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不是在上班,而是在上补习班

元化玩转趣事 2025-01-22 21:54:46

过年了,总有一些亲戚朋友不识好歹地问你:“今年工作怎么样啊?做什么的?工资多少啊?”最后还假装关心地打探说:“今年找对象了吗?什么时候带回来给我们看看啊?”

是的,他们不是真的关心你,所以你也不用真心地回答他们。

这些问题,总觉得很熟悉,就像在补习班门口接孩子的家长口里吐出来的:“学得怎么样啊?来,跟我说说学了什么?还有不会的吗?要不要找找老师问问?”

这么听,那些爸妈好像真的关心孩子学习,其实他们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花了钱而已。

如果我说,现在的教育,普遍算是失败的,会有人反对吗?

现今的教育,最大的失败,不是大家说的筛选,也不是内卷,而是跟生活无关。

看了深圳南山区的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后我们就能发现,这题目真的难,但不是难在知识点考得刁钻,而是考得离谱:平时教学的时候不结合实际生活的应用,考试的时候一大堆时事,不知道的还以为考政治了。

这一次因为真的离谱,再因为互联网的发达和家长对教育的“关心”,所以一下子全国都知道深圳南山出了一份离谱的考卷。

大学里一直没有被公开的教学呢?

我们一直都被告知,大学是一个半社会的教育环境,但它除了引进了各种商业活动和教授们的争相拼比的学术数量、官职头衔外,它的教育呈现出哪些跟社会生活相关的部分?

学生获得了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看就业结果就非常清楚了。

高等教育的学府,不便宜的学费,却教出了很多无法就业的学生,这不是教育的失败吗?

如果说大学主要靠自主学习就能推脱掉的话,那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由谁来评价,为什么入学时单一评价的分数而不是能力?

再往前推,如果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那责任就在父母、小初高的老师、补习班的老师。

也就是说,那些毕业无法就业的学生,他们的“失败”是一群人的教育失败。

学生在受教育的时间里没有接收到跟生活相关的实用知识和技能,那么他们出来社会需要用很长时间来呈现一种上补习班的状态也是正常的。但这种正常,再一次地证明了教育的失败。

因为失败的教育以及过高的期待,才会产生补习班的这种东西。

一般来讲,补习班这种东西,发展到最后都会打着帮助你的旗号来侵害你的利益,所以泛滥了,可能就不是教育失败或者过高期待的问题了,而是市场态势了。

刚出来工作比作是上补习班,其实也不为过。因为毕业生拿着宝贵的时间,去换那丁点的工资肯定是不划算的,但如果再换一些可以让自己获得成长的技能积累,这就说得过去了。

这部分人是大多数,他们在一个环境里获得成长后,如果再继续留下来未必能够达到他想要的技能成长和工作收入,就会选择跳槽去一个更好的平台。上补习班也是,辛辛苦苦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上一个好的学校(这是父母一厢情愿的期待)。

上补习班也有主动愿意上的,也有被迫上的,在结果呈现上会大相径庭。

工作也是一样,有的人被迫上班,根本不是为了自己的,所以他们拿着不高的工资,即使被PUA,被过度消耗时间,也不会产生太多的反抗。这类型的人对应的就是那种补习明明没什么效果但还是逼迫孩子去补习的家长。

主动上班,且目标明确的,他们在公司该得到什么、该承受什么,会非常清楚,如果在时间和能力支出上与工资收入不成正比时,他们会果断离开。这类型的人对应的就是知道孩子要什么,然后给什么,还会精准地选择机构的家长。

如果你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冲出一条阳关大道的话,就不要跟下面的两种人对比。

有的人一毕业就能有好工作,不错的收入,就像有的学生不用补习也能考一个好学校。

也有另一种人,一毕业也有好工作,不错的收入,不同的是,他们有着不赖的爸妈,学习成绩不算好,兴趣爱好随性,但同样有个好未来。

无论是工作还是孩子真的在上补习班,我们都要清晰一个事实:良心的公司或者机构,它是会成就你独立和更好。

如果遇到那些死绑着你不放的公司,还不给你涨工资,那不用多想,它纯粹想占你便宜而已。

我听到那些补习班老师讲——学生在我这里提分很明显,他家长居然不打算续费——我就知道,这老师能力不错,但他只想一直消费你而已。

因此,工作上成补习班一样,是没关系的,但你要清楚,什么程度,你不再补。

0 阅读:2

元化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