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易解老:在宇宙的尽头和周敦颐的《太极图》两端,转身得道

东方既白世说新语 2024-01-09 07:07:08

东方既白 著

尽管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太极图说》揭秘了宇宙万物普遍的发展变化规律,但亦有其时代局限性和不尽完善性,比如在讲完水火木金土的“五行生克”模型体系后,并没有沿着“五行生克”的体系和思想向下层“人道”的层面继续衍生和扩展,而是以裂解的方式提出了“坤道成女,乾道成男”和“化生万物”的并列体系,这明显有点“画蛇添足”的嫌疑。

如果把其中关于“坤道成女,乾道成男”和“化生万物”的部分“合而为一”,用“人道”的“六亲生克”整体替代,则该体系就能更具有整体的系统性和系统的继承性,亦更加契合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德经》体系架构。原因有三:

周敦颐改良版《太极图》

一则遵循了《尚书·周书·泰书》中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的精神,由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统万物以法道,以人的“六亲生克”模型,来代表“万物”的表象。二则因为,六亲生克是万物繁衍生息过程中最全面、最先进的共生模型,能全面涵盖并代表万物的繁衍生息。三则因为,六亲生克是五行生克最典型的案例,体现了“人道六亲”法“地道五行”的整体演化路线。

最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把周敦颐的“太极图”套入到《易经》综卦的辩证思维模型中,我们就可以从“道”和“万物”两个方向和角度,推演出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过程,并可以把“转身即得道”的演化路径和规律通过图表的全新形式表现出来。

在宇宙的尽头和周敦颐的《太极图》两端,转身得道

具体如何操作呢?首先我们要明了《易经》综卦的思维模型,演习过《易经》基本概念的人都知道,所谓“综卦”,又称“反卦”、“覆卦”,是指将一个“六爻卦”反覆(颠倒)过来所得到的卦。综卦是“六爻卦”旋转180°所得到的卦。综卦是角度转换,换一个方向来看“六爻卦”,就得到该“六爻卦”的综卦。

《易经》“综卦”的模型原理

接着,需要把改良后的周敦颐 《太极图》作为一个整体事件来看待,然后把这个“太极图”套入到《易经》综卦的辩证思维模型中,我们就可以从“道”和“万物”两个方向和角度推演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站在宇宙的尽头和周敦颐的《太极图》两端,转身得道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综合辩证”看事物的过程。

从道和万物的不同角度,综合看待《太极图》

以此图的右半边为例,人类一旦能站在万物自身的立场,自下而上的方向,来参悟老子关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就可以推演出关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过程和示意图例。但也会因各人的悟性和层次不同,而出现如老子所言的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具体过程如下图: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此图既说明了老子所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的真相,也说明了佛教“明心见性”的修行路径和过程。怎样才算是“明心见性”了呢?答案就如上图中“上士闻道,明心见性”的结果一样,拨开六亲生克、五行生克和阴阳太极这一切的“虚妄之相”,直抵中间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心即“混沌无极”之理,明心见“混沌无极”之性

比如再以此图的左半边为例,人类一旦能站在“道”的立场角度和终极维度来参悟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就能得到下面这张“混沌无极,无我无私”图,也是圣人能够达到“以物观物”终极智慧的关键所在。

在道的终极维度和层次,以天量人,以道观物,转身即得道

如此,我们就很好回答人类如何站在宇宙的尽头和周敦颐的《太极图》两端“转身得道”、和“超凡入圣”、“成圣成佛”的问题了。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为道日损”,损掉如“余食赘行”般的“自视、自见、自伐、自矜”,并在转过身来对待万物时,都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内,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公约数,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初心和使命。

混沌无极,无我无私,其大无外,无中生有,有中化无

所以要想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超凡入圣,明心见性,就一定要在心性修炼上到达那个“其小无内,混沌无极,无我无私”的至境。唯有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超凡入圣,明心见性,才能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知行合一”过程中“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万物齐一”。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转身即得道

因为这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是后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过程中“无为而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前面“人法道”的终极突破,以及那个“明心见性”的顿悟,是不可能站在“道”的终极层面和维度上,自上而下,知行合一,践行“无为而治”的终极智慧的,其前期“人法道”的修炼过程,就像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过程和作用一样,都是后面“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础和前提,不可或缺。

因为站在宇宙循环的终极维度和层面来看,万事万物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前后关联的、不可分割的完整循环过程,是一个逐级跃升的“相对闭环”,而“道”恰恰就是这个整体循环过程的终始点和跃升点。

万物在“道”的终始点,迭代精进,波浪式跃升

上一篇:如何“以易解老”: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及其宇宙生成论解读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简介: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