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桅:大学捐赠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期资本

木基研究 2025-01-12 21:32:33

2024年12月7至8日,“2024中国母基金50人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中国母基金行业内高规格的盛会,这已经是中国母基金50人论坛举办的第六届。本届论坛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主办,母基金研究中心(www.china-fof.com,下同)承办,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国内主流母基金、保险资管及一流投资机构等单位代表共300余人齐聚一堂,为中国母基金行业建言献策。

图为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袁桅

会上,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女士发表了以“捐赠基金长风之旅:为了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演讲。母基金研究中心整理出演讲全文,供行业内人士参考交流。以下是演讲全文:

各位投资界、基金界、母基金和GP大家好,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们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捐赠基金”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的实践。

首先,我想分享一下捐赠基金这个行业,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资金类型能够进入到行业中来。什么是捐赠?其实捐赠就是一种赠予,是财产的转移,而捐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公益和无偿。

捐赠为什么对大学很重要?我们认为捐赠首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使得大学能够潜心发展各个领域从而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第二,捐赠是推动大学前瞻性布局的重要力量,许多高校对前沿领域的探索和研究都得益于捐赠的资金。第三,捐赠是支持大学常态化运营的资源保障。大学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校园建设以及社会公益等等都是由捐赠来支持。

第四,捐赠是联系社会和学校的桥梁,服务学校也服务于捐赠人,共同成就共同服务。

当前国内的捐赠基金行业是什么样的规模呢?第一,处于起步阶段,增长显著,发展潜力大;第二,规模非常有限。2023年底5所高校的捐赠规模合计超400亿,预计全国高校捐赠基金的规模在600-700亿。尽管现在的市场环境各方面承压,但是随着各高校培养出来的成功的校友、企业家越来越多,我们对整体的捐赠氛围向好非常有信心。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是什么?首先,我们是基金会,是一个独立法人,我们没有股东,唯一的发起人是清华大学,主管单位是教育部,登记单位是民政部。我们基金会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类:筹款、项目管理以及资产的管理,即投资。所以,从资金的性质上来讲,资金来源主要是捐赠收入和投资收益。

因为我们没有股东、没有LP,也没有期限,所以我们在投资的时候非常希望投长钱,而且我们希望能够投到一些可以永续存在的,能够有非常好回报的产品。我们是市场化运作,从资本性质来讲被定义为社会资本。我们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期资本。

在投资策略方面,我们主要进行大类资产的配置。在一级市场方面的配置策略包括直投和FOF。我们投过的基金分布在各个赛道和周期,包括早期、成长期、Pre-IPO、secondary等。

此外,我们还进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基金会希望能在清华大学的成果转化过程中多发挥作用。作为渠道、平台和纽带,基金会发挥着连接学校和社会的重要功能。我们基金会通过从慈善捐赠和投资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近期会在大模型、量子、材料和生物医药方面有一些布局。

对于基金会未来投资的发展,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我们认为,在今天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市场化,市场化意味着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最终还是要赚钱。就像我们教育基金会,我们在投资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我们的公益慈善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要追求市场化的收益。如果在各个阶段都有机会退出,这才是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外是政策的一致性,不确定性是最大的风险,市场政策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最后,盈利是王道,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跟在座各位一样,我们都是市场化的、追求利润的、服务国家战略的投资机构。

信心是基石,希望大家一起坚守初心,共筑未来。

0 阅读:0

木基研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