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地处湖南最南端的南岭北麓、潇水源头,地接两广、三省通衢,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县,位于南岭瑶族集中聚居区中心位置,被誉为“神州瑶都”。

历史沿革
江华之地春秋战国属楚,西汉前期(公元前206~前112)属长沙国,置“周都尉别军”。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征服南越之后,始托境内冯水之名置冯乘县,隶苍梧郡,属交趾刺史部。
东汉(25~220)隶苍梧郡,属交州。
三国(220~280)地入东吴,隶临贺郡,属广州。
西晋(281~316)隶临贺郡,属广州。东晋(317~420)康帝前隶营阳郡,属荆州,穆帝后属湘州。
南朝(420~589)宋(420~479),隶临庆国,属广州(武帝永初三年属湘州)。
齐、梁、陈(479~589)隶临贺郡,属湘州。

隋(589~618)隶零陵郡,属荆州。恭帝义宁二年(618)萧铣踞巴陵称帝,国号梁,冯乘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隶营州。贞观八年(634)隶道州,十七年道州废,隶永州,属江南西道。唐睿宗文明元年(684)江华改名云溪。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江华,隶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道州为道州江华郡,江华隶之。昭宗乾宁二年(895)属武安军节度使。
五代(907~960)后梁马殷据湖南,国号楚,江华属楚。后唐、后晋、反汉均属楚。后周(951~960)属南汉武安节度使。
宋(960~1275)隶道州江华郡,属荆湖南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隶道州路,属湖广行省。
明洪武初年改道州路为道州府,江华隶之。九年(1376)降道州府为道州,江华隶永州府,属湖广布政使司。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陷永州,改称西府,派童佐圣知江华。
清顺治四年(1647)李自成部将郝永忠驻守江华,拥南明桂王抗清。顺治六年江华始入清版图,隶永州府,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康熙十六年(1677)吴三桂称帝,国号周,江华属之。二十年(1681)周灭,江华仍隶永州府,属湖南布政使司。雍正二年至清末民国初(1724~1913)江华隶永州府。
民国3年(1914)隶衡阳道,属湖南省。民国26~38年(1937~1949)隶属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5日江华和平解放,11月22日成立江华县人民政府,隶属湖南省永州专区(后改零陵专区)专员公署。1953年改隶湘南行政公署。1954年湘南行政公署改设为衡阳、郴县(后改郴州)两个专署,江华属衡阳专署。1962年恢复零陵专区,1979年后专区改称地区,江华瑶族自治县隶属零陵地区。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隶属永州市至今。

行政区划
1949年11月,人民政权建立时,全县划为4个区。第一区辖沱江镇、风云乡,区公所驻城内;第二区辖华鹿乡、西河乡,区公所驻竹园寨;第三区辖苍梧乡、秦山乡、岭东乡,区公所驻大圩;第四区辖东河乡、锦田乡,区公所驻水口。1950年,设6区、1镇、69乡。
一区:区公所驻地沱江,辖13乡。即百家尾、山口铺、护竹、茅坪铺、桥头铺、蒋家塘、竹园寨、小洛坪、马鹿洞、界牌、源田塘、下军田、贝芝头。
二区:区公所驻地大路铺,辖12乡。即大路铺、花地湾、岩下、桥头铺、虾塘、八洞、新铺、连山、白牛山、茶园、牛山、沱岭。
三区:区公所驻地涛圩,辖13乡。即涛圩、汇宁、罗家寨、木源、中洞、河路口、蟠龙、白芒营、车下、大石桥、拔石、小贝、岩口铺。
四区:区公所驻地大圩,辖10乡。即大圩、竹舍、军田、兴仁、莲花、大布、桥头、小圩、塘肚、城秀。
五区:区公所驻地水口,辖12乡。即务江、花江、蒋家河、水口、贝江、高浪、小鲁桂、黄沙、大枫坳、濠江、桐冲口、枫木口。
六区:区公所驻地码市,辖9乡。即梅子、码市、三河、沉田、竹市、辇江、大锡、桥陂、大塘。
城关镇:镇公所驻地沱江。

1952年6月设10区1镇169乡,8月划乡为187。1953年11月调整区乡,全县设10区1镇170乡。1955年11月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设6区97乡。
1956年撤区并乡,全县设20乡、1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废除村建置,全县设9个人民公社78个生产大队。即沱江人民公社,公社驻地沱江,辖9个大队;大路铺人民公社,公社驻地大路铺,辖8个大队;白芒营人民公社,公社驻地白芒营,辖10个大队;河路口人民公社,公社驻地涛圩,辖12个大队;大圩人民公社,公社驻地大圩,辖8个大队;水口人民公社,公社驻地水口,辖8个大队;花江人民公社,公社驻地花江,辖6个大队;濠江人民公社,公社驻地濠江,辖7个大队;码市人民公社,公社驻地码市,辖10个大队。1961年调整为26个人民公社,7月又调整为8区2镇37个人民公社438个生产大队。
1967年再次调整人民公社行政区划,全县共8区39个人民公社,438个大队。

沱江区:长征人民公社11个大队:顾院、茫海州、六子石、双洞、阳华田、白泉、四联、百家尾、班田、大鹿冲、茅坪。
鲤鱼井人民公社11个大队:沱岭、五七、胡猪口、塘下洞、德桥河、大山寨、鲤鱼井、架枧田、山口铺、王家、白竹塘。
竹园寨人民公社13个大队:立新、竹园寨、梁木桥、栋青、小洛坪、莲花地、星桥、下村、荷花田、马鹿洞、白李、云梯山、塘头坪。
东田人民公社17个大队:崩塘、赴马营、社家湾、周家寨、鹧鸪坝、东方红、水东、排楼、茶园、下茶园、永红、聂家寨、双石桥、东田、的口塘、团结、泥井。
大路铺区:
大路铺人民公社11个大队:断石桥、香花井、大路铺、美井、洞尾、石下、八百尾、仙石、花地湾、粟米塘、水晶深。
桥市人民公社17个大队:桥市、源头井、庙湾、深塘尾、塘湾、塘背、塘家源、北冲、南冲、石龙、仙石岩、猴山、和平、大鱼塘、上木源、日光、镇中营。
红光人民公社11个大队:连城、星明、上门、下王、下门、鹅塘、八洞、黑山口、高代冲、红光、牛角湾。
邓家湾人民公社11个大队:高家湾、香山营、启家田、神岗、白浪下、邓家湾、新铺、老村、兰下、大斗、五洞。

白芒营区:
白芒营人民公社23个大队:白芒营、平泽、上马石、新村、五庵岭、隔河、联合、红山、老社湾、新社湾、东塘、石角岭、角塘、黄坭江、云田、斗岗、西岗、上中、大山脚、牛趾窝、石碧塘、鱼苟湾、车下。
白牛山人民公社9个大队:珠郎塘、罗山井、二坝、瓮水、白牛山、连山脚、塘车、大塘背、拔岗。
小贝人民公社12个大队:小贝、翼马塘、齐心、塔干背、白饭洞、羊头山、草坪、上岗、拔石、尖山、秦岩、光明。
岩口铺人民公社7个大队:岩口铺、沙井、东风、万山红、花地湾、卫东、跃进。
涛圩区:
涛圩人民公社14个大队:涛圩、石晒、水头、龙山、上营、三门寨、小尖山、杉木根、邓家寨、罗家寨、大塘、白竹塘、大山口、新寨。
上游人民公社10个大队:上游、来富、集力干、石头寨、山背、大路铺、西水、旦久、新木泽、栎湾。
中洞人民公社16个大队:九工岭、红岩、焦源、牛尾背、河井、大莲塘、东辽、大竹坪、洞尾、立下源、龙眼田、源口、金竹冲、洪水冲、沉田、岭头寨。
大石桥人民公社10个大队:大石桥、大祖脚、井头湾、蒲塘、油渡、寨背洞、立口、安家、何家塘、茶园。河路口人民公社19个大队:河路口、船岭脚、白草云、尖山、腊面山、倒水湾、大岗头、新铺、布里坪、白沙塘、琶岗头、牛路、秀鱼塘、林家、财塘、老车、招礼、岭脚、杉木源。

大圩区:
大圩人民公社25个大队:大圩、沟边、竹舍、士林、大村、莲花、汉洞、紫岩、东冲、庙冲、聂家、团结、大布、社背、紫落、木源景、黄庭、苏里、兴仁、文海、毛里、文明、宝镜、西岭、源头。
小圩人民公社26个大队:小圩、荆村、开源、沙柳、田边、黄鹿、联村、塘肚、贝家、眉溪、矮岩、寨脚、大中、车田、上大、何湾、金田、新寨、大石、老屋、三门、枫源、清塘、茅坪、李家、大坪。
桥头人民公社10个大队:练江、十字、青山口、桥头、陈家、绣球、竹才、深冲、牛塘营、茶花源。
新圩人民公社13个大队:新圩、幸福、寨脚、三合、草皇、和平、小漕、山甲口、大塘、秧地、军田、尤岩、高寨。
两岔河人民公社11个大队:峻山、焦叶、灯草、横江、水子、高歧、平安、廖家、三卡、苗竹、楠竹。
水口区:
高滩人民公社7个大队:高滩、大车洞、山门、山马、文亮、金源、得贵。
花江洞人民公社5个大队:牛角、群丰、石田、秀马、齐共。
务江人民公社10个大队:龙虎、漕滩、小朋、务江、天竹、两岔、腾冲、胡青、涔天河、东水营。
花江人民公社6个大队:大田、水口寨、黄石、新庆、小河、新朋。
湘江人民公社10个大队:湘江、桐冲口、坪冲口、樟木口、腊竹岭、中央河、欧茅坪、田冲、庙子源、中央冲。
贝江区:
贝江人民公社4个大队:贝江、向新、合新、大田。
濠江人民公社8个大队:濠江、茅坪、杉木口、上梅口、黄沙、苗竹、洋涓、天堂。
小鲁桂人民公社12个大队:黄楠、黄楠口、桐安、天堂、枫木、未竹口、未竹冲、张家洞、冷水、马井、上塘、磨刀。
凌江人民公社3个大队:中心、田坪、鱼晒。
码市区:
码市人民公社15个大队:码市、咸佳、水口、刘家、邬陂、辇江、下湾、大柳、沉田、邬龙、大龙、锦陂、朝阳、所城、后塘。
竹市人民公社6个大队:竹市、瓦窑、横江、竹平、饭滩、麻石。
中河人民公社8个大队:大塘、龙湾、上坝、仁兴、玉丰、金田、黎明、大寨。
大锡人民公社10个大队:山冲、明星、小锡、新安、大中、龙安、林木、茅坪、高梁、竹安。
新铺人民公社8个大队:田沟、船渡、荆竹、香楠、民主、梅子、班竹、新田埂。
黄石人民公社12个大队:黄石、军桥、大新、芙蓉、安马、白石、大塘、瓦城、安宁、小江、杉木、田蹬。
沱江镇人民公社3个大队4个居委会:永红、红星、新华;一居委会、二居委会、三居委会、四居委会。

城关镇人民公社3个大队1个居委会:泮水、暗冲、水源;水口街居委会。
1984年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恢复区、乡建置。全县为8区2镇38个乡。原生产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原生产队称村民小组。
1985年沱江镇改称城关镇,原城关镇改称水口镇。另置码市、白芒营、涛圩、河路口4个乡级镇,全县8区2镇38乡(镇)。

1989年,省府将1955年划给永明(今江永)的桥头铺、界牌、大干3个乡(镇)仍划归江华。全县共设8区2镇41乡(镇)497个村民委员会3578个村民小组、18个居委会、67个居民组。
1990年7月,撤销沱江乡;是年底,全县设8区2镇、40个乡(镇)1个林业采育场、497个村民委员会、3578个村民小组,18个居民委员会、72个居民小组。沱江区:东田乡、鲤鱼井乡、竹元寨乡。大路铺区:大路铺乡、桥市乡、黑山口乡、邓家湾乡。白芒营区:白芒营镇、岩口铺乡、小贝乡、白牛山乡。涛圩区:涛圩镇、河路口镇、上游乡、中洞乡、大石桥乡。大圩区:大圩乡、鲤鱼塘乡、小圩乡、桥铺乡、清塘壮族乡、两岔河乡。水口区:高滩乡、湘江乡、务江乡、花江乡、花江洞乡。贝江区:贝江乡、未竹口乡、濠江乡、凌江乡。码市区:码市镇、黄石乡、竹市乡、中河乡、新铺乡、大锡乡。沱江镇、水口镇、采育场、界牌乡、桥头铺镇、大干乡。
1994年9月大圩乡、小圩乡撤销,建立大圩镇、小圩镇。

1995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通知》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农村精减放权,撤区并乡建镇工作的意见》,结合全县实际,开始撒区并乡建镇,同年10月整个工作结束。大干乡并入桥头铺镇;竹元寨乡、鲤鱼井乡并入沱江镇;黑山口乡、邓家湾乡、大路铺乡撤销,建立大路铺镇;东田乡撤销,建立东田镇;岩口铺乡、小贝乡、白牛乡并入白芒营镇;中洞乡并入大石桥乡;上游乡并入涛圩镇;桥铺乡并入小圩镇;鲤鱼塘乡并入大圩镇;高滩乡并入水口镇;花江洞乡并入花江乡;濠江乡、凌江乡并人贝江乡;竹市乡、中河乡、黄石乡、新铺乡并入码市镇;界牌乡、东田镇、桥市乡、河路口镇、两岔河乡、务江乡、湘江乡、未竹口乡、大锡乡和清塘壮族乡保持原有行政区划不变。全县辖11个镇、11个乡、1个采育场,497个村民委员会、20个居民委员会。
1997年10月经县人民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同意清塘乡李家村行政村分设为李家行政村和观音山行政村。1998年3月经县人民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大石桥乡大石桥行政村分设大石桥行政村和杨家木园行政村。
2002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办发[2000]23号)《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湘办发[2001]17号)《关于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县城沱江镇全面启动社区建设,将沱江镇原管辖的7个居委会,调整划分为4个社区,即豸山社区、春晓社区、阳华社区、萌渚社区。
2003年全县设11个镇、11个乡、1个采育场,499个村委会、3588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13个居民委员会计72个居民小组。
2005年全县辖11个镇11个乡1个国有林业采育场,499个村民委员会,3577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21个居民委员会,76个居民小组,瑶、汉、壮、苗、侗等24个民族和睦相处。
2015年,原花江乡的齐共村,原小圩镇的小圩、荆村、车田、金田、新寨、大坪、寨脚、沙柳、上大、湄溪、陈家、绣球、联村、竹材、牛塘营、桥头、山门口、老屋、练江、十字、青山口、深冲、茶花园23个村和小圩居委会,原清塘壮族乡的中大、矮岩、蒙家、黄绿、李家、贝家、清塘、开源、田边9个村合并,设立小圩壮族乡。
原东田镇、原务江乡与原花江乡的新朋、晓河、新庆、黄石、水口寨、大田、牛角、群丰、石田、秀马10个村合并设立涔天河镇。原水口镇、原贝江乡,原小圩镇的河湾、塘肚、枫源、大石、茅坪5个村,原清塘壮族乡的东陂、浮海、观音山3个村合并设立水口镇。原桥头铺镇、沱江镇,江华国有林场代管的东水源村合并设立沱江镇。
江华国有林场代管的小边河、麻石、两河口、田墱、安马、大龙等6个村划入码市镇。江华国有林场代管的芙蓉村划入大锡乡。江华国有林场代管的枫木坪村划入涛圩镇;江华国有林场代管的杉木源村划入河路口镇。
两岔河乡和大圩镇合并设立大圩镇。
2024年江华瑶族自治县下辖9个镇沱江镇、大路铺镇、白芒营镇、涛圩镇、河路口镇、大圩镇、水口镇、码市镇、涔天河镇)、7个乡(界牌乡、桥市乡、大石桥乡、湘江乡、蔚竹口乡、大锡乡、小圩壮族乡)。
现在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53.41万人,其中瑶族人口占比70%。
大美湖南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