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研读学习于漪老师的课堂实录,但谈话法并非完美的方法

宁拙说 2024-07-30 21:42:56

到底怎么教语文,多年来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定论。从排版看,高中语文教材每页都空出相当排面,显然是倡导学生批注和短评。可是随便调查都发现,在空白处写上丰富批注的并不多。根据我了解,学生用笔读的方法远没有普遍采用,而教师大量讲的情况却很普遍。平心而论,大多语文课堂仍是低效无效状态。

调查教师会发现,大多教师仍坚持用传统的讲授法,所谓启发式教学因为效果不好而被拒绝。其实是因为启发式教学存在许多误区,才被大家否定。到底怎么启发是很难解答的问题。

不过,无论启发式有什么问题,都不是灌输式成为真理的理由。从语文的特殊性考虑,要培养阅读素养和能力,除了自学没有别的办法。讲的无论多精彩,都只能是知识,无法听出能力。

80年代,于漪老师的课堂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课堂,被称为“谈话法”,围绕课文解读,师生对话。老师问的就是课文里不好理解内涵丰富的地方,学生争抢回答。一般按文本顺序,一一问下去,学生一一解答,从而达成对课文的理解。

我模仿于老师,但无法达到相近的效果。我反思,是自己问的不够智慧,还是学生水平有限。我的问题自然跟于老师有相当差距,但学生的能力和积极性更无法跟于老师的学生相比。

有相同的课文,我完全按于老师的问法上课,但学生回答的效果相去甚远,课堂互动很吃力。

我又反思,是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够吗?我跟学生的关系还是比较亲近,一向也注意相处的态度和方法。在苦思中,我很迷茫。

当时,并没有发现用笔读的方法。其实,只要把问题内含的情感和思维加深,即问题的质量提高,而问题的数量大大减少,让学生把读思写结合,研读就很有成效了。

后来,反复研读课堂实录,发现她的学生虽然很积极,但对文本整体而言,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深度是很不够的。这种比较来自我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是说,她的学生对文本局部的理解很到位,却对整体的体验和思考远不够。特别是,她的学生研读的主动性还是不够的,离不开老师的问。

我感到欣喜的是,我的学生偶尔对文本的发现并不比于老师的学生差,尽管阅读效率无法跟于老师的学生比。诚然,这只是零星的,不过引起我的研究兴趣,为自己探索阅读真谛提供信心。

后来,我终于发现,用笔读才是最深刻的研读,读写结合,才成为成型的方法模式。于老师的对话法是即兴回答,显然有待用笔深入下去。

不过,写什么,怎么写,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