东击西”。

对汉方来说,河西之战自然是重点、主战场,但匈奴方面可不知晓,所以卫青在北线的主动进攻,无疑是对匈奴方面的整体迷惑。

伊稚斜、左贤王等人自然要首先应对当面情况,从而疏忽甚至来不及应对河西地区的战事。

包括浑邪王、休屠王等人,得知这个战事,也会认为汉军的进攻重点在北线,短期内西线无虞,从而放松戒备,这就给西线汉军营造了一定的战役发起突然性。

所以,右北平之战,在发起时间上要稍早于河西之战,李广、张骞的出师时间,实际也早于霍去病、公孙敖。这是一整盘大棋。

注意,这就是史书相关记载存在的第一个错误,也就是这个事件“假”的地方,实际搞错了两战发起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第三,右北平之战的战役精髓其实是游击战、拖字诀。

此时北线汉军的骑兵总兵力,也就在三四万左右,他们首要任务是防守定襄、整个北部防线,给匈奴营造“十万主力仍在定襄”的假象。

所以,卫青能够从中抽出1.4万的兵力给到李广、张骞,已经是当时条件下的几乎最大值了,没办法,捉襟见肘。

同时,右北平之战只是想给伊稚斜、左贤王制造“进攻决战”的假象,实际过程中,汉军反而要极力避免决战,不然就露馅了。

李广张骞真正要做的,其实和当年朔方之战时张次公、李息实质相同,大张旗鼓、虚张声势,吸引左贤王、伊稚斜的注意力,然后跟他俩玩游击战、躲猫猫,将他俩的部队拖在北线。

实质目的自然是,为河西之战争取更多实施时间,包括延缓匈奴本部对河西地区的驰援时间。

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虽然漠南距离河西大概三千里,但是,如果河西之战进展不顺,伊稚斜自然也有驰援河西的可能,在战前,卫青势必会考虑到最坏的局面,这也是他必须声东击西、发起右北平之战的一个原因。

实话实说,卫青在北线、右北平之战上所体现出的谋略水平,甚至都太过复杂、深奥了,这就导致,可能包括李广、张骞这两个主要执行者,都没有完全领悟卫青的精髓,以致于在实操中出现致命性错误。

比如,如果李广领悟到这一战实际必须得是游击战,他就应该四处跑动并时刻提防周边动态,不该被左贤王抓住甚至包围,“躲猫猫”居然被人家轻松逮到,这游戏玩的,怎么说都太失败了!

其实到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发觉,史书对于右北平之战的记载,究竟“假”在哪里了。

——————

【是时匈奴亦来入代郡、雁门,杀略数百人。汉使博望侯及李将军广出右北平,击匈奴左贤王。】

——————

没错,就是上面这句话,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明显的思维误导,让我们不自觉的认为:李广张骞之所以出击左贤王,是因为匈奴这次的入侵!

实际上呢,这两个事件之间根本没有因果关系。按照当时情况,进攻代郡、雁门的匈奴军队,应该隶属单于本部,而非左贤王部。

所以,这句话就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因为单于本部来入侵,所以李广张骞去打左贤王部。

这不是明显逻辑不通么?这两句话不该连在一起呀!

我们很清楚,李广张骞之所以出击左贤王部,实际是卫青、汉武帝的战役安排,跟这次单于本部入侵没有实质关系。

所以问题也就来了,司马迁包括班固,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

其实《资治通鉴》已经指出了这个错误与“思维盲点”,鉴于很重要,原文列出:

——————

《资治通鉴》: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一二一年)

夏,去病复与合骑侯公孙敖将数万骑俱出北地,异道。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

广将四千骑先行,可数百里,骞将万骑在后。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会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

而票骑将军去病深入二千馀里,与合骑侯失,不相得……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票骑会,当斩,赎为庶人。

是时,诸宿将所将士、马、兵皆不如票骑,票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而诸宿将常留落不偶,由此票骑日以亲贵,比大将军矣。

匈奴入代、雁门,杀略数百人。

——————

看到了没?《资治通鉴》是把“匈奴入代、雁门,杀略数百人”这个战事,记载在河西之战、右北平之战以后,也就是说,它的实际发生时间,并不是司马迁、班固所以为的右北平之战以前,反而是之后!

因为这几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极为靠近,导致司马迁、班固实际搞错了先后顺序,真实顺序应该是这样——

1、李广张骞发起右北平之战,北上进攻左贤王。(后李广被左贤王包围)

2、之后X天,霍去病、公孙敖发起河西之战。

3、右北平之战结束后Y天,伊稚斜单于本部军队入侵代郡、雁门。因为左贤王的局部胜势,伊稚斜实质是趁势而进、入侵,这才是历史事实,也符合情理逻辑。

正如前文所说,右北平之战之所以处处诡异、难以合理解释,恰恰是因为,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都给了后人一个“假”的记载、描述,个中存在关键虚假内容,甚至极难分辨。

司马迁和班固并非有意为此,而是无意中犯的错误,恰恰是这个无意错误,因为注定不真实、缺乏现实逻辑,所以才会导致诡异、难解的各种现象。

这一切本不该出现,只是因为“爆料人”的无意错误,导致其他人对这个事情的认知、分析、解读势必离题千里,这类现象,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得还少么?同样的事,发生在司马迁、班固这类史学大牛身上,那也并不稀奇。

现在来系统解释。

1、李广张骞以1.4万兵力去进攻左贤王部4万兵力,只是汉武帝、卫青的战役安排,他俩不是去决战,更不是去送死,更没有人想就此借左贤王之手除掉他俩,这跟汉廷内斗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当时北线只有三四万骑兵,所以卫青拿出1.4万给李广张骞,已经是条件允许下的最大值了,卫青很明白这一战的重要性,不可能故意不给李广张骞兵力。

同时,这就是一次虚张声势的主动进攻、整个战略上的“声东击西”,如果李广张骞深刻领会卫青的精髓,他们应该严格去打游击战,李广也就不该被左贤王包围,更不会几乎全军覆没。

2、卫青这段时间并没有“消失”,他也完全没有被汉武帝冷遇,更不要说弃用。

事实上,卫青才是右北平之战、河西之战的最高军事指挥员、军事灵魂,一来他本就是大将军、汉军统帅;二来,当时也只有卫青有这个战略能力、综合驾驭能力,整体运筹、指挥、协调相隔数千里、几乎同时上演的两大战役。

甚至,这两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具体兵力部署、统军将领安排等重要事项,都是卫青亲自做出的,至少他要拍板,个中相关军事精髓,也都首先出自卫青。

战争上的事情,汉武帝自然还是要尊重卫青的专业能力,优先选择卫青的决策与建议。

至于卫青本人当时具体在哪里,长安的可能性最大,他要兼顾两大战役,必须居中统筹协调;鉴于河西之战更重要,所以他的位置要距离陇西更近,这些都导致他人多数是在长安。

定襄郡次之,总之不可能是在右北平郡、陇西郡或北地郡,否则卫青会顺带指挥当面战役,史书也就该有记载。

客观而论,卫青这一阶段围绕河西之战与右北平之战,确实表现出了超凡的战略才能与驾驭能力,可惜的是,包括李广、张骞、公孙敖等将军,都没有真正领悟到他的军事精髓和战役要求,以致在具体执行中各有不足,有的甚至严重走样。

右北平之战中,李广被围,几乎全军覆没;河西之战中,公孙敖指挥不力,没能及时构建出战略包围圈,放走了很多匈奴部队,导致河西并没有拿下来;更让卫青郁闷的,“找路能力汉军第一”的张骞,居然会在东北战场出现迷路、失期现象,这运气也是没sei了。

即,右北平之战特别是河西之战,都没有完全实现卫青的战前目标,更不要说汉武帝的期望。

以上。因为“史家鲜克知兵”,明明是最关键的汉军统帅、全军“大脑”、军事灵魂,卫青偏偏就能从这一段历史与战争的记载中完全“消失”,也是够让人无语的。

1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