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八旗兵”与新城满族

谈古论今说历史 2021-07-10 23:57:35

满族是呼和浩特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全市现有满族人口约2. 5万人,有80%的满人聚居在呼和浩特新城区。呼和浩特最早来此居住的满族是在清太宗皇太极平察哈尔后派驻在这里的八旗兵,到康熙、雍正年间,满人又有增加。1737年2月到1739年6月,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工程,修筑了绥远城,即呼和浩特新城,乾隆皇帝将驻防在山西右玉的“建威将军”调任“绥远将军”,同时将原驻右玉的满族八旗官兵调来绥远驻防,以后清廷又准许官兵携带家口,因此满族人便在呼和浩特定居,较为集中地居住在绥远城内,当地人称绥远城为新城,称在此城内居住的满族市民为“新城满族”。

旧时呼和浩特满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大体上与清代主体满族相一致,但又有一些地区特色,直到今天,还

保留着某些习俗。

呼和浩特满族妇女很讲究头饰。一般是已婚妇女用“头发撑子”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加头饰做成“两把头”。未婚女子梳抓髻,满族老年妇女,至今仍是头顶插扁簪,冬天戴黑绒圆帽,身穿大棉布袍子。满族尚蓝,过去,一年四季皆穿袍服。现在,满族的衣饰逐渐同汉族相似,只是在喜庆节日穿起民族服装作为礼服,表示庄重。

呼和浩特满族由于与蒙、汉、回等各族人民长期和睦相处,所以吸收了各族的饮食品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满族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有喝茶的习惯,过去主要是喝青红砖茶,茶沏得很浓。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限于喝砖茶了。在街巷的茶馆里,可以喝到各种各样的茶。

新城鼓楼,于1958年拆除

呼和浩特的满族,一年四季爱好的食物各不相同。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喜爱吃豆芽菜就煎饼;五黄六月,喜爱吃“糊沓子”,一种用嫩葫芦擦丝和白面烙成的软饼;六月六喜吃“西葫芦烩羊肉”等鲜食,副食则喜吃“粉面碗托儿”;蒜拌凉菜;秋季,爱吃羊肉熬稍子或“搁锅面”,炸酱拌凉面,还有“吊粉皮”、蒸烧麦等;冬季,则喜欢吃猪肉烩酸菜加粉条,主食为白面豆包。满族喜饮酒,一般是有宴必有酒。呼和浩特的满族筵席十分讲究,先有“八大碗”的满洲席,后有“二十四样”的满汉席。一般家宴也有“四拼八样”,有“先凉后热、先小后大”之分。“铜火锅子”是满人筵席上的必备菜种,什锦菜、涮羊肉等均可用“火锅子”。满族点心的种类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刀切”、“萨其玛”和甜窝窝。

传说,老罕王努尔哈赤16岁时有难,被镇守辽阳的李总兵追杀,在大山拦路、追兵堵截的绝境处,他骑的千里马与跟着他的狗救过他的命;之后,乌鸦、喜鹊又一次救了他的命。所以,满族敬狗如神,不准打狗,更不准吃狗肉,也不准使用狗皮制作的皮衣、皮帽、皮褥子等;对马、乌鸦、喜鹊也不准打杀,不准食其肉,因为马、狗、乌鸦、喜鹊都对满族有救主之恩。

呼和浩特满族上世纪的宅院一般均为“三分三”的老官房(宅院宽为三分三厘),这是乾隆4年(1739年)八旗兵丁家属的标准住宅。住房为两出水的小瓦房。满族小院有小门楼,进门有影壁,旁立索罗杆,大门与屋门错开。几乎家家有架葡萄树,并种植花木盆景。

满族很注意晚婚,严禁童养媳,也很注意晚育和优生。满族娶亲在夜间举行,讲究“午夜启程,五更娶回”。娶亲的队伍须走大路,来去不能走重路,并讲究“姨不娶(娶亲),姑不送(送亲),姐姐一送要了命”。新婚夫妇举行婚礼后,于当晚同饮一杯“交杯酒”,分吃一碗半生不熟的“子孙饽饽”(饺子),然后吃双荷包蛋和长寿面。

满族老人临终前,无论男女、家人均以蓝色长衫给死穿装老衣,死者口含纸钱,扎腿带,并用红线将双脚连在一起,点燃长明灯,以黄绸布覆盖尸体。死者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讲究“齐头直板材”(取其“旗人”的谐声),一般7~9天出殡,出殡时也讲究不走回头路。其墓坑直上直下呈长方形,东南走向,讲究“头枕大青山,脚踩雁门关”。“送花篮”是满族特有的风俗。在死人35天后,死者的姑娘们每人亲手扎一只花篮,带上贡品,由兄弟陪同,给娘家老人上坟,谓之“送花篮”。祭奠后,姑娘便可脱孝。

满族原来信奉萨满教,后来信佛黄教等宗教。老年人在里屋西墙上供“祖宗板”(满语“倭库”)和家谱,每逢初一和十五上香,表示怀念故乡白山黑水。祖宗板上用满文写着“白山黑水,源远流长”。不少满族过去也信奉关老爷(关羽)和观音菩萨神像。满族讲信义,待人热情、真诚。有“邻里相处,有难必帮”的古朴民风,有困难的同胞,往往会在节骨眼上受到大家的帮助,这一良好风气相传至今。

0 阅读:1124

谈古论今说历史

简介:纵览中华千年史,笑谈古今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