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私访归化城,破案过程危险重重,尚方宝剑斩贪腐大老虎

谈古论今说历史 2021-07-12 19:31:58

在呼和浩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协办大学士刘统勋奉乾隆皇帝圣旨,前来归化城私访、查办绥远城将军保德和归化城理事同知普喜等人侵吞款物,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塞外人民利益、私开乌拉山林木等重大贪污要案,最后将保德、普喜等依律正法处治,使得朝野震动服慄。民间对此拍手称快,赞扬刘统勋秉公论事,执法如山,为国为民除害。在内蒙古西部和山西等地区,曾起过整饬吏治的作用。

刘统勋字延清,号尔纯,山东省诸城县人,生于1699年(康熙38年),卒于1773年(乾隆38年)。其父曾任四川布政使。子刘墉(崇如),号石庵,是清朝乾隆年的体仁阁大学士及当时的书法家。公案小说《刘公案》中的主人公“刘背锅”即指刘墉而言。刘统勋在雍正2年,即他25岁的时候,经殿试考中进士。由于文字书法皆优,而被留到翰林院庶常馆充庶士,后来被选为翰林院编修,由南书房(故宫乾清宫西南隅、为翰林在内廷伺候皇帝的地方,创立于康熙年间)任职,转上书房(在故宫乾清宫左,为清代皇子读书之处)任职,再升任詹事府詹中。在雍正年间只从政了11年,就连续提升了4次。在当时,虽然清政府已继明朝实行科举选才制度,制定了扶植汉族与其他民族官吏,抑制满洲贵族官宦的政策,但是,在政治上,以及仕途方面,满洲人依然享受有特殊地位和待遇。所以,出身于汉族官僚家庭的刘统勋,若没有出众的真才实学,是难以如此擢升提拔的。

乾隆皇帝即位以后,对于刘统勋更加器重,因此乾隆元年即拜刘为内阁学士,派他同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第二年留任浙江授工部侍郎职务。乾隆6年转刑部侍郎,11年迁漕运总督,15年加封太子太傅,并赏赐孔雀花翎。21年擢升刑部尚书。22年赴徐州督河运工程,加封太子太保。24年擢升协办大学士。26年拜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和兵部。28年充上书总师傅,兼管刑部和教习庶吉士。38年11月卒,谥文正。

刘统勋为人正直,居官比较清廉,办事秉公,执法如山,不怕权贵。

乾隆22年10月,他在徐州监督漕运工程时,杨桥工程进度迟缓,工地吏员推托是因乡民不交秫秸所致。刘统勋对于此等说法发生怀疑。有天傍晚,他乔装一乡间绅士到工地去调查原因。当他走上河干时见乡民露宿于河干上,人困牛乏精疲力竭,老老少少悲悲戚戚。刘统勋上前讯问缘由,乡民们回答说:“吾等皆某县民也,去此三日程。奉县官檄,输送秫皆至此。而收料某委员每车索钱数缗,钱不出,料不入。吾辈窭人,安所得钱?淹留已将旬日,所赍已罄,即欲逃归,亦不可得,是以泣耳”(《清朝野史大观》卷六)。刘统勋听了乡民的述说后,半信半疑。于是,他假扮送秫秸的人,亲自赶了辆牛车到料场。管料场的吏员见他衣装整洁,面目光泽,以为他是乡间的富户,便加倍向他强行索要财物。刘统勋亲见实情确如乡民所述,即将主管料场的吏员就地正法。

乾隆皇帝对刘统勋十分赏识和信任,每有重大要事,多派他前往查办。在乾隆22年山西吏治废驰贪污案起时,乾隆皇帝曾经说过:“查审此案非刘统勋不可”。由此可见他的品德和能力均在他人之上,以及他在朝中的名望之大。所以,乾隆中期朝廷经常派他到全国各地巡视。据《清史稿》和王氏《东华附录》中记录:他曾去过广东、云南、山西、陕西、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浙江和新疆的巴里坤等许多地区,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乾隆38年11月,刘统勋去世时,皇帝御驾亲奠其宅,见其门闾湫溢,宅舍清平素雅,思其有生功德,回宫后对近臣们感慨地说:“如刘统勋方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效法之。”《清史稿》对他也有“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和“有古大臣风”的评价。

乾隆中期,满洲贵族官宦贪婪昏聩,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官吏也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由此而导致许多地区吏治废弛,官员公开行贿受贿,狐假虎威,老百姓被赃官蠹吏所迫,已有反政府倾向。在刘统勋查办山西贪污案和私访归化城的同一时期,朔平府(治右玉)就发生了晋绥的小张三杀死右玉知县的官逼民反事件(准确年月不详)。由于归绥属于山西,绥远城将军私开乌拉山又是从山西布政使蒋洲的贪污案中发现。为了说明刘统勋私访归化城的前前后后,应该从山西的吏治谈起。

山西从乾隆6年(1741年)后,在原来的河东、冀宁、雁平三道之外,又在边外土默特旗的牧野上,增设了一个归绥道。人们常用“富、贵、贫、贱”四字来比喻四个道的情况,在口外的归、绥两城,归化城(即现在的旧城)设有土默特左右两旗的两个“都统衙门”,归绥兵备道的“道台衙门”,归化厅的“二府衙门”和管狱的“巡检衙门”。绥远城(即现在的新城)设有“将军衙门”和绥远城同知的“粮饷府衙门”。此时归绥尚未设立儒学教谕的“老师衙门”。归绥新旧两城和太原府城的“衙门”数目,都有七个之多。乾隆22年前的山西巡抚为明德,布政使是蒋洲,按察使为杨龙文,冀宁道台为刘墉,太原知府为七赉。绥远城将军为保德,绥远城粮饷府同知为呼世图,归绥兵备道由归化城理事同知普喜担任。他们中,除冀宁道台刘墉一人较清廉奉公仆,其余的大官几乎无一不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他们相互包庇利用,致使州县吏员因为“山高皇帝远”,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汉军“绿营”中的武职也侵吞兵饷。山西吏治如此腐败,所以乾隆皇帝据报以后龙颜大怒。山西的贪污案,有以布政使蒋洲为中心而被揭发的。作为布政使的蒋洲,独揽着阖省的财政、民政、建设等大权,并且主管藩库银两的收支。他肆意侵蚕公款多达两万余两。

刘统勋书御制诗

山西巡抚明德被蒋洲收买,纵其所欲。托穆齐图因索取蒋洲古玩、银两,亦不对其检举揭发。按察使杨龙文和太原知府七赉更是为虎作伥,与蒋洲同流合污。蒋洲提升离任时,唯恐事情败露,让属下为之弥补亏空,这样,阖省道、府、州、县官员为之进行敲竹杠,并籍此机会装自己的腰包。省内呈现一片混乱,有一名叫朱廷扬的知府,趁火打劫,也贪污了两万余两。“绿营”的守备武琏,看见没有了“王法”,也克扣了一千余两兵饷。

乾隆22年10月,新任山西巡塔永宁向朝廷奏本,弹劾了以蒋洲为首的省内贪官污吏。乾隆皇帝即将刘统勋从重要的山东河运工程中派往山西。刘统勋会同巡抚塔永宁,经过一个多月鞠讯和调查,得实前任山西巡抚明德收受蒋洲以及各属吏的古玩金银等物,托穆齐图不知足,在离职启程时,除让蒋洲替他承担所欠的3000余两公款,并且收受了蒋洲所贿予的古玩等物。乾隆皇帝诏令明德和托穆齐图解职,送往京城定罪;蒋洲定成死罪,奏准在太原就地正法;杨龙文就地正法;太原知府七赉判为绞监候(死缓),待秋后处决;知州朱廷扬、守备武琏等,均依律治罪。

口外的乌拉山案,虽然在“晋案”中就发现府、州、道、厅为蒋洲弥补亏空,私伐寿阳县、房山县和口外乌拉山木材的事。但是当时刘统勋没大注意。到了归绥兵备道台归化厅同知普喜为抢原告揭发绥远城将军保德,这才引起朝廷的重视。遂于乾隆24年初夏,把“晋案”牵连到口外,演出了刘大人私访归化城的故事。

滥伐乌拉山的植被,破坏蒙古族和清朝政府的关系,用不花钱的木材为私人牟利,是绥远城将军保德和归绥道台归化城理事同知普喜等的主要罪行。在乌拉山未被保德和普喜等私开以前,不像后来那样童山秃岭,而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起伏的峰峦,里边古木参天,花草丛生,珍禽栖居,异兽出没,溪流潺潺,风景优美宜人。据说康熙皇帝从宁夏横城渡口乘龙舟巡视河套北河(时在1697年),看见此山可爱,为了保护蒙旗的利益,规定不许任何人擅自砍伐山中林木,因此乌拉特部三旗人视其为神圣之山加以保护。乾隆4年,山西右卫的将军移驻绥远城(新城),改称绥远将军以后,由于乌伊两盟和土默特旗归属绥远城将军指挥,故历任将军每年都定期率众前往乌拉山祭奠敖包,以示对此山的崇重。

私开乌拉山不仅是由于山西布政使蒋洲弥补亏空而致,还因为黄河改道以前,乌拉山离河很近,将木材运出山口不需用船只,只要捆成木排顺流而下,就可以冲过难过的碛口和跳越惊险的龙门,而无撞沉的危险。黄河两岸的山西、陕西虽有森林,但都属私人山场,并且道路崎岖,买价运费很大。而出售乌拉山国有林木,在市场上可以说是一本万利。此一赚钱生意,早被熟悉地方情况的归化厅吏员白德明看出,所以传说是他怂恿厅官普喜,并设法弄到绥远城将军的印信,使西公旗不敢阻拦。保德贪婪昏聩,接受了5000两银子的贿赂,明知此事犯法,不加以制止,任他们胡作非为。白德明和普喜做贼心虚,想用检举保德通过绥远城粮饷府同知呼世图贪污粮饷的事,将私开乌拉山的事掩盖,使自己蒙混过关。不料遇到刘统勋私访,把此案查了个水落石出。

乾隆24年正月,刘统勋刚擢升为协办大学士不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接到普喜的奏折。因为刘统勋年前查办过山西的“晋案”,而且归绥的贪污案是山西整个贪污案的一部分,所以又派他赴晋,同山西巡抚塔永宁一起前来归绥会鞫。相传保德称“保皇帝”,又说他出生于乾隆皇帝的舅家,对此当然不能置信,也无需去考证,不过像保德这样碌碌无能的庸才,竟能升为绥远城驻防将军,设想其在朝中定有门路,不然他不敢如此貌视纲纪。刘统勋怕走漏风声,没有从北京直接到太原会塔永宁,决定自己先到口外私访。当时,刘统勋年龄已过花甲,但他为了把归绥二城的案件搞清,不辞风霜劳苦,带着少数随从人员,都化装成商人,深入下层百姓中调查了解。他离开北京后,从张家口以东的延庆州(即今北京郊区的延庆县)到独石口外,穿过察哈尔蒙古草地,绕到土默川,悄悄进入归化城。除了无名氏的《刘大人私访归化城》手抄本上有刘统勋路经草地所看见牧区风光的描述,更有张曾《归绥识略》收录的刘统勋所写的:“骞驴破帽独冲风,路指阴山落日红”的诗句。

他出口外后,边走边问,一路上了解到关于归绥的许多事情。据说连1735年(雍正13年)修建绥远城偷工减料的事情,也都打听出来。到了归化城后,他改名换姓,以山西贩布老客的身份,投宿于大南街路东的“东升店”(现呼市百货公司第一门市部对面)。当地的老人们传说,刘统勋查办完贪污案件,曾给“东升店”题了匾作为纪念,“东升店”视此为自己的荣耀和珍贵文物,一直悬挂到民国初年该店倒闭。

刘统勋府邸旧址

刘统勋住到“东升店”后,终日走街串巷查访。由于他装扮得巧妙,没有暴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使他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情况。正如《归绥识略》所说,刘统勋“微服出塞月余人莫之识”。尽管如此,也费尽了周折。就拿归化城理事同知护理归绥兵备道台普喜来说,他既然采取了贼人先告状的办法,就一定要做掩盖自己罪行的各种安排。如果刘统勋不深入民间私访,是难以把普喜等人的罪恶查出来的,刘统勋想亲眼看一看归绥新旧两城官吏的荒淫奢侈生活,曾利用普喜给母亲做寿的机会,跟上戏班混进“二府衙门”参加堂会。

刘统勋把绥远城将军和绥远城粮饷府同知的贪污案调查完毕,为了彻底弄清私开乌拉山的情况,便离开了归化城,骑着毛驴到包头去了解。从《归绥识路》所录刘统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皇恩雨露苏边草,使节星霜滞转蓬;几度拂云堆上望,纷纷得失悟虽虫”来看,很可以表明他对侵蚕蛀食国家资财的官吏那种非常厌恶憎恨的心情。诗中的“拂云堆”即代表乌拉山。由此可见刘统勋为了掌握确凿证据,曾经几次进山实地考查。在《刘大人私访归化城》中提到刘统勋在托克托厅河口镇经营木材的木店住宿过,并且在右卫城中观察度量了右卫的城垣(因绥远城是仿照右卫城的格局大小建成),以核实修建绥远城的偷工减料。还打听过小张三杀死右玉知县的经过。这更能证实刘统勋是沿着黄河和土默川的南山,从杀虎口入边,又走了这一大圈,才从省大路到太原会见山西巡抚塔永宁。

刘统勋二次来归绥,是带着山西巡抚永宁从得胜口出边,鸣锣开道,过丰镇(当时属大同府)、宁远(即凉城,当时属朔平府)进入土默川。归绥满蒙汉各官,都到茶坊小营子(今赛罕区保全庄)的东茶坊关帝庙郊迎,把他们接入新城的公馆。在将军衙门大堂会审开始以后,把有关的证人传齐,保德、呼世图和普喜见铁证如山,无法抗拒,自知难逃法网,便都供认不讳。唯独白德明狡猾抵赖,当堂被用大杖打死。乾隆皇帝依据保德伙同呼世图侵吞库银粮饷18000余两,保德因私开乌拉山私受了普喜等5000两贿赂,以及普喜的其他贪赃罪行,由刑部依据《大清律》判处上述案犯死刑,诏令刘统勋与塔永宁在归绥监斩,就地正法。归绥新旧两城四个衙门(除了土默特旗的两个都统衙门和一个管狱巡检衙门)中的贪官污吏,都按律定罪。这就是归绥父老相传的“刘大人一下子就坏(杀)了新旧两城好几堂官”。刘统勋查办归绥两城案子如此神敏准确,官民无不震惊。所以《归绥识略》说他走后的许多年里,每当在街市上看见衣服整洁清素的白发老人,都感到吃惊,以为刘大人又来到了归化城。尤其是官吏们,每提到刘统勋,都是谈虎色变而不敢妄为。

据呼市新城满民耆老相传,刘统勋杀保德等时,怕失了封疆大吏和道台同知官僚阶层的尊严体面,不是五花大绑、插着招子在新旧两城游街示众完毕,到孤魂滩刑场让归绥世袭刽子手,拿鬼头刀砍掉脑袋,而是从将军衙门经过西街,搭了三里多长的席棚,把犯官们从席棚里边一直押到大教场,经过家人话别祭奠后,才由刘统勋的戈什哈(随从副官)用尚方宝剑正法。当时新城戒严禁街,就连驻防的满族官兵都不许观看。

从以上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刘统勋如何清廉公正,也不过是为了维护、延续清朝的统治而服务的,似乎并非真正替老百姓除暴安良。只是在为统治者根本利益效力的同时,客观上起到了一些维护老百姓利益的作用。

0 阅读:185

谈古论今说历史

简介:纵览中华千年史,笑谈古今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