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了25年,还没退休人却不幸去世,之前缴纳的钱想必付诸东流了吧!这是前两天一位网友咨询的问题题,想必这也是不少人潜藏在心底深深的担忧。
为此,有的人选择放弃缴纳社保,有的人则在缴纳的路上徘徊,究竟是缴纳至最低缴费年限便坐等退休,还是持续缴纳呢?
接下来,我们今天便来聊聊,社保缴满25年后,若还没退休人便驾鹤西去,之前缴纳的钱是否真的白交呢?
社保白交,还真未必每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地缴纳了整整25年社保,本想着快到退休年龄,能顺顺利利地领取养老金,从此过上那种悠闲又舒服的退休生活。每天喝喝茶、遛遛弯、尽享轻松惬意。
然而生活中总是充满着意外。若突然有个意外的情况发生,比如还没等到退休就不幸离世。这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哎呀,完了,这钱白交啦!”

看到此处,确实让人感觉有点可惜。
毕竟交了这么多年的社保,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和汗水。只不过,虽然还没来得及领养老金就驾鹤西去,让人觉得挺遗憾的,但是实际上,之前缴纳的钱并不会白白浪费掉,还是有一系列的权益可以保障家人或者继承人的利益。接下来咱们好好算一算这笔账,仔细分析分析,看看最终领完这些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01 个人账户余额返还社保的个人账户,相当于在银行里开设了一个存款账户,其归属权归属于个人,只不过这里面的钱,并非如银行存款那般可以随意支取,需要在特定的情形下,即年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时方可。
此外,既然其类似于银行存款,那么利息自然也少不了。
所以说,若真有什么万一,个人账户的余额是可以继承的,这一点《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至于能继承多少?
那便要看缴纳了多少?不过这块需要说一点,并不是缴纳多少便能继承多少,要知道,社保分为两个账户,统筹和个人,而只有被计入到个人账户的金额才有利息以及可以继承。
若是通过单位缴纳,计入到个人账户金额则为个人缴纳的8%,比如:每月个人缴纳300元,那么这么300元则全部计入到个人账户内,而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计入个人账户则为年缴额的40%,假如:年缴10000元,个人账户则为4000元。
02 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说完了社保的养老保险的账户,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医保。
城镇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一样,分为统筹和个人两个账户,其中,这个个人账户用于平时买药门诊看病等,也是可以继承的。
根据《社会保险法》、《民法典》及多地医保政策,个人账户中的合法余额属于可继承遗产。
只不过这个继承是需要到医保局办理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一次性转给继承人,亲属不能直接使用其卡。

至于多少?
有的人几百、有的人几千、也有的人几万,这个还要看缴纳的基数以及使用的频率,但总的来说,个人缴费部分直接进入个人账户,而单位缴费部分则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具体比例因地区和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在某些地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中,6.6%至7%进入统筹账户,1%至1.4%进入个人账户。
这块同样需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缴纳城镇职工医保都有个人账户,部分地区若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个人账户则是没有的。
03 丧葬补助金、抚恤金想必大家经常能听到一些人在吐槽,认为缴纳社保太亏了,60%被统筹,个人仅占40%,乍一看,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感觉很不划算。
然而,事实的真相真的如此吗?其实并不是的。

因为在某些特殊情况发生的时候,除了可以继承这一方式之外,还有丧葬补助金、抚恤金可以领取,而这些通通都出自被大家一直吐槽的统筹账户,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家属缓解丧葬费用的压力,还能为逝者的家属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在失业亲人的悲痛时刻,减轻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具体多少?
因地区和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异。
001丧葬费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丧葬补助金是参保人员死亡时全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

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退休人员的抚恤金=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发月数。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抚恤金标准的领取还和自身的参保缴费条件存在着正比的关系。
参保缴费的年限越长、缴费金额越高,在退休人员不幸离世后,其实属所能领取到的抚恤金标准也就越高。这也为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保缴费,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以及身后家属的权益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缴费年限<5年的,发放月数为3个月;5<缴费年限<10年的,发放月数为6个月;10<缴费年限<15年(含15年)的,发放月数为9个月;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每多缴费1年,发放月数增加1个月;缴费年限30年以上的,按照30年计算,发放月数最高为24个月;这个指是在职人员(含灵活就业等以个人身份参保人员),而对于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则根据本人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确定最高发放月数(计算方法与在职人员相同),每领取1年基本养老金减少1个月,发放月数最低为9个月。

所以,综合来看,虽然交了25年,还未退休就去世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但社保并非白交,通过合理领取相关的权益,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损失。
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大家还要了解哪些社保问题,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