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南宗的萧廷之写有一首《南乡子.默运乾坤否泰》的诗词,极具阴阳双修道法的内涵,以此就可看出作者修行的境界己非一般❗
☞南乡子.默运乾坤否泰——萧廷之
默运乾坤否泰,抽添妙在屯蒙。
起于复卦剥于终。
温养两般作用。
沐浴要防危险,吹嘘全藉离风。
工夫还反入坤宫。
火足不宜轻弄。
——
为什么我称谓这首诗词极具“阴阳双修”道法内涵,作者萧廷之的修行境界并非一般呢❓
以“孤修静坐”为本的修行者,或许根本看不懂此诗词的内容;诗词上阕以周易八卦论说,这遵循的是历史上《周易参同契》的修行轨迹❗“温养两般作用”则是践行实修中的关键。
下阕着重描写的是道法实修,略微的四句话就概括了,阴阳双修的核心、关键节点;“火足不可轻弄”也应和了“温养两般作用”,又提示了“火中栽莲”的风险。
以我的实修践行体感领悟,这就是德道仙人吕洞宾在《入火镜》中,“用火功,休开口;铅怕飞,汞怕走”的本意。

老子在《道德经》中,以德道者的实修体感描绘了,这是一种怎样的运行景色❗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据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诘,故捆而一。
一者,其上不悠,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
这是文始版本《道德经》中“知道”主题内容的第十四章节文字,其中的“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以我的实修体感就是“温养两般作用”的真实写照❗
吕洞宾有首小诗《六么令》,应该写的就是这时候的境界❗
☞六么令——吕洞宾
东与西,眼与眉。
偃月炉中运坎离。
灵砂且上飞。
最幽微,是天机。
你休痴,你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