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国庆,今年 56 岁,家住在一个小县城里。
年轻的时候,我在县里的粮食局上班,那时候是个铁饭碗,后来单位改制,我选择了买断工龄,自谋生路。那几年我和老伴开了一家小超市,日子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过得安稳。
如今,儿子长大了,我们的超市也交给了亲戚打理,老两口靠着当年的补偿款和一点积蓄,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我和老伴有一个独生儿子,叫赵阳,今年 28 岁,大学毕业后在市里的一家国企上班,工资还不错,算是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儿子从小懂事,学习也争气,我们夫妻俩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有个幸福的家庭。
儿子的婚事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头等大事。三年前,他谈了一个女朋友,叫 王琳,比他小两岁,长得秀气,是城里人,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王琳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行政工作,工资不高,但她性格温柔,儿子对她很满意,我们做父母的自然也高兴。
两家人见过几次面,虽说王琳的父母有些挑剔,对我们小县城的家庭不太满意,但想着孩子们感情好,我们也就没放在心上。
眼看着两人感情稳定,我们商量着该把婚事定下来。按照县城的规矩,结婚前,男方家里要准备好房子。儿子在市里上班,我们也就想着在市里给他买一套婚房,算是我们做父母的一份心意。
我们在市里看了几套房子,价格都不便宜,但咬咬牙还是能负担得起。儿子也很孝顺,表示自己可以付首付,剩下的贷款自己还,我们听了心里很欣慰。
可谁也没想到,等真正到了选房这一步,王琳的一番话,让整件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天,儿子约了我们和王琳一起去看房。我们早早地到了市区,和中介约好去看几套合适的房源。
第一套房子是个次新小区,环境不错,离儿子单位也近,户型是90 平方米的两居室,房东急着出手,价格稍微便宜些。我们进去看了看,采光很好,小区绿化也不错,我和老伴都挺满意。
可王琳一进门就皱起了眉头,四下看了看,说道:“这房子也太小了吧?才 90 平,放个大点的衣柜都嫌挤。”她瞥了一眼阳台,又摇摇头:“阳台也太小了,以后晒被子都不够地方。”
儿子有点尴尬,解释道:“小点没关系,两个人住够了。再说以后我们经济条件好了,还可以换大一点的房子。”
王琳轻哼了一声,没有接话。
我们又去看了第二套,这套房子稍微大一点,110 平,但位置离儿子单位远了一些,价格也比第一套贵了不少。看完后,我和老伴觉得可以考虑,虽然贵点,但空间大些,住起来舒服。
可王琳依然不满意,她边走边摇头:“这房子旧了点,装修也太普通了,颜色搭配不好看,厨房太小了,卫生间也不够豪华。”她嘟着嘴说:“还是不太行。”
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了,感觉她挑剔得有些过头。可儿子还是耐着性子问她:“那你觉得什么样的房子合适?”
王琳毫不犹豫地说道:“至少要 140 平米以上,三室两厅,采光要好,小区要高档一点,最好是新房,装修要精致,最好有中央空调和地暖。”
我和老伴对视一眼,心里都“咯噔”了一下。140 平米?三室两厅?高档小区? 这可不是我们能负担得起的。
我忍不住开口道:“琳琳啊,你们刚结婚,住个两居室完全够了,房子太大了,打扫起来也麻烦,再说你们以后还有经济压力,贷款太多压力会很大。”
王琳撇撇嘴,不以为然地说:“贷款嘛,反正以后也是要还的,与其买个小房子住几年后再换,不如一步到位,省得折腾。”
儿子脸色有点变了,语气也有些不悦:“可你要知道,140 平的房子,首付至少要 70 多万,贷款每个月要还一万多,我们哪里有这么多钱?”
王琳却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家不是有存款吗?再说,房子是结婚用的,你爸妈帮忙出钱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这话一出来,我和老伴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这些年,我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原本是想着给儿子买房,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养老考虑。市里的房价本就不便宜,我们勉强负担个80 到 90 平的小房子已经是极限,再多真的拿不出来了。
我沉了沉声,耐心地说:“琳琳,我们家是县城的,攒钱不容易。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帮忙了,但 140 平的房子,我们真的没能力买。”
王琳却不高兴了,语气也有些冲:“那别人家结婚,男方不是全款买房,还要加女方的名字吗?怎么到我这里,就只能买个小房子?”
我听了这话,心里顿时一阵发凉。
我看了看儿子,他的脸色也变得很难看,平时温和的他,此刻眼神里透出几分失望:“王琳,买房是我们家的事,你怎么能这么理所当然地觉得,我爸妈就该全款买房呢?我自己有工作,房子本来就该我来承担,他们愿意帮忙是情分,不是义务。”
王琳被这一番话堵得说不出话来,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她很快又反驳道:“可是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房子是婚前买的,如果没有我的名字,那以后算谁的?我可不想以后被扫地出门。”
这话一出,我的心彻底凉了。
原来,她一直在算计着这些东西。
儿子深吸了一口气,脸色阴沉:“王琳,我一直以为我们是在谈感情,没想到你这么现实。我娶妻是为了共度一生,不是为了扶贫。”
王琳的脸色顿时变了,她急了:“你什么意思?”
“我现在才看清,你根本不是在跟我过日子,你是在挑条件。”儿子冷静地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你觉得结婚是讲条件,那我觉得,我们还是算了吧。”
王琳呆住了,她没想到,一场看房,居然把婚事直接看黄了。
她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咬牙道:“赵阳,你是不是早就不想结婚了?现在只是找借口?”
“如果我真不想结婚,我不会带你来看房。”儿子摇头,“但如果婚姻只是建立在房子大小、地段、小区档次上,那这样的婚姻,我宁愿不要。”
王琳的眼圈红了,瞪着他,咬了咬唇,却没有再说话,转身就走了。
我和老伴站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
那天回家后,儿子沉默了很久,最后对我们说:“爸,妈,我决定了,和王琳分手吧。”
我们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
这场婚姻,还没开始,就已经暴露出了太多现实的问题。如果不是这次看房,也许等结婚后,矛盾会更加激化,最后的结局恐怕会更糟。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但真正的婚姻,应该是携手共进,而不是斤斤计较,更不是一方无条件地付出。
儿子退婚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娶妻,不是扶贫。
03儿子和王琳分手后,王琳的父母很快打来了电话。
电话里,她的母亲语气颇为不善:“赵阳,这房子的问题还能再商量,你们年轻人谈恋爱哪有不吵架的?现在闹分手,太草率了吧?”
儿子态度很坚定:“阿姨,不是房子的问题,而是三观的问题。如果她真的在乎我,房子大小不是问题。可现在看来,她更在乎的是房子,而不是我这个人。”
王琳的母亲顿时提高了嗓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谈婚论嫁哪有不讲条件的?你们家是男方,买房天经地义,难道还想让我女儿跟你受苦?”
我听不下去了,接过电话,语气平静但坚定:“买房我们没推脱,我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你们觉得 140 平的房子才配得上你们女儿,我们家真的承受不起。婚姻不是交易,我们买得起小房子,也能过好日子,但如果非得用房子来衡量婚姻,那这婚我们不结也罢。”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是一句冷哼:“行,你们不结就不结!我们家琳琳又不是嫁不出去!”
电话挂断了,客厅里一片寂静。
分手后,儿子沉默了好几天,但我们看得出来,他并不后悔,反而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那天吃饭时,他忽然抬头对我们说:“爸,妈,这次的事让我明白了很多。以前总觉得感情最重要,但原来,婚姻不仅仅是感情,更是三观的契合,是彼此的理解和付出。”
我和老伴点点头,心里也颇有感触。
在这次婚事中,我们看清了现实的残酷,也看清了人心的不同。有些人,在感情里斤斤计较、只求索取,而有些人,则愿意共同奋斗、相互扶持。
房子可以再买,婚姻却不能将就。
过了几个月,儿子重新振作起来,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工作上。有时候朋友会介绍新的女孩子给他认识,但这次,他比以前更加谨慎了,不再轻易投入感情,而是希望找到一个真正能同甘共苦、携手共度一生的人。
婚姻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两个人的相互成就。
我们作为父母,已经尽力帮儿子铺路,但最终的幸福,还是要靠他自己去选择、去把握。
而这一次,我相信,他会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