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麻阳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大坎看历史 2025-02-20 15:46:45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部。东与辰溪县相连,西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交界,南与鹤城区、芷江侗族自治县接壤,北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泸溪县毗邻。麻阳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滕代远同志的家乡,享有“世界长寿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冰糖橙之都”“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中国康养百强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县”等美誉。

历史沿革

秦为黔中郡地。汉,属沅陵、辰阳县地,隶武陵郡。西晋,属沅陵、镡城县地。东晋,属沅陵、舞阳县地。南北朝时,宋,属沅陵、辰阳县地;齐,因之;梁,属沅陵、建昌县地;陈天嘉三年(562),于麻口置麻阳成。隋,属沅陵、辰溪县地。

唐武德三年(620),析沅陵、辰溪县地始置麻阳县,隶辰州;垂拱二年(686),析置富州(治今高村),因“逼于苗”,裁撤,而置锦州(治今八里桥);次年,析置招谕县(治今栗坪乡张家坳)、卢阳县(治今八里桥),同隶锦州;四年(688),又析置龙门县(治今轻土),寻废。五代,藩镇割据,县为苗族首领占据。宋初,麻阳县重新纳入中央版藉。太平兴国七年(982)复招谕县。熙宁六年(1073)城锦州改隶沅州;八年(1075),锦州废为砦,其“人户及招谕县一并入麻”,治移锦和,隶沅州。元,隶沅州路。

明洪武十四年(1381),编籍39里;二十四年(1391),并为24里;后因朝廷多次派兵镇压苗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与贵州毗连的西部地区,人烟稀少。永乐元年(1403),析绝户之田为平清偏镇辰沅6卫屯田,麻阳仅存7里,隶沅州,属辰州府。清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麻阳县隶沅州府。民国2年(1913)隶辰沅道;11年废道,直隶于省;24年7月1日,设湘西绥靖处,麻阳县隶芷麻黔晃行政督察处;25年改隶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7年12月,湖南省设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麻阳县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9年2月27日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省人民政府成立湘西行政公署,下设沅陵、会同、永顺3个专署,麻阳县隶沅陵专署;1952年8月隶芷江专署;12月,芷江专署改称黔阳专署,麻阳县隶黔阳专署。1981年6月隶怀化行政公署。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麻阳县,设麻阳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与隶属关系不变。1997年,随地改市而属怀化市。

行政区划

1950年4月,划分为5个区,区人民政府分别驻锦和、文昌阁(后迁尧市)、岩门、高村、吕家坪(后迁兰里)。8月,增六区,始驻大桥江,后迁江口。区下设107个农会。

1952年,调整区划,增七区(驻郭公坪)和高村镇(驻衙门弄),全县7个区1个镇。1953年,建立乡政权,七区并入一区,全县6个区107个乡4个镇(高村、锦和、兰里、吕家坪)。其中高村镇为区级镇。

1955年5月,,区冠地名,即锦和、尧市、岩门、高村、兰里、江口区。

1956年3月,怀化县的桐古垄、垄田、枫木潭3乡620户2537人划入,分别隶高村、江口区。7月,撤区并乡,114乡镇合并为23乡2镇。

拖冲乡:驻拖冲,含原大酉、大王、桥冲、拖冲、晃坳(今黄坳)5乡。

尧市乡:驻尧市,含原马山潭、尧市、小江、马江口、大溪5乡和大垄乡的罗洞。

文昌阁乡:驻文昌阁,含原石网坪、文昌阁、雷狮坪、祖冲4乡和大垄乡的大部分地。

郭公坪乡:驻郭公坪,含原米家坪、江家溪、官洞、夸里、杜壤、郭公坪6乡及米沙乡的一部分地。

蒿菜坪乡:始驻八里桥,后迁小坡,含原小坡、蒿菜坪、溪口3乡及米沙、岩口山乡的一部分地。

锦和乡:驻锦和,含原梁家村、官村、楠木村、姚家庄、尚坪村5乡。

长潭乡:驻长潭、含原长潭、铁里冲、新场、老山4乡、岩口山乡的大部分地及舒家湾乡的碰溪、关家坡、宣木寨。

大桥江乡:驻大桥江,含原大桥江、石龙溪、杨柳坡、豪侠坪4乡。

江口乡:驻江口、含原江口、鸦溪、石眼潭、牛潭、陈家湾、黄溪、齐天坪、枫木潭8乡。

舒家村乡:驻舒家村,含原狮子湾、破敌书、舒家村、丁家村4乡。

隆家堡乡:驻隆家堡,含原隆家堡、程禾溪、步云坪3乡及毛冲乡的三角坳、绞车梁、簸箕田、冲天垄。

谭家寨乡:驻谭家寨,含原谭家寨、楠木桥、乌林溪3乡、白泥田乡的吴公桥、青林及舒家湾乡的大部分地。

岩门乡:驻岩门,含原建设、大路、黄桑冲、民主、大民5乡、毛冲乡的大部分地、白泥田乡的大部分地。

石羊哨乡:驻石羊哨中街,含原石羊哨、峦潭、岩落寨、黄土溪4乡。

兰村乡:驻兰村,含原椒林、兰村、垄田、桐古垄4乡。

高村乡:驻高村,(1956年11月迁逢爷),含原逢爷、漫水、通溪、车头4乡及羊股脑乡的马南、双岔口乡的大古脑、代子田。

板栗树乡:驻板栗树,含原板栗树、地亭溪、大辽、大溪口4乡。

谷达坡乡:驻谷达坡,含原白羊、竿子溪、苦梨寨3乡及双岔口乡的大部分地。

王家坪乡:始驻高村,后迁袁郊、绿溪口,含原陶伊、枫木林、绿溪口、水漫溪、栗坪、招谕6乡、大木乡的炭山溪、大溪桥及羊股脑乡的大部分地。

和平溪乡:驻和平溪(原名阿弥溪),含原麻伊、大木、朱木山3乡、上进乡的大部分地、河洛乡的三斗田、珠宝寨。

兰里乡:驻兰里,含原兰里镇与塘里、新营、所住、岩寨4乡、上进乡的下岔。

吕家坪乡:驻吕家坪,含原吕家坪镇与燕溪、黄桑、勒溪、岩湾、山跃、亲爱6乡、河洛乡的大部分地。

九曲湾乡:驻九曲湾,含原桐木、茶溪、姚潭3乡。锦和镇、高村镇:沿旧。

1958年10月,废乡镇,成立8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简称公社)114个生产大队(简称大队)。

1959年1月,吕家坪公社并入兰里公社。1960年1月,成立高村城镇人民公社,并划出高村公社的工商、高村大队,归其管辖。

1961年3月,调整人民公社体制和规模,全县改设为25个公社(含高村城镇和锦和城镇两个公社)。

拖冲公社,驻拖冲,辖10个大队:大王、旋涡、大禾塘、大酉、保洞溪、桥冲、保家岭、长坪、黄坳、拖冲。

尧市公社,驻尧市,辖13个大队:马山潭、沟水溪、莫家坪、大溪、堆子丘、土洞、蒲罗坪、马江口、小江、高洲坪、大坪、柑子坪、尧市。

文昌阁公社,驻文昌阁,辖15个大队:官塘、皮林、王后冲、新寨坪、雷狮坪、祖冲、惠家坊、张禾冲、坳头坪、黄土坡、西皮溪、罗家冲、三坪、棕树园(后增设)、瓦窑冲。

郭公坪公社,驻郭公坪,辖16个大队:潞水、杜壤(今杜庄)、江家溪、溪口、河里、米沙、冯家垄、岩冬寨、喇叭溪、小坡、野鸡坪、岩大门、官洞、爆木山、郭公坪、新华。

锦和公社,驻锦和,辖17个大队:桐油坡、梁家村、黄土田、柑子园、河湾、楠木村、瓮蓬冲、十八岩、兰家坪、冷水坪、白岩坪、官村、岩口山、尚坪村、大湾、官庄、姚家庄。

长潭公社,驻长潭,辖11个大队:轻土、长潭、碰溪、老山、下角村、鱼尾、楠村、长潭溪、碰溪园、杨柳坪、新场。

舒家村公社,驻舒家村,辖9个大队:长坡山、破敌书、老井冲、张公坡、狮子湾、丁家村、桐坡、红东潭、舒家村。

大桥江公社,驻大桥江,辖7个大队:西冲湾、豪侠坪、石龙溪、洞塘溪、杨柳坡、盘田、毛坪。

江口公社,驻江口,辖17个大队:羊合垄、石眼潭、黄泥溪、陈家湾、田家湾、库边、公馆、浪山溪、鸦溪、老坪山、老屋冲、大禾田、骆子村、枫木潭、皂泥溪、大斗林、江口。

隆家堡公社,驻隆家堡,辖11个大队:三角坳、步云坪、木架洲、勾坳、黄溪、蛮溪、塘斗山、黄坡、房家庄、程禾溪、隆家堡。

石羊哨公社,驻石羊哨(1970年5月迁栗坳)辖14个大队:太平头、红旗(洞溪)、李家、浮桥现(1970年被黄土溪水库水淹没)、通达林、松溪坪、三街(被水淹没)、新田(遮田)、峦潭、跃马寨、新溪、谭公冲、岩落寨、乌油房(被水淹没)。

岩门公社,驻岩门,辖17个大队:杉木溪、芦草田、团山、新坪、毛冲、岩田坡、黄桑冲、建设、白泥田、双冲、桐子凉、大民坡(今玳瑁坡)、杨家湾、高公冲、凉亭坡、平原、大路坳。

谭家寨公社,驻谭家寨,辖12个大队:宋家湾、吴公桥、弄里、禾塘头、黄岔、楠木桥、咸池坳、梅场、竹子坳、跃坪、乌林溪、亭子坪。

兰村公社,驻兰村(1975年12月迁垄田溪),辖11个大队:岩坳、岩山岔、大池、兰村、垄田、桐古垄、大林、泥溪垄、龙盘、望远、大坳。

高村公社,驻逢爷(1988年迁高龙),辖12个大队:五一、五二、五三、大垄冲、漫水、马南、通溪、车头、龙池、大塘、大栗林、帽子坡。

板栗树公社,驻板栗树,辖15个大队:麻里坪、武岩、地亭溪、楠木底、新寨、冲天垄、明士坳、枣子喇、凉子上、大辽、大溪口、段家脑、盐井、三角田、板栗树。

谷达坡公社,驻谷达坡、辖12个大队:兴隆湾、双岔口、岩屋冲、土潭、竿子溪、火马坪、苦梨寨、细路坪、段家、长田、云盘、谷达坡。

栗坪公社,驻三家村,辖8个大队:黄莲冲、三家村、胡家、仓屋、庙坳、中寨坪、坡顶田、栗坪。

绿溪口公社,驻绿溪口,辖14个大队:磨刀岩、羊股脑、陶一、陶二、陶三、袁郊、.枫木林、大比田、火马坳、水漫溪、王家坪、鱼子溪、岩角坪、绿溪口。

兰里公社,驻兰里,辖21个大队:花园、塘里、新营、锦江、兰里、黄岩溪、高坪、道洞、野人塘、所住、栗木、兰新、贤塘、海燕、瓦窑田、岩寨、仓冲、雄山、大华坪、江坪、横喇。

和平溪公社,驻上进(1972年7月迁和平溪),辖11个大队:竹子青、桃树坪、大木、珠宝寨、上进、毛坪、朱木、大溪、金溪、栗田、和平溪。

吕家坪公社,驻吕家坪,辖14个大队:杨溪、毛家滩、桐木、九曲湾、新屋、姚潭、溪口、三跃(原山跃)、首座田、塘坊、跃进、茶溪、向阳、吕家坪。

黄桑公社,驻燕溪(1962年7月迁观察),辖14个大队:旧县、燕溪、军田、黄坪、湖池、郑家潭、空石溪、岩湾、老冲、亲爱、桃花、大塘、石婆田、观察。

锦和城镇公社,驻锦和,辖4个大队:锦洲、锦江、新市、八里桥;2个居民委员会:红旗(南街)、东风(北街)。

高村城镇公社,驻高村,辖4个大队:犬弄口、学里、尧里(以上3个大队于1963年划归高村公社)、菜园;3个居民委员会:一街、二街、三街。

1964年1月,锦和、高村2城镇公社复称镇。

1966年1月,凤凰县龙潭公社1个生产队10户51人,划入麻阳县板栗树公社枣子喇大队。12月,吕家坪公社杨溪大队的10个生产队206户933人,划归辰溪县,吕家坪公社所辖大队减至13个。

1974年1月,江口公社的枫木潭、大斗林、皂泥溪3个大队294户1457人,划归怀化县,江口公社所辖大队减至14个。

1981年江口公社改名江口圩公社。1983年6月改岩门公社为乡。次年10月,22个公社改为乡,高村、锦和仍为镇。11月分别改吕家坪、兰里乡为镇。1985年12月,改江口圩、岩门乡为镇,并锦和乡人锦和镇。1989年,全县18个乡6个镇307个村委会11个居委会1802个村(居)民小组。

1990年,全县有18个乡307个村委会1802个村小组、6个镇11个居委会。此后,村民小组有所增加:1995年增为1829个;2000年增为1884个。2005年,全县有18个乡6个镇、312个村民委员会12个居民委员会、1884个村民小组48个居民小组。

2006年,高村乡并入高村镇,全县有17乡、6镇。

2015年,实行乡镇合并,绿溪口、栗坪、谷达坡3乡并入高村镇,长潭乡并入锦和镇,拖冲乡并入尧市乡,尧市乡、郭公坪乡先后设镇。

2021年麻阳苗族自治县下辖8个镇、10个乡:锦和镇、江口墟镇、岩门镇、兰里镇、吕家坪镇、高村镇、尧市镇、郭公坪镇、文昌阁乡、大桥江乡、舒家村乡、隆家堡乡、谭家寨乡、石羊哨乡、板栗树乡、兰村乡、和坪溪乡、黄桑乡。

现全县有10个乡(文昌阁乡、大桥江乡、舒家村乡、隆家堡乡、谭家寨乡、石羊哨乡、板栗树乡、兰村乡、和平溪乡、黄桑乡)、8个镇(高村镇、锦和镇、江口墟镇、岩门镇、兰里镇、吕家坪镇、尧市镇、郭公坪镇)及1个铜矿事务中心,有201个行政村、22个社区。

大美湖南欢迎您!

0 阅读:0

大坎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