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儿女忍受30年丧偶式婚姻,被打儿子说我活该,我决定为自己活

秋雅聊情感 2025-02-10 20:39:55
01

我叫张慧兰,今年56岁,初中毕业,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帮忙干农活。

18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王建国,他比我大五岁,家里说他是个老实人,踏实肯干,虽然家境一般,但不会让我受苦。那时候的婚姻,哪有那么多挑挑拣拣?父母一句话,我就嫁了。

结婚后,我随他来到县城生活,他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收入不高但还算稳定。我呢,家里家外全包,后来生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小的是女儿。

按理说,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凑成“好”字,该是幸福的日子,可现实却让我明白,女人在这个家,永远只是个免费的保姆。

王建国是个不管事的男人,他每天早出晚归,回家就躺在炕上抽烟、看电视,孩子哭了,他嫌烦;家里乱了,他嫌脏,却从不动手干活。

最让我寒心的是,他从不关心我。我生大儿子的时候难产,在医院躺了三天,他连水都没给我倒过一杯。

婆婆守在病床前骂我“没用”,说“生个孩子都能拖累全家”。那时候,我就意识到,我的婚姻,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可我不敢离婚。那个年代,农村女人离了婚,就是被人指指点点的对象。我咬牙坚持,想着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了,我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可现实告诉我,女人的苦,从来都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辈子。

02

我以为,自己所受的苦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好起来,可没想到,真正折磨我的,并不是那个丧偶式的丈夫,而是这两个我用尽全力拉扯大的孩子。

重男轻女的家庭,我的女儿成了“多余的人”

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很多人都重男轻女,我的婆婆尤其严重。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天起,她就被定义成了“赔钱货”。

女儿出生那天,王建国连医院都没来,他的理由是“工地忙”。婆婆来了,却劈头盖脸骂我:“怎么又是个丫头?生两个丫头,你以后怎么有脸见人?”我虚弱地躺在床上,心里却像被刀割一样。可她哪里管我的感受,直接把女儿丢给我,扔下一句:“反正我不管,你自己养吧!”然后就气冲冲地走了。

我又能怎么办?只好把女儿紧紧抱在怀里,眼泪无声地流着。

回到家后,婆婆对女儿的态度更加恶劣。儿子小时候,她抢着带,生怕我照顾不好,可到了女儿这,她连看都不看一眼。女儿生病发烧,我抱着她去医院,婆婆却在背后骂:“一个丫头片子,值得这么折腾?”

更让我寒心的是,王建国也从来没把女儿当回事。孩子小的时候,他从不抱她一下,稍微长大一点,他就开始嫌弃她“话多”“烦人”,对儿子却是另一副模样。儿子闯祸了,他笑呵呵地说:“男孩子嘛,皮点没关系。”可女儿稍微闹腾一点,他就瞪眼骂:“女孩子家家的,吵什么吵?”

我不是没反抗过。有一次,婆婆当着全家人的面,说要把女儿送到乡下给亲戚养,说我们家就该专心供儿子读书,将来娶媳妇、买房才是正经事。那天,我彻底爆发了,抱着女儿大哭:“她也是我的孩子!凭什么儿子就能享福,女儿就要被扔掉?”

可没人听我的。王建国不吭声,婆婆冷笑着骂我“没见识”,就连儿子那时候才八岁,也跟着奶奶附和:“妈,反正妹妹也没用,留着干嘛?”

那一刻,我心如死灰。

我拼了命把女儿留在身边,可她的童年,依旧充满了被忽视和冷落。她很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从不跟奶奶顶嘴,也不敢跟哥哥争东西。每次看到家里给哥哥买新衣服,她都会默默低下头,拉着我小声问:“妈妈,我是不是不该出生啊?”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像被刀剜了一样疼。我多想告诉她,她是妈妈的宝贝,可在这个家,她永远是个多余的人。

为了孩子,我忍受了30年的“丧偶式婚姻”

如果说,婆婆和王建国对女儿的冷漠让我寒心,那王建国对整个家的漠不关心,则让我彻底绝望。

他从来不管家里的事,也从来不管孩子的教育。大事小事,都是我一个人扛着。孩子生病了,我半夜背着去医院;家里没钱了,我去给人洗衣服、做钟点工补贴家用。可王建国呢?他把所有的工资交给婆婆,自己兜里留点私房钱,家里需要花钱的时候,他就一句话:“找我妈要去。”

可婆婆哪会拿钱?她的心思全在儿子身上,家里有点存款,就合计着给王建国添衣服、买烟酒,甚至后来,还拿出一笔钱给王建国“投资”朋友的生意,结果亏得血本无归。

我跟王建国吵过,可他冷冷地甩给我一句:“你又不赚钱,家里的钱凭什么听你的?”

我一度想过离婚。可看看身边的女人,离婚的哪一个不是被人指指点点?更何况,我的娘家早已不再是我的依靠。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再婚后,继母对我并不上心,我带着两个孩子,根本无处可去。

于是,我选择了忍。我告诉自己,等孩子大了,我这辈子的苦日子就熬到头了。

可我没想到,真正的苦,还在后头。

我拼了命供儿子读书,可他却是个扶不起来的泥。高中没考上,他就跑出去打工,没几年又灰头土脸地回来,说是“外面太难混”。后来,他结了婚,媳妇是个精明的,进门就提出要买房,可王建国根本拿不出钱。于是,这个责任,自然又落在了我头上。

我东拼西凑,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把家里唯一的一点积蓄全拿出来,终于给他付了个首付。可他结婚后,不但不懂得感恩,反而理所当然地让我继续贴补他们的生活。媳妇生了孩子,他说没钱买奶粉,伸手找我要;家里开销大,他嫌工资低,逼着我把仅剩的一点存款拿出来。

我拒绝了。我说:“妈已经尽力了,你们要学会自己承担。”

可他却冷笑着骂我:“你当年供我读书,现在不该补偿我吗?”

那一刻,我的心彻底凉了。

而我的女儿呢?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很少回家。我知道,她是对这个家彻底失望了。她结婚那天,没请王建国,也没通知我,直到婚礼结束,才发了一条信息:“妈,我结婚了,你保重。”

我看着手机屏幕,眼泪止不住地流。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那一天。

那天,儿子又来家里要钱,说是要换辆车,方便带孩子出去玩。我没答应,他便摔了杯子,指着我的鼻子骂:“你当年怎么不去死?你活着有什么用?!”

我终于忍不住了,回了他一句:“妈这辈子已经够苦了,不能再被你吸血了!”

话音刚落,他直接冲上来,一巴掌甩在我脸上。王建国就在旁边,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我捂着火辣辣的脸,彻底明白了:这个家,早就没了我的位置。

那天晚上,我收拾了自己的衣服,拿上仅剩的一点积蓄,关掉了手机,搬出了这个住了三十年的家。

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要去哪里。

我只知道,从今往后,我要为自己活一次。

03

离开家的那天,我背着一个旧旧的包,走在县城的小路上,天很蓝,风吹在脸上,我竟然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这是我三十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自由。

我在县城租了一间小房子,不大,但胜在安静。每天清晨,我都会去附近的公园散步,看着晨练的老人们,听着广场舞的音乐,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活得那么自在轻松,而我,竟然用了半辈子才明白这个道理。

刚搬出来的时候,儿子给我打过几个电话,都是让我回去的。他的语气从最初的威胁,到后来的冷漠,最后变成了彻彻底底的绝情:“妈,你走了就别回来了,以后别指望我养老!”

我听完,心里居然一点波澜都没有。

是啊,我还能指望什么呢?我用30年的忍耐换来的,不过是他的一句‘你活该’。

我拉黑了儿子的电话,也拉黑了王建国。我不想再和他们有任何关系,那些让我痛苦了半辈子的人,已经不值得我再浪费一分一秒。

女儿知道我搬出来后,给我发了一条消息:“妈,你终于愿意为自己活一次了。”

我看着这行字,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其实,这些年我不是没想过,如果当初我再强势一点,能不能改变她的命运?如果我能早点离开那个家,女儿是不是就不会受那么多委屈?可人生没有如果,过去的已经过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余下的日子里,不再让自己后悔。

我开始学着享受生活。

我找了一份超市的临时工,工资不高,但足够养活自己。我学会了给自己买喜欢的衣服,学会了在周末去菜市场买点新鲜的水果,学会了在空闲的时候去听听广场上的戏曲,甚至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看电视剧。

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简单,也可以这么快乐。

有一天,女儿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她要回来看我。

那一天,我特意去菜市场买了她小时候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和糖醋藕片。她进门看到桌上的饭菜,眼圈一下就红了:“妈,你还是和以前一样。”

我笑了笑,说:“你回来了,妈高兴。”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她告诉我,她的婚姻很幸福,丈夫对她很好,婆家也很尊重她。我听着,心里松了一口气。至少,她终于摆脱了那个家,终于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

临走前,她拉着我的手,郑重地说:“妈,以后你有什么事,随时找我。你不是一个人。”

我点点头,眼泪差点掉下来。

是啊,我不是一个人。

我的人生,虽然走了很多弯路,受了很多苦,但至少,在这暮年时分,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

这一生,我已经为别人活了太久。

接下来的日子,我要好好地,为自己活一次。

5 阅读:344

秋雅聊情感

简介: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是因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