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建国,今年48岁,初中毕业,家住在一个小县城。
年轻的时候,我在建筑工地干活,后来攒了点钱,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装修公司,专门帮人做室内装修。虽然日子算不上大富大贵,但靠着双手勤劳肯干,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还算稳当。
我和妻子刘桂兰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她比我小三岁,长相普通,性格温和。她家在镇上,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
她有个弟弟,从小就被捧在手心里,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他。结婚的时候,我家出钱买了房子,办了酒席,她娘家只象征性地给了点嫁妆。婚后,我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赵雅楠,小姑娘聪明可爱,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
不过,丈母娘一直看不上我,嫌我没文化,赚的钱不稳定,最重要的是,我们生的是个女儿,而不是儿子。
她常常在妻子耳边念叨:“女儿迟早是要嫁出去的,家里还是得有个儿子才行。”
一开始,妻子还会反驳几句,但时间久了,也被洗脑了。她开始催我再生一个,最好是个儿子。可我觉得,孩子是缘分,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养好一个已经不容易,何必再给自己增添负担?
妻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一直不甘心。尤其是她弟弟结婚生子后,丈母娘更是变本加厉,动不动就拿我和小舅子比,说人家年纪轻轻就买了车,房子也是丈母娘和丈人掏钱买的,日子过得舒坦。
可她从来不想想,小舅子的房子钱,是她和丈人掏的,而我们结婚时,他们连一分钱都没出。
这些年,我一直忍着,想着日子能过就行,没必要和他们计较太多。可直到前几天的一件事,让我彻底寒了心——我前天挂失了工资卡,丈母娘竟然急了,连夜打电话给我,说她在外旅游,没钱买飞机票回家……
02事情的起因,说起来也简单。
我每个月的工资都会直接打到工资卡里,虽然是自己开的装修公司,但为了方便管理,我也给自己定了固定工资,按时发放。家里的日常开销一般由我来负责,妻子的工资则主要用来存款或者给她娘家贴补一点。
但最近,我发现工资卡里的钱总是莫名其妙地少了。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花的,毕竟家里大大小小的支出不少,可后来一查账,才发现有些转账记录根本不是我操作的。
我心生疑虑,特意去银行查了一下流水,结果发现,卡上的钱,每个月都会固定转一笔到一个陌生账户上,金额不大不小,大概三四千块。
我回家问妻子,她支支吾吾,一副不愿意多说的样子。我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追问之下,她才吞吞吐吐地承认,那笔钱是她偷偷转给了她妈。
我当时就火了:“你什么意思?我辛辛苦苦赚钱,连自己家的日子都要精打细算,你倒好,偷偷把钱拿去补贴娘家?”
妻子被我吼得有些委屈,嘟囔着说:“我妈年纪大了,又没多少收入,我弟弟家负担重,总不能看着他们过得那么难吧……”
我冷笑了一声:“你弟弟负担重?他有房有车,丈母娘和丈人还帮衬着,他们怎么就过得难了?再说了,咱们家日子就好过了?你知不知道,这几年我一个人扛着家里的大部分开销,孩子上学、房贷、生活费,哪一样不需要钱?你倒好,瞒着我转钱给你妈,连个招呼都不打?”
妻子低着头不说话,显然是默认了。
我心寒透了。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妻子这些年一直都把娘家放在第一位,而我,不过是个“提款机”。更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她竟然瞒着我,偷偷把我的血汗钱送出去。
我没有再争吵,只是默默地去银行挂失了工资卡,然后补办了一张新卡,把工资直接转到另一个账户里。
本来,我只是想让自己心里痛快一点,不想再被人当冤大头,可没想到,挂失工资卡的第二天,丈母娘竟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夜给我打电话,语气里满是焦急和责备。
“建国啊,你怎么回事?我在外旅游,临时想回家,结果卡里没钱买飞机票了,你赶紧给我转点钱过来!”
我听着电话那头丈母娘理直气壮的语气,心里一阵发冷:“我为什么要给你转钱?”
丈母娘顿时不高兴了,提高嗓门说:“你不是每个月都会给我生活费吗?怎么这个月没打?你是不是故意的?”
我冷笑了一声:“丈母娘,我什么时候每个月都给你生活费了?”
丈母娘愣了一下,随即语气变得不耐烦:“桂兰不是每个月都会转给我吗?那不就是你的钱?你们俩是一家人,她给我,不就等于你给我?”
这句话,彻底把我的怒火点燃了。
“丈母娘,您老人家这话说得可真轻巧。您养了个儿子,房子车子都给了他,我们结婚的时候,您可是一分钱没掏。现在倒好,我辛辛苦苦赚的钱,养着我老婆孩子都不够,还得养您和小舅子?合着我成了你们家的提款机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丈母娘“腾”地一下就炸了:“赵建国,你这话什么意思?桂兰是我女儿,我让她孝敬我,有什么错?再说了,你们家就一个女儿,将来嫁出去,你们还得靠我们家照顾呢!你现在这么计较,以后等着吃亏吧!”
我气得手都在抖,直接回了一句:“我女儿嫁不嫁出去是我们的事,轮不到您操心!但我的钱,不会再进您的口袋了!”
说完,我直接挂了电话。
那天晚上,妻子回家后,果然跟我大吵了一架。她责怪我不该挂失工资卡,不该不给她妈生活费,还说丈母娘在外面旅游,没钱买票回家,怪我太绝情。
我冷笑:“她有钱出去旅游,就没钱买票回来了?她是没钱,还是心疼自己的钱?”
妻子被我怼得说不出话来,气得直掉眼泪。
我看着她,心里一阵悲哀。
结婚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我们是夫妻,是一个家庭,可现在才发现,在她心里,真正的家,是她娘家,而我,不过是个赚钱养家的外人。
这件事之后,我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以后,我的钱,只给自己的小家花,丈母娘那边,一分钱都不会再给。
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妻子,她气得摔门而出,回了娘家。丈母娘更是打电话来骂我,说我是白眼狼,说我娶了她女儿,却不孝顺她,以后等着遭报应吧。
我没理会。
这些年,我对她们家已经仁至义尽,可换来的,却是无底洞般的索取。
我不想再当冤大头了。
第二天,我去银行办了张新卡,把工资全部转移到新账户,从此,彻底断了丈母娘的“经济来源”。
03妻子在娘家待了三天,最终还是回来了。回来的时候,她的脸色很不好看,眼圈红红的,显然是哭过。
她坐在沙发上,沉默了很久,最终抬头看着我,声音哑哑的:“你真的决定了,以后不再给我妈钱?”
我点点头,语气平静却坚定:“是的。”
她咬了咬嘴唇,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可她是我妈啊!她把我养大,我不能不管她……”
我叹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缓和一些:“桂兰,我从来没说不让你孝顺你妈。她年纪大了,你作为女儿,关心她、照顾她,都是应该的。但孝顺不是无底线的付出,不是拿着自己小家的钱,一味地去填娘家的坑。”
她低下头,没有说话。
我继续说道:“这些年,我对你妈已经够仁至义尽了。结婚的时候,她一分钱没出,咱们自己买房、自己操持家。你弟弟结婚,咱们也随了份子钱。后来她说家里困难,我没说什么,让你每个月拿点钱补贴她。可你看看她的做法,她拿着我们的钱,不是给你弟弟用,就是自己出去旅游,根本没把咱们的小家放在眼里。我不是不愿意孝顺,而是不愿意被当成提款机。”
妻子沉默了很久,终于低声说道:“可是她如果真的需要钱呢?”
我看着她,认真地说道:“如果她真的有困难,我不会袖手旁观。可我不会再让她随意拿我的血汗钱去补贴你弟弟,更不会让她觉得,我的钱是她理所当然的收入。”
她抬头看着我,眼神里有挣扎,也有一丝动摇。
我知道,她并不是不明白道理,只是从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早已经习惯了把娘家放在第一位,习惯了“女儿要为娘家付出”的观念。可我不能再纵容了,如果这次我继续妥协,那未来的日子里,我的钱依然会源源不断地流向丈母娘和小舅子,而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这天晚上,妻子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回了房间。
而我,坐在客厅里,点了一根烟,望着窗外的夜色,心里五味杂陈。
我不知道她最终会不会真正理解我的决定,也不知道我们的婚姻会不会因为这件事出现裂痕。但我知道,如果这次我退让了,未来只会有更多的索取和无休止的争吵。
有些时候,**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碰撞。**如果夫妻之间不能真正做到同心协力,不能一致对外,那这样的婚姻,迟早会出现问题。
第二天,妻子没有再提这件事,而我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从那天起,我把工资卡收得更紧了,家里的开销变得更加透明——我愿意为这个家付出,但前提是,这个家,真的值得我付出。
丈母娘后来又打过几次电话,态度一次比一次强硬,甚至还威胁我说,如果我再不“孝顺”,她就让桂兰和我离婚。
我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离婚是你女儿的事,不是你的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狠狠地挂断了电话。
那一刻,我忽然松了口气。
或许,有些关系,真的到了该重新定义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