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文化一方面塑造胆小懦弱安分中庸知足无为娱乐至上等性格,另一方面又失去道德力量,难以塑造善良无私宽容正直等性格。
文化劣根肆虐,教育却毫无作为;优秀传统抛弃,教育却麻木不仁:该继承的文化精华被抛弃,该抛弃的文化糟粕却横行无忌。
只要了解孩子,我们就不难知道,孩子坚定地追求道德信仰的并不多,在人欲横流的风气下,把仅有的道德本能抛弃的却很多。
只要调查就不难发现,懂得道德的人生发展意义,享受到道德追求的快乐的孩子实在少之又少。
我是那样注重培养孩子爱的信仰,塑造孩子高尚道德,可每一届,我的班级真正信仰道德的孩子就三五个。他们都是优秀干部,深刻理解道德的意义,但是进入社会我也不能保证他们一定在道德事业上有所作为,一辈子坚守信仰。
他人自私不是自我做人的经验,他人行恶不是自我作恶的理由。社会无论多颓废,都只能是自我的警戒;他人无论怎么邪恶,都只能是自我保护的参照。生命必须有信仰,才能获得发展,赢得幸福。
道德为生命发展提供高瞻远瞩的视角,不断拓展生命疆域,大德才有大为。
为了一己之私,可以损人,可以发财,可以猎取权力,但生命极难对社会做大贡献,有大作为。生命对社会发生两种有益影响,一是具体的贡献,二是道德影响。只有两者统一,你才是真正有作为的人。
有的人冲破道德底线,又肆意违法,却登上欲望的高峰,可对社会只有坏影响,即使客观上对社会有了财富贡献,仍是过眼烟云,令人唾弃,只得陷落于孤家寡人的可悲宿命。
放眼社会,只有坚守崇高道德责任者,才成为杰出人物,甚至成为时代风云人物,对社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
唯有道德才为自我发展提供高远视野,为演绎生命精彩提供广阔舞台;蝇营狗苟者只能打着狭隘的利己小算盘,注定没有大作为。你可以炒股发财,可以投机权力风光一时,但毫无正能量。
钱老之问难道不引人反思么?老一辈科学家文化大师,无不是崇高的道德担当才成就大业,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而人格影响长留人间,成为文化的光辉榜样。唯有大德者才有大作为,这个道理也难懂么?
缺德必受社会排挤,品格堕落铸成可悲命运。无论玩什么,缺失道德信仰,不仅注定没有大作为,而且无法挣脱可悲宿命。就是拥有财富和权力,也只能是财富和权力的奴隶,除了被人们唾弃,沦为孤魂野鬼,还有什么命运呢?
只有执着追求道德信仰,才能立大志,作大为,让生命美丽无比,让宏大的幸福降临。我们渴望,道德的阳光洒满校园,爱的春风吹遍校园,孩子从学校走出去,不仅拥有知识,更怀揣崇高的道德理想。孩子还抑郁么?还愁未来没有大师么?
道德不仅是处世的最高智慧,而且是内心幸福的真谛。道德不是权谋的手段,而是爱的自然追求。爱是以怜悯为源头,以牺牲自我为目标,获得的诗意快乐。
他人不幸社会灾难唤醒怜悯,使生命挣脱一己之私,开辟崭新的心灵天地。在怜悯的鼓舞下牺牲自我奉献他人或社会,就是爱的终点,爱就升华为道德行为。
道德追求是以爱的信仰为动力,也才成就纯洁的幸福。
所以,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于恢复爱的教育,播种道德信仰,教育才迷途知返,为孩子心灵造一座前行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