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很有讲的热情,学生常常沦为课堂的看客。年轻教师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课堂价值观的错误:认定课文里那些知识很有意义,必须讲。
教师并不反思,学生不知道那些知识,到底有什么损害,是对考试,还是对人格塑造有损害。其实,那些知识不知道,并没有什么关系。
教师也不反思,学生知识那些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其实,学生只有独立阅读,知道文本里的知识,才有意义。
学生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感悟的知识叫经验,才能影响生命,获得审美愉悦。可是学生要在研读中生成新经验,即思想,是很难的。只有创设自由广大的研读空间,学生才可能提炼出经验。
要生成新经验,学生必须深入体验文本,并通过写,往往才能凝聚成明确的认知。
因此,学生研读一篇课文,要获得一点新经验,就已经很不容易,哪里还能把文本里那么多的东西都生成新经验呢?
2 学生学不懂,就只能讲
年轻教师往往通过查阅网络资料,借用了别人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里总有学生的阅读任务。可是要把别人的设计变成学生的效益往往并不容易。
一般地讲,网上那些教学设计都有两个问题,一是太琐碎,二是不适合自己的学生。
按别人教学设计,课堂也就很琐碎,其实必须删繁就简。课堂的实际情况是,往往在没有价值的琐碎上下功夫,却在学生的阅读任务执行上打水漂。
高效课有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在关键问题上下功夫,也就是在刀刃上使足力量,往深处挖掘学生的情感,并提炼出新经验。
可是学生往往没有能力执行阅读任务,在关键环节上遇到挫折,教师并不知道怎么引导和点拨学生, 而是马上讲起来。于是只需要很短时间,教师就代替学生执行了任务。
回顾整堂课,学生到底学了什么,生成什么情感和思想,往往很茫然。
3 学生到底学什么,怎么学,并不很了然
由此可知,教师必须下两种深功夫,一是在教学设计时,深入打磨中心任务;二是在课堂上,深入研究学生,跟学生深度合作,形成导与学的默契。
我教一辈子书,有两点一直都还是学生,一是深刻解读文本,二是确立中心任务。文学名篇的解读永远没有止尽,尽管上过多次,从没有雷同,因为有了新的解读。中心任务确实偶尔用过原来的,但在执行中,也没有雷同,学生不同,我也不同了。
在教学设计时,怎么执行任务,学生会受到什么挫折,必须深入琢磨。既要有执行任务的基本步骤,又要有具体的点拨方法。就是很有经验的教师,没有学生在眼前,都是备盲课。即使很了解学生,也只能做出一般性预设。临场到底遇到什么情况,完全无法预料。
然后就是课堂执行任务。这是师生合作过程,既要为学生高度独立研读执行任务创设充足空间,又要在遇到挫折后及时有效地点拨。
越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课堂合作越艰难,师生都要努力磨合,达成默契是彼此努力的成果。
总之,无论是备课还是教学,年轻教师都必须沉静下来,讲什么,怎么讲,都必须谨慎,否则以讲代读,学生沦为课堂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