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韩信若拥兵自立,能否打败刘邦和项羽?

莺莺聊历史 2023-03-08 01:09:08

刘邦、项羽、韩信是秦汉之际三个关键性的人物,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而韩信凭借着自己的军事、谋略之才,在当代以及秦汉之际都获得了很高的赞扬,他在楚汉相争的阶段,辅佐汉灭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刘邦都曾说过,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不如韩信。

他不仅仅在军事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还有智有谋,非一般人所能及。

因此,韩信如果拥兵自立,是否能够打刘邦和项羽,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如果韩信在当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历史也将会很不一样。

韩信作为秦汉交际时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早年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

在秦时,韩信已经是沦落为布衣,空有一腔抱负却不能自食其力,那时的他甚至让人没有办法联想到最后能够成为一名大将军,

在司马迁的笔下,他早年的时候,既做不了官吏,又经不了商,经常依托别人才能够糊口,可以说大多数人都厌恶他。

但他在早年也并非一无是处的,他成为大将军之后,能够熟练地运用兵法,就可以知道,他早年熟读兵书,才为之后的一路高升,得到他人的赏识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这虽然也是一种机遇,但未尝不是他在低谷时期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做出的一种改变。

就如刚开始就介绍的一样,韩信是一名军事奇才,他刚开始是跟随项梁的,之后又为项羽献策,

但并没有受到项羽的赏识和采纳,甚至他只能做一个小官,他的怀才不遇直到他遇到夏侯婴和萧何之后才得以改变,之后才有机会被汉王拜为大将军,才能够有平台施展自己的能力。

韩信成为大将军之后,就为刘邦出谋划策,精准的分析项羽的优劣,并提出可行性的计划,且得到了刘邦的采纳,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后又帮助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按照史书记载的资料来看,汉朝的江山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这些都足以说明韩信的能力所在。

并且,韩信用兵,并不是空有匹夫之勇,他还善于使用计谋,他对于兵法的运用,可以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就比如说他用“四面楚歌”,扰乱楚军的心智,而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足以说明他足智多谋。就单从他的军事能力来讲,如果韩信拥兵自立的话,他还是有一定的可能与刘邦、项羽一争的。

但是,韩信在政治上他可以说是没有半点优势,这可以在他最后以谋反罪而被杀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

他没有能够在历史大势当中看到自己的出路,从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天下大势就朝着大一统的方向发展从西周末年开始,

经过春秋战国的战乱,分封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但韩信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为汉室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他所追求的也不过是封侯称王,尽管刘邦迫于压力分封他为齐王,却为他之后的惨死了埋下了伏笔,

他早已成为了上位者心中的一大隐患,在平定天下之后,必然会对他出手,

虽然他的谋臣也曾劝他三分天下,与刘邦、项羽一争的时候,他选择偏安一隅,仅做一方诸侯。

他在当时所做出的选择,也说明了他空有将才,却没有夺得最终的胜利,治理天下的政治能力,即使是谋反,也不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改写历史。

同时,他对于君心险恶这一点没有能够意识到,等天下平定之后,刘邦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韩信这样有兵权且能够对刘家的天下构成威胁的人。

刘邦在临死之前就因为听信流言而杀死樊哙,这样的君主,心胸不可谓不小。

但韩信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曾想过这样的帝王终究容不下自己这样的权臣,

对于一个这样的君主,韩信却一直念着知遇之恩而不肯背叛刘邦,坚守自己所认知的“义”,绝不叛汉,没有选择和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最后遭至杀身之祸。

从这一点来说,韩信的政治能力是远远不及其军事才能的,就这一点来说,为他和刘邦、项羽一争是大打折扣的。

韩信这个人的性格也是很矛盾的,司马迁对他在批评的同时也透露了深深地惋惜。

韩信在知恩图报的同时也有背信弃义的一面,他能够在发迹之后回报帮助过自己的老妇人,能够一直谨记刘邦的知遇之恩,绝不叛汉。

但是他也做了一些背信弃义的事情,他在攻齐的时候,不顾自己的亲信还在齐国,导致其被齐王所杀。

他又为了取信刘邦,害怕刘邦相信他有谋反之心而逼死了钟离昧,这种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舍弃自己好友的行为是为世人所不齿的。

他的矛盾之处还表现在他有宽宏大量的一面,对令自己受“胯下之辱”的人宽容以待,却对帮助过自己的亭长,仅因其妻子的行为而耿耿于怀;

他谦虚礼让的同时又恃才自傲,对于有军事才能的将领,能够虚心接受,但他又瞧不起樊哙、灌婴这样出身低贱的人,看不上手下的人,又不注意团结文臣,导致自己在朝中被孤立。

他用市井小人的心胸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好处,却要别人以德报怨,用君子的心怀来回报他,这是万万得不到大家的赏识的。

从这些方面来看,在笼络人心,团结各方力量夺取天下这方面,韩信却是不如刘邦的。

韩信有其过人之处,但刘邦和项羽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正是因为刘邦的知人善任,能够做到“英雄不问出处”

让韩信这类有才能的人能够衷心的为他所用,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他建立汉室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如果没有刘邦的赏识,韩信很有可能因此而被埋没,而他的知遇之恩也使韩信最终没有背叛他而走上谋反的道路,这何尝不是一种能力所在。

项羽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本身就出身于将军世家,他的身边有大量的能人志士 ,为他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

虽然项羽的性格暴戾,但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之下,面对秦的残暴,只能以暴制暴,如果没有项羽的勇猛和暴力,那么推翻秦王朝建立新王朝必然会要经历更多的挫折。

当然,项羽也正因为自己的性格,而无法得到更多的人心,无法在最后夺得天下,这一点也通过历史得以验证。

其实,综合各方面的能力来看,韩信和刘邦、项羽一争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

和刘邦项羽来比,韩信的个人军事能力和才智都在项羽、刘邦的能力之上,刘邦有着君主所拥有的一点,也就是“寡情”,而项羽最大的缺点就是众所周知的暴戾。

韩信固然有上文所说的缺点所在,他也并不完全是一个纯善之人,

但总体来看,他还是非常注重恩情,宽宏大度的。

他有着超出刘邦、项羽之上的仁者风范,如果他能够和刘邦、项羽三足鼎立,他极有可能是可以胜出的,如果他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中国历史必然也会走向不同的道路。

同时,他有着不同于项羽、刘邦的战略眼光,韩信之所以能够帮助刘邦夺得大半江山,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于项羽的性格以及战略措施都分析的比较透彻,他在战争当中能够运用项羽、楚军的弱点来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是刘邦、项羽所不能及的。

刘邦为什么能够夺得最后的天下,在这之中,韩信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有着谋臣所不能及的勇猛,又有着一般武将所没有的谋略

他用他的军事才能,为汉军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屡战屡胜,刘邦正是在韩信的带领下,最终取得了天下。

如果没有韩信的追随和支持,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楚汉之争,谁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历史终归是历史,韩信已经在自己的时空中做出了基于自己本心的选择。

他没有选择去争夺天下,而是选择忠于自己心中的“义”,也避免了历史提早进入前三国的时代,避免了当时的人民遭受更长时间的战乱,他在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尽管也有人觉得,韩信没有选择谋反,最终却又使自己担上了“谋反”之名是极其可惜的

他因为自己的“忠”而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但在他的视野中,这已经是他所能做的正确的选择。

历史,不可能因为现在的假如而改变,不管是刘邦、项羽还是韩信都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但不同的是,他们用自己的能力与行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结束了秦的暴政,开启了一个新的王朝,也是他们的功绩所在。

参考内容

《舍暴力之祸而取和平之福:刘邦、项羽与韩信成败转运的意义分析》

《解析淮阴侯韩信其人》

《领导性格与下属能力发展——基于刘邦、项羽与韩信的角度》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