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老解百家”:《道德经》体系,与“心即理”的阳明心学

东方既白世说新语 2024-01-13 23:16:44

东方既白 著

众所周知,以龙场悟道为发端,阳明心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理论支撑的心学体系。纵然经过了500多年的沧桑巨变,发展到了今天“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阳明心学依然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阳明心学

那么现代人到底改如何理解“阳明心学”及其这三个核心理论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呢?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具体解析。第一层是“心即理”,这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是其哲学的理论基础,亦可说是他的宇宙观,是贯穿心学始终的主线,其后出现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等都是“心即理”的扩展和执行。

什么是“心”呢?“心”是人所独有的,它是天命之性,是老天给人最慷慨的礼物,因此叫“天植灵根”!之所以是“灵根”,因为“心”有灵性,它的灵性就在于它能认识世界,反映世界,还原世界。阳明所言“心即理”,就是如下图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过程,只有完成了这个“心即理”的过程,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整体过程。

在“人法……自然”的过程中,心即“混沌无极”之理

故阳明的“心即理”,打通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形而上的“天理”以及形而下的“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 将三者统合在本心之中。因此,他主张“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去掉人欲之私,不断彰显本心蕴藏的光明,最终“心即”如下图中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之“理”,进而在“物极必反”的整体循环过程中再次达到“心外无物”、“其大无外”的至境。

当然,这个“心即理”的过程和结果,也会因每个人修炼和悟性的不同层次差异,而产生如下图所示的四重境界差异,即站在“道、天、地、人”的不同维度和立场下,其拨云见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是有所区别的。

比如站在“人道”的维度和立场下,只能看到六亲生克的“虚妄之相”;站在“地道”的维度和立场下,就能拨开六亲生克的“虚妄之相”,直达“五行生克”的本质;站在“天道”的维度和立场下,就能拨开六亲生克、五行生克的“虚妄之相”,直达“阴阳太极”的本质;站在“道”的终极维度和立场下,则能拨开六亲生克、五行生克和阴阳太极的“虚妄之相”,直抵中间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

格局和层次不同,看到的结果自然不同

格局和层次不同,看到的结果自然不同,因此佛教说见“性”以前,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而见“性”以后,凡所有相皆为实相。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因此仅仅实现了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达到了“明心见性”的境界,通达了万物的本质之后,还远远不够,这只是达到了阳明心学“心即理”的第一步,还要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中践行“无为而治”的指导作用,只有达到了这个“无为而治”的整体过程,才算达到阳明心学中第二层“知行合一”的层次,以及第三层“致良知”的至高境界。

因此,阳明先生所言“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过程,是一个整体上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过程,若没有达到前面“其小无内、心内无物、混沌无极”的“心即理”境界,是不可能再反过来对立统一到后面“其大无外、心外无物、混沌无极”的“知行合一”层次的。无论“其小无内、心内无物”,还是“其大无外、心外无物”,都是“混沌无极”的对立统一体,是整个事物的一体两面。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心即理”状态,是“其大无外、心外无物”的“知行合一”的首要且必要条件,“其大无外、心外无物”的“知行合一”,则反过来又是“心即理”过程中“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必然结果。若无法真正做到前面“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心即理”,自然就无法做到后面“其大无外、心外无物”的“知行合一”,若“心即理”的时候“其小有内、心内有物”,到“知行合一”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其大有外、心外有物”,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知行合一”到什么程度就“功德圆满”了呢?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掺杂自己的私心和主观意识在内,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公约数,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初心和使命,以至于把“混沌无极,无我无私”的区域扩展到“至大无外,心外无物”,如此就能达到阳明先生所言的“致良知”境界了,这也正是下图所要表达的整体内涵所在。

《道德经》体系,与“阳明心学”演变图例

比如他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其实都是第二层“知行合一”的层次和境界,都可以用《道德经》宇宙大循环体系图例中的左半部分体现出来。

以《道德经》体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化过程为例,当我们处在“道生一”的维度和层次时,心中自然如一面镜子,“混沌无极、混然无物”;当我们处在“一生二”的维度和层次时,心中呈现的是“阴阳太极”的影像;当我们处在“二生三”的维度和层次时,心中呈现自然就是“阴阳太极+五行生克”的层层衍生关系和混合形态;当我们处在“三生万物”的维度和层次时,心中呈现的自然就是“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就是“阴阳太极+五行生克+六亲生克”的层层衍生关系和混合形态。

所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才把这颗“不动之心”,比喻成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镜子,在其中能真真实实的反映事物,还原事物的本然之理,当它这样原原本本的还原事物时,它就和事物本身完全一致,不差分毫。

比如当老子先生想看宇宙本源时,则看到了“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当庄子先生来看“蝶之舞”、“鱼之乐”时,心中就呈现了“庄周梦蝶,化蝶而飞”,“鱼翔浅底,从容自乐”的影像。

当阳明先生“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心外”;

所以阳明才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因为这颗已达至境的“混沌无极之心”,犹如一面镜子,里面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能呈现,又如婴儿的一颗童心,什么都不想,“此心不动”,又什么都能想,“随机而动”。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跟阳明先生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道理一样,“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以孩童之心为心,以混沌无极为心”,真真实实的反映事物,还原事物的本然之理,当它这样原原本本的还原事物时,它就和事物本身完全一致,不差分毫。

因此王阳明就试图发明一个功法,既能消弭“顿悟”和“渐修”的纷争,又能为不同根器的人找到一个通用的法门。为此,他提出了其心学理论中最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四句教》的实质,是想把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看本体功夫,和神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重用功路径,合二为一。王阳明也说过,他的这一个法门是可以接引中人上下一切人的。对于根器好的人,可以顿悟,在心体上用功,对于根器稍差的人,可以渐修,重点在去人欲上用功。

为什么对于悟性根器稍差的人,要在去人欲上用功呢?因为人心与道心的日益偏离与割裂,故要像小蓄卦那样“复自道,何其咎?吉”。“复自道”到什么程度,才能无咎?才能吉呢?“复自道”到“无妄”的程度,无妄想,无妄念,无忘言,无妄行,无妄为。故《序卦传》说:“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所以,实事求是的讲,王阳明的“四句教”设计非常完美,确实可以帮助各种人去体道、用道。可是,人的欲望太强烈了,对于王阳明的这一功法,很多人都从功利的角度去看,总想免除看起来痛苦而艰难的戒慎恐惧,迅速跨越到顿悟,证得智慧,以至于走火入魔,形成了所谓的“良知现成派”。

他们的观点大概是:既然心是无善无恶的,那还搞什么苦修,率性而为就行了。只是他们忘了王阳明的教诲:率性而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圣人做的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亦是得道之后的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讲,只能是“困知勉行”,“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需要花“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功夫才行。

因为人心在尚未得道的阶段,在修道求道的过程中,因心有所驻,心有所往的原因,因万物有别的分离妄念,是能够惹尘埃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很容易受外在事物所影响,导致情绪激动,慌乱,惧怕,对心智产生干扰,思绪出现较大波动,方寸策略就会乱,应对措施也会出问题,最后结果往往是一团糟。

所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就在《礼记·大学》中给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解决之道,下一节我们就来讲讲“《道德经》体系,与“修齐治平”的《大学》之道”。

上一篇:如何以老解百家:《道德经》体系,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奥秘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简介: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

1 阅读:169
评论列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