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后10李启明如果出了问题,由我对组织上负责!

大肥肥文史说 2025-04-20 21:48:42

作者:肖赤

特 科 团

1935年6月, 一、四方面军会师,中央召开会议,决定组织两路方 面军继续前进北上抗日。

红一方面军改为陕甘支队司令部。干部团一部合 组红军大学,一部组建特科团。李和玉任红大特派员,我调任特科团任特派员,罗贵波任该团政治委员。

当时虽然中央有决定,但在执行时张国焘 暗中破坏,决议没有实现。我这时调到陕甘支队司令部任特派员,到达甘 肃省后,陕甘支队司令部番号还保持。

李克农当时组建并领导了一个突击队,执行情报侦察任务,我参加了这 个突击队,该队共有二十余人,都是由保卫部门抽调来的骨干组成,队员 选拔的都是枪法好会武术的。

我们突击队驻道左铺,担任甘泉、富县、洛 川等一带的情报侦察,大家对侦察保卫情报业务都很熟。

这个突击队的工 作对象是东北军和西安叶青等国民党中军统特务,主要任务是以便衣为主 进行侦察和破坏活动。采取的手段是打进去,拉出来,抓舌头,搞人质, 利用矛盾,以毒攻毒。

这个突击队成立的时间虽不长,但工作搞得很活跃, 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李克农很满意。

攻打直罗镇

陕北苏区根据地初创时期,由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先期到达陕北, 与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七军和二十六军于1935年9月18日在永坪合编为 十五军团。军团长是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是刘志丹。此外,还 有陕北主力部队二十八军,这是当时扩大巩固陕北苏区根据地的主力。

陕北苏区根据地的土皇帝是高桂滋和井岳秀各一个师,他们人数不 太多,装备也不太好,战斗力不太强。

而东北军都是当时陕北根据地军民 的老对头,他们有七个师,分成两路向苏区进攻, 一OO 师、一二九师已 到达延安, 一O 七师和军部驻守洛川一带,甘泉县城有一O0师的一个营 和地方武装势力共一千余人,当时已被我军围攻。

1935年9月,陕北红军在劳山附近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战斗,把东北军 派往延安增兵的一OO 师全歼,俘虏了3700多人,师长贺立中和参谋长均 被打死。紧接着,在俘虏战斗中又歼灭一O 七师一个营。

同年10月下旬,陕北红军在陕北榆林桥战役中又歼了六一九团。这个团属 东北军七四军一O 七师,是王以哲最得力的主力团,团长高福源被我军活捉。

榆林桥及附近高福源部驻地

高福源的外号叫“包脖子”,曾当过张学良的警卫营长,在东北军中很有名望。

我军经过这个胜仗,把东北军的一OO 师搞掉了, 一O 七师搞垮了。米 脂方面的高桂滋、井岳秀两支部队见势不妙,放弃了瓦窑堡,周围的几个土 围子只剩三百多敌人。我军决定攻打张林驿小镇,将敌军彻底地收拾干净。

就在这时,程子华写信给徐海东说,毛主席今天下午要到司令部来, 请见信速回。

海东同志见信后于下午六点半赶回司令部,见毛主席、彭德怀 司令员已到,同行的还有四个同志,他们都穿着一样的灰棉衣。海东同志 正定神地看着到来的这几个人,毛主席先向海东同志伸出了手,亲切地说: “海东同志吧,你们辛苦了!”

徐海东这时十分激动,他赶忙用双手把主席 的手握得紧紧的, 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主席让大家坐下,详细询问了陕北部 队的各方面情况,并介绍了中央红军的活动情况,还与我们一起部署了下 一步的行动方案,对各方面问题作出了详尽的指示。

这次会见后,当晚我就 离开了司令部,带着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赶回了战斗前方。

刚到前方,我立即将毛主席、彭总等中央领导同志到来的消息正式传 达下去,转达了毛主席对大家的问候,顿时部队的情绪沸腾起来。

这个急 着问我:“毛主席什么时候来这里?”

那个抢着问我:“哪天才能让我也看 到毛主席?”

我双手举起,以示大家听我说:“同志们,等咱们把张村驿 打下, 一块去见毛主席!”

话音刚落,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1935年11月初,我们迅速地打下了张村驿,战斗之后, 一军团、十五 军团会师了。十五军团的红军战士如愿以偿,亲眼见到了想念已久的毛 主席、周副主席、彭总司令等中央领导同志。

毛主席、彭总司令亲自研究 和指挥在陕北会师的各路大军,于11月21日开始打响了直罗镇战役。

直罗镇是一个百户人家的小村镇,三面环山,葫芦河从镇北缓缓东流, 一 条东西大路横贯镇中,东通鹿县,西接甘肃太白镇,是连接葫芦河的 枢纽。敌人为了打葫芦河,必然要首先占领直罗镇,而直罗镇的地形却对 我军有利,它像一个口袋,有利于我军伏击敌人。

当时,我们从关起镇南下,于11月中旬赶到直罗镇东南三十多里路的 张村驿一带开展工作,待命攻打直罗镇战斗。

毛主席于直罗镇战役前两天 组织一军团、十五军团团以上干部到张村驿会合,研究了具体部署。 一方面军和十五军团都分别进入了直罗镇南北的阵地, 一方面勘察地形,另一方 面拆除东南角山寨的围墙,以防战斗打响,敌人据险抵抗。

直罗镇战役经过要图

11月20日,敌军师长牛云峰带着他的一O 九师,果然按照毛主席的 预料,在飞机的掩护下,从西南向直罗镇闯进来了。我军的警戒部队边战 边退,终于在下午把这头牛牵进了直罗镇。

21日凌晨,我南北两路大军同 时开进,很快就将牛云峰团团围在直罗镇内。

记得那天天还没亮,我就跟随毛主席来到了作战总指挥所。北山坡指 挥所设在关家台北端高地的破窑洞里,头顶上飞机盘旋不止,“轰轰”叫 个不停。

窑洞里四面透风,连门窗都是破的,但位置不错,因周围全是破 窑洞,便于隐蔽,同时地势高,便于观察战场情况,主席对指挥所选在此 地很满意。直接指挥这次战斗的是彭总和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还有一 军团军团长林彪。

拂晓前后,战斗一打响,我军从南北两路山上狠狠地往下打,直冲敌人 营垒,枪炮声,刺杀声响成一片。激战了五个小时左右,敌军大部被歼俘, 牛云峰带着一个多营的残敌仓皇逃窜,我军也有少数人员伤亡。

战斗结束后,指挥所的全体人员随主席走出窑洞。主席站在山坡上, 一方面看望参加战斗的同志们,同时也慰问来往的伤病员。每一个担架路过此地时,主席都示意停下,亲自掀开被单看一看躺在担架上的伤亡人员, 并亲切地问一问:“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部队的?”有的伤员已经停止了 呼吸,主席就脱下帽子以示哀悼。

后来随行的指挥员都涌上来了,将我们 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围住,大家都伸出胳膊抢着与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同 志握手,主席高兴地大声说:“我们胜利了!同志们辛苦了!这一仗打得好!” 顿时周围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直罗镇战役全部结束后,我军全歼了敌人五十七军的一O 九师全部和 一0六师一个团,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使陕北苏 区根据地成为我军抗战的总后方。

毛主席释放刘志丹

直罗镇战役胜利后,毛主席从东村启程,冒着腊月的严寒返回瓦窑堡。 毛主席到瓦窑堡办的第一件事就是释放刘志丹等同志。

当时刘志丹等是 在党的“左”倾路线指挥下,被陕北党的领导人错误地扣押起来的,多亏 毛主席及时赶到,才正确处理了这一事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刘志丹释 放后,毛主席十分关心并器重他,委命他为二十八军军长。与刘志丹一起 被关押的还有许多干部,也一起释放了。各单位都作了统一安排,纷纷派人 去接回自己的干部。

当时西北保卫局长周兴派我去接李启明回保卫局工作,开始对他还不大相信,只是分配他任后勤秘书,只管生活,不接触业务。后来我对他 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感到他没有什么大错误,对党的事业一直忠心 耿耿,政治上十分可靠,而且很有文采。

我便向组织上作了汇报,请求组织上对他的问题立即作出 正确结论,并量才用人,重新安 排他的工作。

组织上经过讨论后,大多数领导认为我的意见正确 并同意采纳,但也有少数人受当 时党内“左”倾路线影响,提出 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干我们 这行,还是谨慎为妙,万一出了 问题,责任重大,谁来承担。

当 时我毫不犹豫地提出,此事是 组织上指派我一手经办的,我是 经过了周密的调查研究才得出结 论的,出了问题,由我对组织上负责,同时我还阐明了保卫工作的特性,我认为为了真正对党的事业负责任,我们中央保卫局既要保证 政治上的纯洁,又不能为了追求纯洁,而随意排挤、甚至清除好的保卫 干部。因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我党培养一名合格的保卫干部要难得多。

经 过我的反复说明,大家的意见基本统一,最后组织上正式作出了决议,正 确处理了李启明被关押的问题。随后,任命李启明为保卫局长周兴同志的 秘书,他上任后,工作一直干得很出色,我们当时的关系也相处得很好。

到了延安时,因为工作关系,李宁(李克农的女儿)认识了李启明。李克 农知道后,曾为此事问过我的意见,我认为李启明是个不错的同志。后 来他们结为终身的革命伴侣。

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当时实事求是提 出的个人意见是完全正确的。李启明自参加革命以来,不仅过去政治上 没有原则错误,而且一生都忠诚于党的事业,解放后他还担任云南省的 省长,为党的事业、民族的利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不愧为我党的优秀 干 部 。

关押刘志丹的窑洞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