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道州,自秦设县始,有2200多年的建制史,东邻宁远县,南界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西接灌阳县、全州县,北连双牌县。道县生态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冷杉、福建柏、南方铁杉、苏门羚羊等珍稀动植物,有位列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首的韭菜岭、“湘南第一泉”的湘源温泉等自然景观。道县被评为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龙舟之乡,道县入选湖南省旅游资源重点县,清塘镇纳入湖南省特色旅游小镇名录。是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厚朴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生产调出大县、全国能繁母牛养殖示范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和中国脐橙之乡。

历史沿革
道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舜王时期,舜封弟象于有庳(也作有鼻,原道县江村一带,1965年划归潇水林区管理局。唐以前,于此地建象祠,后废)。春秋、战国时属楚国。
秦嬴政二十六年(前221),王翦平定江南,修都庞之戍,请设营浦县,隶长沙郡,获诏准。城址设潇水、濂溪河汇合处东北岸东门村旁。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零陵郡,营浦县属之。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置营阳郡,营浦为郡治。晋太康元年(280),废营阳郡,其辖地入零陵郡,营浦属之。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分零陵郡,复置营阳郡,营浦为营阳郡治。南朝梁天监十四年(515),改营阳郡为永阳郡,营浦仍为郡治。
隋开皇九年(589),改零陵郡为永州总管府,废永阳郡,并营浦、谢沐二县为永阳县,属永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永州总管府复称零陵郡,永阳县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以零陵郡之营道、永阳二县置营州,设州治于营山下之小坪(今道县清塘乡小坪村)。改永阳县为营道县(原营道县改为唐兴县),迁县治于小坪。次年,改州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3)改名道州(得名于营道山——今紫金山)。贞观十七年,废州入永州,营道属永州。上元二年(675)州复置,统五县,营道属之。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道州江华郡,改县为宏道,迁州、县治于今县治地。乾元元年(758),废郡名,复称道州。五代十国时期,道州仍辖五县,宏道属之。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改宏道县为营道县,改道州为道州江华郡,营道县属之。两宋时期,道州江华郡辖四县:营道、江华、永明、宁远。
元至元十三年(1276),道州置安抚司。十四年改为湖南道州路,置总管府。营道县属湖广行省湖南道道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道州路为道州府,营道为府治。九年,降为州,仍名道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辖三县(宁远、江华、永明)。崇祯十二年(1639),析宁远县新田堡置新田县,并隶道州。
清康熙三年(1664),道州为县级散州。
民国2年9月,改道州为道县,属永州府。民国3年,道县属衡阳道。民国27年,道县属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15日,道县和平解放,属永州专区。1950年5月,属零陵专区。1952年11月,属湘南行政公署。1954年7月,属衡阳专署。1962年10月,属零陵专员公署。1995年11月,属永州市。

行政区划
1949年11月15日,道县和平解放,16日成立道县人民政府。沿袭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全县分5区、1镇、13乡、179保、3049甲。
1950年9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建乡的指示,取消保、甲制,改区、乡(镇)公所为区、乡(镇)人民政府,全县划分9区、1镇、109乡。
1952年6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1951〕民行字第1022号指示和零陵专署〔1952〕民行字第23号令,道县设9区、229乡,道江镇升为区级镇。9月,改9区为11区。各区(镇)所辖如下:

第一区,驻水南(区政府,下同)。辖东门、水南、坝子塘、万家庄、.白泥塘、李家园、白地头、东源、分江头、香花树、雷家洞、七里岗、坪塘、车边、叶家、富塘、高宅、上洞、唐家、芒头寨、华岩、长兴、五洲23个乡。
第二区,驻车头。辖司空岩、车头、社湾、马蹄、斯屋、梅花、修义、理家坪、严家、打鼓坪、六家洞、赤源、小河边、新屋、樟武坊、石下渡、塘于洞、上村、西田、仙田、坦田21个乡。
第三区,驻江村。辖泥累、太平庙、清水、三角湾、五星、上梧江、牟江、新立、进宝、江村、塘底、乌石、访尧、马家、龙华、金滩、瓢累、黄泥望、林家、通夫、麻滩、金竹22个乡。
第四区,驻杨柳塘。辖富头、到江源、桥头、车弄、龙村、大连塘、乐福堂、清塘坪、坦口、杨柳塘、丘塘、塘头洞、庄村、八斗源、杨家铺、石排楼、三屋、石马山18个乡。
第五区,驻下石塘。辖下石塘、会潭、塘头、深田、沙田、洞尾、蒋家岭、山下田、豪福、小伟、白芒洞、大江源、磨枧、鱼田、下坝洞、堡子岭、白竹田、石山脚18个乡。
第六区,驻洪家宅。辖洪家宅、石枧、营乐源、白部洞、午田、莫家、禾塘、祥乐福、小坪、上塘面、久佳、麻元里、清塘、室家、达村、尹家、九里、上汶江、中坪19个乡。
第七区,驻郎龙。辖达头山、洞尾、田广洞、鸭婆井、上渡、四甲、郑家、新车、赤竹源、猫儿山、杨柳塘、小盘、审章塘、祥霖铺、追塘、莲花宅、蒋家、下蒋、胡家、白面下、牛桥21个乡。
第八区,驻四马桥。辖四马桥、郑家、大坪岭、梁木洞、枫木山、岩口、洪塘营、浪石、何家、塘在面、彭家、楠竹坪、猫儿岭、新屋地、插花坪、杨家、滴水营、坳背洞、金狮庵、成家山20个乡。
第九区,驻五福。辖桃子园、青口、何家、庙头、白芒铺、白马渡、桃花井、柑子园、广文铺、五福、野竹福、六福、油湘、绕塘、江口、大坝头、清溪、黄泥石、竹园脚、燕石洞、塘下面、万寿寺、古木洞、熊家、至圣、丁塘26个乡。
第十区,驻金鸡洞。辖后江桥、井塘、银山、松柏塘、下湖洞、加六洲、莲花塘、马家岭、豹岩、金鸡洞、木栅、小塘湖、白泥山、灌田屋、石干、糖榨屋、马江口、大河、光家岭、洲背、长江圩、兴桥22个乡。
第十一区,驻寿雁。辖牛路口、下龙洞、大塘、吴家、大刘家、井头、李家、上湾、下螺海、太家、坪地尾、丙田、社下、唐家、潭福、下莲塘、大爱、寿福、何家19个乡。
道江镇,驻城关。辖民生、城关、解放、东阳坊、民族、濂溪6个居民委员会。

1952年12月,根据省人民政府〔1952〕民行字第792、第4732号令,全县调整为11区、1镇、173乡、6居民委员会。
1955年5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市辖区和县辖区的名称统一按地名称呼,不按数字排列的规定,将原按数字排列的11个区,依次更名为:水南区、车头区、江村区:杨柳塘区、仙子脚区、洪家宅区、祥霖铺区、四马桥区、清溪区、金鸡洞区、乐福堂区,各区所辖不变。
1956年6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撤区并乡、加强乡级组织领导的指示,撤销区建制,全县设1镇、38乡,即:道江镇、李家园乡、七里岗乡、万家庄乡、塘于洞乡、修义乡、车头乡、五里乡、林家乡、上梧江乡、塘底乡、龙村乡、杨柳塘乡、清溪乡、油湘乡、五福乡、小甲乡、灌田屋乡、会潭乡、沙田乡、赤竹源乡、下蒋乡、祥霖铺乡、洪塘营乡、四马桥乡、杨家乡、大坪岭乡、牛路口乡、金鸡洞乡、寿雁乡、唐家乡、洞尾乡、雷家洞乡、桥头乡、下石塘乡、清塘乡、馒头寨乡、午田乡、下追塘乡。

1957年11月,设立道县寿雁镇,辖原寿雁乡寿雁圩、雁峰圩和寿佛圩。
1958年4月,设国营道县月岩林场。5月,设道县铜山岭农场。8月,设国营道县园艺场。
1958年10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设1个镇、11个人民公社、1个农场、242个生产大队、1459个生产小队。

道江镇(县城)。
红旗人民公社,公社管理委员会驻(下同)水南。辖东门、北门、乌家山、东阳、李家园、春秋塘、富塘、曹家、新屋、雷家洞、士塘;白泥塘、土关、宝塔脚、郑家、张家、龙江桥、杜家、莲塘、东源、石门、红花、五洲、上洞、周子岭、华岩、长兴、万家庄、小江口29个生产大队。
车头人民公社,驻车头。辖石下渡、车头、直洲、宜阳洞、社湾、廊洞、打鼓坪、塘于洞、坦田、李家坪、马蹄、樟武坊、胡家、修义、西田、赤源、斜皮渡、梅花18个生产大队。
幸福人民公社,驻五里。辖福禄、林家、塘底、进宝、高枧、坪累、金滩、唐家、丰木山、水岱、双夫、牟江、新田铺、新立、珍珠、访尧、何家、五里、乌石19个生产大队。
先进人民公社,驻杨柳塘。辖杨柳塘、杨家铺、腊树坪、庄村、三桂、桥头、麻地坪、丘塘、坦口、和平、狮子山、清塘坪、大莲塘、车龙、富头、乐福堂、龙村、中村坊、八斗源19个生产大队。
五星人民公社,驻仙子脚。辖下源、仙子脚、蒋家岭、烟竹坪、白土塘、沙田、大伟、龙家、磨枧、平岗、会潭、鱼田、烈马、存富、洞尾、黄田岗、红安岭17个生产大队。
五一人民公社,驻洪家宅。辖洪家宅、营乐源、中坪、小坪、九里、清塘、狮子岭、石枧、白部洞、达村、上塘面、久佳、陈熊、午田、麻元里、下汶、新屋17个生产大队。
超美人民公社,驻祥霖铺。辖郎龙、久佳山、祥霖铺、上渡、银山、小盘、莲花塘、杨柳塘、龙门洲、下追塘、审章塘、牛桥、占甲、分江头、胡家、赤竹源、秀水洞、新车、龙眼塘、三十弓、岑江渡、郑家、下蒋、立福洞、田广洞25个生产大队。
东风人民公社,驻四马桥。辖成家山、四马桥、华山、新家屋、梁木洞、彭家、周塘营、岩口、杨家、金狮庵、滴水营、何家、插花坪、水口山、楠竹坪、塘在面、浪石、枫木山、横岭、立口洞、洪塘营21个生产大队。
八一人民公社,驻清溪。辖万家庄、唐家、五福、桃花井、白芒铺、野竹福、绕塘、广文铺、南冲、老屋、塘下洞、竹园脚、海龙、军民车、脉地、洲子上、油湘、江口、桐子坪、青口、鸭子坪、白马渡、古木洞、武家滩、善祥、柑子园26个生产大队。
卫星人民公社,驻蚣坝圩。辖玉田、莲花塘、沙子河、加六洲、井塘、黄家、马家岭、洲子山、后江桥、下湖洞、长江圩、光家岭、红家垒、松柏塘、陀仂复、刘家神、小甲、西源、精华、邓家、吴家、潘家、许家、大河、金星、五星、豹岩、叶子山、夏柳、洲背、糖榨屋31个生产大队。
曙光人民公社,驻寿雁圩。辖排楼屋、寿雁、水源头、太家、安村、牛路口、白芒、芽洞、丙田、大刘、汪家、下龙洞、上湾、深田、下螺海、豪福、吴家、大爱、唐家、万家20个生产大队。
国营农场,驻白地头。辖白地头、阳乐田、唐家、馒头寨4个生产大队。

1959年4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人民公社名称以地名命名的通知》精神,保留车头人民公社名称,红旗人民公社改名上关人民公社,幸福人民公社改名江村人民公社,先进人民公社改名桥头人民公社,五星人民公社改名仙子脚人民公社,五一人民公社改名月岩人民公社,超美人民公社改名祥霖铺人民公社,东风人民公社改名四马桥人民公社,八一人民公社改名清溪人民公社,卫星人民公社改名蚣坝人民公社,曙光人民公社改名寿雁人民公社。
1960年7月,道江镇改为道江人民公社。
1961年5月,将全县11个人民公社(道江人民公社除外)改为40个人民公社。7月,设11个区,40个公社。国营道县园艺场划归国营道县农场管理,改名国营道县农场柑桔苗圃。年末,全县划分为11个区、41个人民公社、733个生产大队、5831个生产小队。
1962年10月,设立寿雁镇。11月,改道江人民公社为道江镇。

1963年3月,国营道县农场柑桔苗圃改为县柑桔示范场;国营道县农场、农科所改为国营道县良种示范繁殖场。4月,设道县大塘湖农场。6月,设国营道县桥头林场。
1964年3月,国营道县农场改为道县营江人民公社;农科所仍为国营良种示范场。4月,国营道县农场大坪铺分场调整为国营大坪铺农场。9月,车头人民公社打鼓坪林场改为国营道县打鼓坪林场,划车头人民公社的打鼓坪、东河源、单江、西河源、小南头5个生产大队、35个生产小队归打鼓坪林场管辖。
1965年3月,改国营道县大坪铺农场为道县棉花试验站。同月,道县划出部分地区归潇水林区管理局管辖。年末,全县辖10区、2镇、37个公社、689个大队、5190个生产队。
1968年10月,经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撤销区级建制,撤销寿雁镇和青口、杨柳塘人民公社,设1镇(道江镇)、35个公社(511个大队、3679个生产队),即上关、东门、富塘、万家庄、车头、梅花、理家坪、桥头、乐福堂、红岩、会潭、沙田、清塘、油湘、柑子园、蚣坝、兴桥、小甲、午田、久佳、祥霖铺、岑江渡、审章塘、下蒋、新车、四马桥、杨家、洪塘营、大坪岭、清溪、白芒铺、寿雁、牛路口、唐家、营江。
1969年11月,经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恢复区级建制,全县设8区、1镇、35个人民公社、511个大队、3633个生产队。
1983年9月,改红岩区、红岩公社为仙子脚区、仙子脚公社。11月,恢复青口公社(属清溪区管辖),划清溪公社庙头、青口、倒水洞、古木洞、大坪地、宜山坪、大阳7个大队,东门公社宜江口、雷家洞2个大队和梅花公社唐家山、樟武坊、申尾3个大队,归青口公社管辖。
1984年4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政社分开,建立乡级政府的通知》,以社建乡、大队建行政村、生产队建村民小组,全县建立35个乡、550个村、4035个村民小组。9月,根据湘政办〔1984〕283、344号文件,撤销道县大坪岭、洪塘营乡,建立横岭、洪塘营瑶族乡;撤销道县寿雁、仙子脚乡,建立寿雁、仙子脚镇。年底,全县设8个区、3个镇、33个乡、541个村民委员会(含居民委员会)、4301个村民小组(含居民小组)。

1986年1月,根据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文件精神,建立道县井塘瑶族乡(属蚣坝镇管辖),划蚣坝乡鲁草坪、福六田、井塘、马江口会、桃花井、加六洲、沙子河7个村、84个村民小组归井塘瑶族乡。至1989年,全县共有8个区、3个镇(1个区级镇,2个乡级镇)、34个乡(3个瑶族乡)、2个国营林场、550个行政村、4369个村民小组、9个居民委员会、47个居民小组。1991年,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转发民政厅〈关于道县建立审章塘瑶族乡的批复〉的通知》,建立审章塘瑶族乡;1991年9月,撤销城关村,增设北门居民委员会;1993年2月,撤销民生村民委员会,设立民生居民委员会;1993年2月,撤销濂溪村民委员会,建立濂溪居民委员会。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根据道政函〔1995〕2号《关于撤销祥霖铺等六个乡设立祥霖铺等六个镇的通知》、零署函〔1995〕10号《关于道县撤区并乡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道常发〔1995]07号《道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道人民政府〈关于将清溪乡改建为白马渡镇的议案〉》、零署函〔1995]19号《关于道县清溪等四个乡撤乡建镇的批复》的文件精神,将祥霖铺、清塘、四马桥、蚣坝、清溪、梅花6个乡撤乡建镇。年底,全县设9个镇、14个乡(民族乡4个)、22个居民委员会、564个村民委员会。1998年,撤销荷叶塘、石厨头、东坊、小江口4个村民委员会,成立荷叶塘、石厨头、东坊、小江口4个居民委员会。

至2003年底,县、镇、乡区划沿袭未变。全县共有9个镇、14个乡(含4个瑶族乡)、2个林场、1个农场、12个居民委员会、564个村民委员会、4565个村民小组、94个居民小组。
2010年,撤销道江镇,设立濂溪、西洲2个街道。撤销柑子园乡,成立柑子园镇。
2013年,撤销桥头乡,设立桥头镇;撤销东门乡,设立东门街道;撤销营江乡,设立营江街道。9月,万家庄和富塘撤乡设街道。
2015年11月,撤销井塘瑶族乡,并入审章塘瑶族乡;撤销新车镇,原新车镇的新车、八家、桐溪尾、土岗、高坝洞、秀水洞、三十工、洞尾、高坡洞、猫儿山、雷洞、祥乐福、龙眼塘、百丈洞、上车洞、莫家湾、藕塘等17个村划归祥霖铺镇。原新车镇的上汶、下汶、新屋、蒋家洞、麻元里、午田、寺下、石坝头、坝背等9个村划归营江街道;原新车镇的新茶村、塘下村2个村划归万家庄街道。

2022年1月,撤销乐福堂乡,设立乐福堂镇。
2023年道县辖7个街道、12个镇、3个乡:濂溪街道、西洲街道、上关街道、营江街道、东门街道、富塘街道、万家庄街道梅花镇、寿雁镇、仙子脚镇、清塘镇、祥霖铺镇、蚣坝镇、四马桥镇、白马渡镇、柑子园镇、白芒铺镇、桥头镇、乐福堂镇、审章塘瑶族乡、横岭瑶族乡、洪塘营瑶族乡,另辖:道县大坪铺农场。
现辖7个街道、11个镇、4个乡,369个行政村(社区),面积2447.8平方公里,人口83万。
大美湖南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