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历史上还是民间文化之中,关羽的形象可以说是让无数人印象深刻。
无论是他代表的忠义,还是他在历史上的水淹七军,阵斩颜良的战绩,都是人们心中的“战神”,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人们却对于他的死法感叹唏嘘,甚至因为是孙权和吕蒙背刺关羽,让孙权和吕蒙也遭受了不少骂名。

但随着这段历史被广为人知之后,人们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那就是关羽之死,是死于诸葛亮和刘备之手。
而这样观点的提出则需要历史和史料的佐证,我们就通过三国人物传记载来寻找这个观点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成立呢?
而这个观点认为,关羽善待下属但是自恃清高看不起士族与文官武将,这样的行为导致了诸葛亮与刘备的不满。
而他们的不满让他们在一场政治斗争之中,暗中害死了关羽,那么为什么关羽会形成这种善待下属但是自恃清高看不起士族与文官武将桀骜不驯的性格?
诸葛亮和刘备有没有可能谋害关羽,关羽败走麦城究其原因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关羽是出了名的善待下属但是自恃清高看不起士族与文官武将,而人们认为正是这样的性格导致了关羽的悲剧,那么为什么关羽会这样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在刘备时期,蜀汉的几大士族派系了
蜀汉在入主益州之后,逐渐分出了好几个派系:
例如益州本土的士族东州派,例如法正,吴懿等人。
来自荆州刘备作为刘表藩属时期的荆州派,例如诸葛亮,马良,庞统等人,以及来自河北派的赵云,傅士仁等人,以及政治能量比较低的降将派马超。
这个时候就有读者好奇了,既然说了这么多派系,为什么没有关羽和张飞呢?
因为关羽和张飞属于一个特殊的派系叫做宗室派,也就是说他们和刘备是一个派系,因为刘备没有亲属在身边,加上刘备和关羽张飞相处已经十多年。

早在徐州就是同床共枕的兄弟的关系,所以关羽和张飞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算是刘备的亲戚,就像曹操身边的亲属夏侯家一样
说完了关羽所属的派系,那就要具体分析为什么关羽会产生善待下属但是自恃清高看不起士族与文官武将的性格了。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他的兄弟张飞身上看见端倪,而恰好张飞的性格可以说和关羽是彻底相反,关羽是善待下属但是自恃清高看不起士族与文官武将。
而张飞恰好是经常虐待手下,对手下从来没有好脸色,但是对于士族和文官武将们却关系甚好。
读者们可能会感叹不愧是兄弟,性格都是恰好反着来,那么只能说各位读者们并未看到其中刘备真正的用意
而刘备的真实用意呢,其实是和他们的地位和职位有关的。

影视刘备形象
首先张飞是待在刘备身边的,平时可以说是刘备的形象和门面,而刘备想要得到士族的支持,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讨好那些士族们,而张飞这样的性格恰好可以让刘备达到他想要的目的,那么可能读者们会好奇,为何关羽的性格恰好相反呢?
关羽在当时的职务是荆州督,而荆州督这个身份往小了说,是蜀汉的一个州长,往大了说,可以说关羽是刘备的藩属。
如果关羽有自立的想法,那么关羽完全可以趁机自立称自己为楚王,而这样的形式也正是刘备不想看到的,而想要关羽放弃这样的想法,就必须要保持者一个善待下属但是自恃清高看不起士族与文官武将的性格。
而这样的性格可能并非关羽的本意,但是为了不让刘备起疑心,关羽自己很清楚自己这样做才能让刘备认为自己是真正忠心的

影视剧关羽形象
刘备和诸葛亮弄死关羽?诸葛亮“完全没必要”前文之中我们也讲过了,诸葛亮是荆州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他属于荆州黄家的女婿,但是他到头来也是南阳人,而他无论是从派系利益上还是个人利益上来看,没有必要,也完全不可以去谋害关羽。
要知道谋害关羽意味着失去荆州,如果诸葛亮这么做,岂不是将自己的家乡白白的送给魏国或者吴国?
纵使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可能真的不好,诸葛亮也没有要谋害关羽的理由,如果真的是要谋害关羽,那么蜀汉也完全没有出兵夷陵之战的理由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来,无论是从派系利益,还是其他问题来看,诸葛亮谋害关羽属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么就有读者好奇了,为何在关羽进攻襄樊的时候,关羽受到了袭击之后却迟迟不肯出兵进行防御呢?
在这之前我们要清楚一件事,兵力不是纸上的一些数据,或者是消耗游戏币就可以不吃不喝不休息的游戏角色,能否出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和资源的调度,
例如关羽在襄樊附近经常骚扰魏国,而魏国的文聘也经常骚扰关羽的地盘,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当时的蜀汉在打汉中之战,资源全都在支持汉中之战,而关羽这边没有资源只能简单地相互骚扰,直到汉中之战胜利,才给了关羽进攻的机会
像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要知道维持战争并不容易,随军的后勤保障部队就需要有人运送粮草,有人负责修理戈和环首刀,有人负责修理扎甲,有人负责养马和为马治疗,有人负责携带和修筑防御工事,
这些都需要资源和钱,而当时的蜀汉并不能支持两线作战,在关羽进攻的时候,也因为资源调度等原因,

蜀汉内部不是不愿意出兵而是没法出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关羽被后方围攻的时候,蜀汉内部很难发起进攻的一大原因
关羽之死,可能真的与心高气傲有关系在襄樊之战,白衣渡江之前,东吴真的一点都没表现出要进攻的欲望吗?
并非完全毫无讯息,早在湘水划界之后,蜀汉和孙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盟友了,而在这之后,孙权做出了一个违背常理的决定,那就是与陆逊共谋了一个阴谋,但这其中,孙权也可以说是牺牲诸多,而这就是孙权找关羽提亲
可能读者们觉得没什么,但要知道孙权可是吴主,按他的地位和他接亲的是刘备这样的级别,来找关羽提亲本身就是自降身份,并且孙权希望的是孙登迎娶关羽的女儿,而孙登可是孙权钦定的太子!
这样的决定虽然是为了入侵荆州,但做出这样的决定就意味着孙权必须力排众议来执行,而关羽在当时也说“吾女焉能配权子?”

当然据说因为口音,导致被传成了“虎女焉能配犬子?”,但无论如何穿成什么都不重要了,
但无可否认的是关羽不但借此提高了自己的声誉,也向刘备表明了忠心,
而在这之后,陆逊上任,而他给关羽的书信表面上在赞誉关羽,实际上可以说是笑里藏刀
陆逊在上任后,向关羽赠送了一封书信表达自己对于关羽的崇拜,而在这时关羽得到书信之后,他第一反应是很高兴陆逊对自己的赞许,甚至想要回复书信,
可能是关平的提醒让关羽明白一件事,他必须保持着自己善待下属但是自恃清高看不起士族与文官武将的性格,否则刘备会对他起疑心,所以他只是装作不在意这样的赞誉,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对于关羽的殷勤是孙吴集团们的一个新的阴谋,但是也能从关羽的态度看出来,他并未看到这一层,也就是说他并未看出这是一场阴谋
而当关羽没能看穿这场阴谋之后,悲剧就逐渐的发生了,在进攻襄樊的时候,虽然关羽的这场战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都可以载入史册的战役,
但是因为资源全都投入了这场战役,对于吕蒙的白衣渡江战役并未防备,导致了孙权蓄谋已久的夺回荆州的计划成功实施,而荆州督关羽,也不幸的败走麦城,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纵观关羽的一生,不乏辉煌的战绩与光辉的形象,他的形象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他的精神从全国各地的关帝庙就能看出来影响的深远,虽然英雄的陨落令人唏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臆断来思考历史的真相,而人非圣贤,
可能在今天看来,关羽认为孙权不会进攻显得他技术不行,但是当时的关羽却并不一定能够预料到吕蒙白衣渡江,或者也可以这么说,能够被记载几千年的历史人物,他们是一定有过人之处的,
就像今天的对手孙权虽然被人嘲讽为“孙十万”但他的制衡士族派系的能力也是在当时十分强大的,
对于历史人物的观点也是如此,我们需要通过历史资料,完整全面的看待一个历史人物
老刘家就算故意的也实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