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推动,2025年中国宏观恢复增长预期,资本市场将有牛市!

老丁是个生意 2025-02-19 18:31:12

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会跟你在今后三五年的赚钱机会,很相关,不管你是创业还是投资,再或者你在打工。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AI科技革命。

在deep seek出现之后,如果你身边的人关注的只是中国赢麻了,那他将来大概率不会有什么钱。

如果一个人看到的是这是一次重大突破,AI能改变他工作生活,那这个人应该是个不错的中产,会受益一点。

如果一个人能看到,deep seek的出现,带来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并且他还参与进去了,那这个人就很有意思了,他在今后可能会赚到十倍甚至百倍的钱!

大家好,我是老丁

deep seek这款人工智能模型,确实从源头改变了一些事情,这意味着今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都可能会起死回生。

预期已经改变,这场机会你信或者不信,它都已经正在发生了…

一、AI已经改变了中国的宏观预期和资本预期

为什么我们这么说?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上一个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2010年苹果iPhone 4发布,让大家眼前一亮。但是价格要5000元/台,这对于老百姓太贵了。直到后续小米等国产品牌推出1000元左右的高性价比智能手机的时候,让中国的消费者开始人手一台智能手机。

大家一定是先有智能手机,才能下载应用。所以平价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也直接推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全面爆发,催生出了后续众多O2O等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今天的AI模型Chat-GPT,就如同当年的iphone4,Chat-GPT是在2022年底发布的,当时也是轰动一时,属于是开创智能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虽然好,但是价格贵,门槛高,限制多。Deep Seek就像是小米,性能也很高,而且成本低,成本低也是Deep Seek敢于开源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开源后,这么好的东西就可以被各家企业直接去使用了。

所以简单类比来说,Deep Seek开源后,就意味对于中国的各家企业,也可以“人手一台小米智能手机了”,哪怕你是小企业。

所以我们才有了开篇的时候的那个结论,Deep Seek的出现,加速了这场人工智能所引导的科技革命。

而中国各家企业,在未来的两年里很多都会搭载上Deep Seek,从而提高效率或者降低成本,而这些就会在未来一段时期里慢慢展现在企业的财报上。如此展望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也有可能在两年时间里重新走向复苏。

这个逻辑目前还没有在市场中形成共识,只有少数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很多人甚至还期盼着股市可以在这里继续回调,继续低迷呢。

而我们的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还想要大幅度的回调,基本不可能了!

底层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从宏观上看,意味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即将大面积开始,从价格上看,或许机会也正在到来,尤其,是香港地区。

二、重新审视2025年中国的宏观和资本市场展望

如果只是靠以上的这一点基础逻辑推理,就认为今后会有机会,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未来会发生的一切,我们几乎都可以在历史中寻找到答案。现在,我们以康波周期的视角来看待当下。

技术的创新是推动新一轮康波周期的起点。从传统的农业时代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蒸汽机推动,后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由石油为基础,内燃机推动了工业效率进一步提升,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互联网推动的信息技术革命。现在,是第四次。

回顾科技革命的历史进程,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其实新技术的出现,会比发生工业革命的时间早得多。

我们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是这项新技术已经开始较大规模的改善工业效率了…

比如互联网技术,其实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开始在美国为首互联网开始普及,大面积铺设光缆,众多家庭拥有电脑开始,那都已经到了八十年代了。

人工智能也是一样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科学家就已经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了。就算是我们听说谷歌的阿尔法狗击败围棋冠军,那都已经是9年前的事情了。但是那个时候,我们仍然没认为AI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因为它还没有大面积给企业提效。

还有一点是我们要研究关注的,就是工业革命即便发生了,在各个国家的进度也是会有差异的!

不然也不会出现,在过去的两年多,美国股市里科技企业一直在涨,但是中国这边的反应就微乎其微。所以,我们回顾下上一次互联网工业革命的一些历程。

康波周期的研究者普遍将上一轮互联网科技革命的起点,划分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美国经济刚刚从70年代的滞胀困境中走出来,里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复苏和科技产业发展,出台了很多降低企业税赋等宽松的措施。更主要的是,1983年启动了ARPANET项目,它将分布式计算技术成功推向商业化道路。1989年,蒂姆·伯纳斯 - 李发明了万维网,使互联网真正走进了大众视野,开启了信息传播和共享的新时代。

在这之前还有个比较重要的事,在70年代,美国成立了纳斯达克,这成为社会资金可以流向科技企业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日本的科技行业也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80年代,日本凭借原本在半导体、家电和汽车制造业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迅速在当时的科技领域崭露头角。索尼、松下和东芝等品牌的消费电子产品风靡全球。

日本的NEC、富士通等企业也在半导体领域与美国的英特尔展开激烈竞争。到1985年,日本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20%。

这就是当时的互联网科技革命硬件时期的格局,美国作为主导国,日本是追赶国。

美国纳斯达克在八十年代不断上涨的同时,日本的股票也是一飞冲天,甚至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市值也一度超越纽约证券交易所。

不过硬件时代很快就过去了,到了90年代,美国的互联网行业继续爆发活力,资本市场从以往对硬件公司的关注逐渐转向软件相关的公司。1994年,网景公司以IPO首日股价上涨108%的惊人成绩震撼了华尔街,这一标志性事件也被认为是互联网泡沫的起点。

随后,亚马逊、雅虎等众多互联网公司开始纷纷登陆资本市场,纳斯达克指数也从1995年的1000点一路飙升至2000年的5048点,短短五年间翻了五倍之多。

然而,同一时期的日本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现象。1989年,日本的泡沫经济突然破裂,日本股指暴跌,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和停滞。在互联网革命正在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日本由于受到传统产业思维的束缚,在互联网应用上一直没有走出来优秀的企业。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日本开始逐渐掉队…

而这个时期,中国开始跟了上来。

此时的科技革命已经进入到应用时代,美国仍然是主导国,中国成为了追赶国。

1998年,腾讯公司成立,随后阿里巴巴、百度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公司相继诞生。在当时,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有个普遍的思路,先去看美国有哪些做得好的互联网企业,然后回到中国,做同样的业务。淘宝对标的就是eBay,百度对标的是谷歌,当当网对标的是亚马逊…

只是中国在21世纪的头十年,发展的比较快,硬件和软件齐头并行,并且发展很迅速,硬件的代表企业有联想、华为,软件就是BAT。

后来时间到了2010年,智能手机的普及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软件和服务类公司越来越强势,并取代硬件公司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表现在资本市场,也是BAT股价如日中天的年代。然后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这些互联网公司高速发展,直到2017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人数见顶,2018年用的平均在线时长见顶。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10亿大关。随后整个互联网的科技革命,基本上就算是差不多了…

其实从这段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我们能发现两个比较重要的信息:

第一个是,工业革命在全球的发生,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在某个地区一定会发生。我们还是要看哪个地区是科技的主导地位,哪个地区是追赶地区。

就像是硬件时代,美国是主导地区,日本是追赶地区,这时候的科技革命跟中国关系不大。后来时代从硬件走向软件应用的时候,美国仍然在主导,但是追赶地区变成了中国,而日本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跟上来,所以虽然科技革命还在进行,但是这时候应该主要关注美国和中国。

第二个重要信息是,在科技革命的初期,硬件公司往往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成为最先受益的群体。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英特尔、戴尔,同期日本的索尼、NEC,以及21世纪初中国的华为、联想等企业,它们在科技革命的早期阶段凭借在硬件制造领域的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包括时代走到本轮AI科技革命的时候,最近两年全球资本最集中的流向,也都去了英伟达、AMD、台积电、博通这样的硬件企业。

而当硬件普及的七七八八后,或者说新技术的发展开始越来越成熟后,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公司会展现出比硬件公司更高的盈利能力,成为新的推动资本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比如微软、亚马逊、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的成功便是有力的证明。

这里我们还要多说一个信息,技术革命在进行的时候,反应在市场需求,或者反应在资本市场,会有先技术后应用,先硬件后软件的规律。但是这并不是说,硬件到头了,软件才会开始发展,而是有很长一段时期,会是硬件和软件同步进行的。关系图大概是下面这样(如图),有点抽象,但是你应该可以看懂,中间交叉的那部分,其实就是软件和硬件共同发展的时期。

此外,科技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往往伴随着泡沫与洗牌。如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2018年中国科技股的调整,都体现了科技行业的高波动性。不过最后,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往往都能重新再站起来,反应在股价上也是如此。

好了,现在让我们把视角再重新回到本轮的AI科技革命上。到这里,我想你大概理解了,为什么我很确信,Deep Seek的出现会是本轮AI科技革命很重要的转折点了。

在此前的几年,AI科技革命是纯粹的硬件时代,美国是主导地区,日韩和中国台湾是追赶地区,中国大陆几乎是不在牌桌上的。

而如今,Deep Seek出现后,它改变了两个东西:

第一个是将原来纯粹的硬件时代,加速到了硬件+软件并行的时代;因为它的出现,降低了企业应用AI的成本和效率,这也必然会加速AI硬件的发展。所以,它等于是直接把时代往前提了两个档次。

第二个是,它把中国大陆拉上了牌桌。

如今能看到的是,在AI应用这个方面,主导国其实还没有出现,而中国因为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有前一轮科技革命留下的历史经验,所以中国在应用层,如果未来发展的好,或许会成为主导国,即便是差一些,也大概率会是个追赶国。

AI科技革命,中国必然在场。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宏观预期和资本市场上行空间,会因此大大提高。

根据高盛预测,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有望在10年内将全球生产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并使全球GDP提高7%。这一预测说明了AI在应用上的巨大潜力。

现在,我们把视角落到着手解决当前问题,中国经济正处于康波周期的萧条阶段,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债务水平高企以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等各种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单纯依靠政府政策,按照原来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走出泥潭一定需要很久。而AI的突破,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它将进一步提升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然后带我们重新走回增长。

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必然会率先出现反应!

结尾

说实话,这段时间我很兴奋,因为我看到了未来的样子。Deep Seek的突破性进展,对中国来说无疑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拉开帷幕的重要标志,这个节点太重要了…

这场科技革命未来会走的很深很远,而今天,它才刚刚开始…我看到了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更好未来的希望。

如果此刻,你对我的这一观点仍然持怀疑态度,还去相信今天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悲观的声音,那么你可能会错失很多机会。记住我今天所说的这些话,未来我们让时间来验证这一切。

悲观者可能短暂正确,乐观者才能在未来赚钱。乐观和悲观,都是基于事实给出的态度….

我想我的态度,你也应该很清楚了,看多中国,做多中国。

我是老丁,朋友们,下期见。

0 阅读:0

老丁是个生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