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大军争先恐后,向两万侵略者投降,创造中国战争史上最大耻辱

奇人看其事 2024-06-02 07:26:42

百万大军打两万敌人,谁输谁赢?

只要稍微识数,都会认为百万大军煌煌大势、难有匹敌。

可打仗这事不仅看兵力,也拼运气、看胆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不是没有,不过因为罕见,所以多数人还是相信常识、不信奇迹。

虽说以少胜多罕见,但毕竟有迹可循,那是否听说过百万大军向两万敌人投降?这可谓闻所未闻。

偏偏在中国历史上,还真发生过百万大军集体投降的事。

这事说起来与时代不无关系,更多还是因为百万大军的主帅少了几分气节、多了几分谄媚。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事偏偏就发生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明朝,因此这起投降事件也就成了一个典例。

事件的主人公——左梦庚,自然被推上了“审判席”。

一、左梦庚有个好爹

左梦庚有个好爹——左良玉。

左良玉生了个“好时代”——明末。

明末,就一个字:乱!

全国上下全是糟心事,比如农民揭竿而起、清军来犯等。左良玉靠着足智多谋,在明朝混的风生水起。

他主要的职责,就是打仗——和起义农民军打!

那时候全国农民军的势力十分之大,李自成、张献忠势力让明廷十分忌惮。若非左良玉这些将领撑着,怕也难以为继。

那真是一个“挣军功”的“好时代”,左良玉这样的武将很快就成了明朝栋梁。起初,左良玉也确实想当崇祯的得力干将。

凡和农民军干仗,他每每格外积极、鲜有败绩。

崇祯七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农民军已经成了气候,光从兵力、战力来看,已经慢慢赶上明兵。那时候各大参加镇压起义军的将领,心里就有了其他想法。心想着这样打下去,只怕是农民军越来越多、明兵越来越少。

过去那个甘当崇祯的马前卒——左良玉也有了别的想法,他不再全力追逐农民军,而是干起了拉拢人心、扩张势力的勾当。

是的,他有了当“军阀”的念头。

当然,左良玉也有当“军阀”的本钱。他这人虽然没读过几年书,但深谙用兵之道、及善收拢人心。

当兵不过十载,手下也有了万余人。

今时不同往日,万余人在明末就是“政治本钱”,凭此能找崇祯大要好处,朝廷还不能治他的罪。

拥兵自重,如是者也。但是毕竟只有万余人,他也只能见好就收、朝廷让他去打农民军还是得去,至于尽不尽心?那就两说。

不得不说,左良玉还真有些本事。

张献忠知道吧?明末农民起义二号人物,这头号人物自然是李自成。

就是这样一号人物,也没打赢左良玉,更甚惨中左良玉两箭,若非跑得快,也就成了他刀下亡魂。

凭借战功,他被拜为平贼将军,又加封太子少保。

明廷有如此良将、即便左良玉心有他想,也不至于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奈何明廷即便外患不断,内斗依旧不休!

左良玉还没坐稳平贼将军的位置,朝廷就有人眼红,撺掇着想拉其下马。得知此事后,他如何忍得住?自此和农民军干仗属于只吆喝不干事。

其他将领有难?不救。

明廷将领内斗,高兴地自然是李自成这些起义军,以及虎视眈眈的清军。

到崇祯十五年,左良玉已经拥兵二十万。

也就在这一年,清军相继占领关外八城之四——松山、锦州、杏山、塔山。

农民军张献忠攻克舒城、李自成相继攻陷开封、襄阳。

江山社稷危险至此,崇祯还能如何?只能依仗左良玉等将领。为将左良玉绑在大明这条即将沉没的大船,朝廷大赏左家。

左良玉封宁南伯,其子左梦庚接平贼将军大印。

二、关外关内同时发难,明朝危矣

左良玉春风得意,左梦庚志得意满,左家一时风光无二。

就在此时,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杀!

消息传来,左良玉有些无主、部下更是人心惶惶。不过他并不慌张,毕竟手下有八十万大军、号称百万雄师!

如此兵力,无惧闯军。

他无主的原因,不过是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北京沦陷还不是最糟糕的,更大的问题是清军被吴三桂放进关内,此时中原势力错综复杂,他选择作壁上观。

左良玉选择明哲保身,可总有人不希望坐以待毙,何况南明朝廷还希望得到他的助力、复克北京。

于是乎,南明又对左家大赏特赏。

左良玉也没闲着,凭着手下这百万大军相继收复湖北多地,无形中也给予了南明一定保障。彼时清军、闯军打得正欢,也顾不上他。

有人或许会问,南明为什么不让左良玉反攻?

如果能反攻,他或许早就反攻了。

想问一句,明朝最大敌人是谁?不是清军、不是李自成,而是百姓!百姓苦明廷统治久矣,才会揭竿而起。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只是时代选出来的“代言人”,他们决定不了明朝的灭亡,却亲手送明朝“入土”。

因此自清军入关以来,明廷将领基本没有抵抗就降了。高官厚禄收买的政策,再加上尽失民心,明朝再无翻身机会。

左良玉手中百万雄师,算是南明最后的希望。

偏偏就是这最后的希望,也被南明官员推向了对立面。

左良玉算是“东林党人”——明朝政治派系,南明时期,掌权的马士英、阮大铖与东林党人不合。

政治上,马士英、阮大铖占据主导地位。

军事上,左良玉拥有百万大军!

就只是为了那点权利,马士英等人选择排挤左良玉。起初左良玉是没啥想法,因为他已经老了、疾病缠身,只想着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可有的时候总是身不由己,他不想去争、去抢,手下的人总会多想一些、多做一些,然后将他“架起来”。

无可奈何,他只能发檄文讨伐马士英。

马士英

原本守在长江以南的百万大军,就因为朝廷那点龌龊,浩浩荡荡挥师东下,将矛头对准“自己人”。

内讧当真是没完没了,不分时间、不论结果。

当然,也不全是内讧,更多是为自保。

清军入关之后,闯军好似中了魔咒一般,几乎是场场败、一退再退,被迫进行游击战。眼见着清军逐渐统一北方政权,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左良玉。

虽说清军刚入关不过两万之众,绝对不是百万大军一合之敌。可架不住清军发展快,再加上他手下那百万雄师战斗力并不强!

早年跟着他东征西战的老部下,早在朱仙镇一战中消耗殆尽,如今手下这百万雄师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

阵势很足,战斗力不够。

而清军人数虽少,战斗力强悍不说,还有吴三桂等降将撑场子,左良玉实在没把握应付清军,只能东下。

东下之后,羸弱如南明必将仰仗之。

即便和马士英有矛盾,也不至于陷于困境、实在大有可为!

马士英眼见左良玉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东下,深知这就是奔着他来的,也顾不得南明羸弱、外敌当前,直接调兵和左良玉干了起来。

刚扫清北方农民军、明军的清军,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兴。

清兵很了解自身实力,当初想要入个关,都被吴三桂拦在关外数年。吴三桂善战,左良玉也不遑多让。

若是左良玉据长江以守,清军何时能攻破百万大军?

攻破虽然是时间问题,但不至于太过轻松。况且左良玉世受皇恩,无论是崇祯,还是南明皇室,都算不上亏待他。

古往今来能享这般殊荣,他算是一个。

结果马士英拎不清,哪怕这种时候也要搞党争那套,逼得左良玉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一路东下。

这百万大军东下之后,清军立刻南下江南。

失去北方屏障的南明局势本就艰难,但也不至于立即覆灭,再不济也能和南宋一样,苟延残喘些许年月。

结果因为左良玉的出兵,局势瞬间分崩离析。

最关键的是,左良玉“清君侧”还没功成,就撒手人寰,将一堆烂摊子留给了他的儿子左梦庚。

三、二十万大军也就降了

左梦庚有个好爹——左良玉。

靠着他爹,他被授平贼将军。如今他爹病逝,手下这群人怎么办?他又该何去何从?其实这并不是难题。

军队,还是得左梦庚主持大局。

在众人拥护下,他成了大军统领。

当初左良玉本就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针对的也只是马士英,又不是造反。如今左良玉病逝,他大可以将锅尽数甩给亲爹。

即便朝廷追责,也不可能真正责罚,毕竟还要仰仗他手上的军队去抵御清军。

就在他犹豫之际,马士英替他做了选择。

不久,南明属将黄得功兵临城下。

还没等左梦庚开城门唠一唠,就迎来南明军队一顿大骂。既然对方来势汹汹,那就先打一架再谈!

结果左梦庚输了,手下人开始慌了。

和南明军队打仗,说好听点是误会、说难听点是造反!如果打赢了还好说,偏偏左梦庚军输了。

输了,南明能一笔带过吗?指定不能。

兴许现在朝廷需要他们,并不追究,万一秋后算账?这世道走狗烹的事可不少,他们心里实在没底。

也就在南明和左梦庚军打仗时,清军来了,还是在攻陷南京后,兵临九江城下。原来清军趁着这一档口,挥师南下,一路如过无人之境,被南明视如固若金汤的江北防线一触即溃,南京再无兵可调。

若是黄得功和左梦庚没打那一仗,倒也来得及驰援。

结果一战之后,就只剩下沦陷的南京城。

当然,南京城破、南明政权还在,摆在左梦庚面前就两条路。

1、跟黄得功联手,抵抗清军。

2、降了清军,对付南明。

若选择前者,他有可能名留青史。

若选择后者,极有可能遗臭万年。

当时降了的人不少,但可没有人手上握着几十万大军,左梦庚是独一份,一个名留青史的机会就在眼前,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

事实证明,他并不是明末“于谦”。

明朝也再难有第二个于谦,有的只是左梦庚等贪生怕死之徒。

最终,左梦庚带着左良玉留下的基业降了清军。他的叛降,为南明敲响了丧钟。但他绝对不会想到,这也是“反清”高潮的开始。

原本的农民叛将张献忠,化身“反清先锋”。

此时南明生存空间虽然一再被压缩,从南京一路南下到广东、广西等地,始终高举着“反清复明”的旗号。

早期清军入关,一路畅通无阻,为何如今却举步维艰?只怕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后,才让人看清这一政权与腐败至极的明朝政权并无两样,更甚更加残暴、无道,是以招致反抗不止。

彼时,反清复明不止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希望!

他们所希望的是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的大明,可随着李来亨(反清将领)自焚,大明在大陆抗清的最后一支队伍被消灭。

而此时,已经是康熙三年(1664年)。

从1644年4月,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到抗清最后一支队伍被消灭,这群反清人士足足坚持了二十年!

可也仅仅是大陆抗清力量被消灭,反清力量依旧存在。各大史料都有记载,清朝皇室为消灭这些力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如此再看左梦庚,当初坐拥百万大军却选择投敌,倒也是明朝的叛徒,其气节实在算不上多高,甚至没有气节。

不过也必须承认,这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比较常见的事,在他之前,还有秦桧这般卖国求荣的大奸臣。

奸臣固然可恨,英雄更加难得。

是以于谦、岳飞等人,才能名垂千史、万古流芳!

1 阅读:1764

奇人看其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