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可购买二泉吟泡茶水
武夷山这半个月来的天气可不算好,下不停的雨和晴不久的天,即使是科代表这样不做茶也没茶做的闲人看着也发愁,这不能耽误科代表明年喝到好茶吧?
很快,科代表就操不动那份闲心了,因为当下喝的茶感觉快要被耽误了。这几天喝茶连着换了几泡茶,感觉香气和味道都不对,起码和最开始遇见的时候不相符合。
这时候,学委就会拿起泡袋来回细看,是不是我拿错茶了?还是说,谁偷摸把我的茶换了?
之后,科代表就和岩茶白茶的小伙伴一起讨论了一下,发现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在少数,究其原因觉得主要还是天气发生了变化。
至于为什么,天变了茶也跟着变了,科代表发动了岩茶教室和白茶教室两边的小伙伴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01.起风了,要变天了这茶,也得跟着变
武夷山漫长的、一下起来没完没了的雨季,再加上炎炎夏日这个debuff,这种体验最为致命。
前一晚下了大暴雨即使第二天早上马上就晴空万里了,但是地面上的高温水汽还没被蒸腾干净,这种又闷又热又湿的天气跟待在蒸笼里没有一点区别。
还有武夷山大雪那天,在雪后初晴的日子里,我们重新试了一遍在曾经喝过的,因为遇到霾而表现力不佳的白茶,结果却是满室生香。
当下那一段颇似甄嬛传最刺激的滴血验亲环节,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甄嬛楚楚可怜地说道:臣妾此身,从此分明了。
首先,我们可以试着从分子运动上找一找答案。
香气的扩散以及滋味物质进入茶汤,本质上都是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日常品饮下,热水一激香气就冒头,但是香气散得也很快。
闷湿天气的时候空气湿度相当大,尚且连人都能感知到空气中的水,这种状态下空气中几乎都是水分子在做运动,香气分子的运动自然会受到阻滞,那种湿掉的大棉被盖在茶上,香气想要激发出来?想都不要想。
而我们雪后初晴品饮时,那个满室生香的状态是因为化雪天比下雪天还要冷,此时雪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时候,在向周围环境吸热,温度自然下降。
这个时候,香气的分子运动也会变得缓慢,停留在室内的时间变长,满室生香的效果也就出现了,不怪乎Y老师总是说喝茶最好的天气就是这种雪后初晴的日子。
▲风雪时,孝文家三泡茶会的牛肉
茶的感官审评是综合的,若是香气沉闷不得志,那滋味自然也会有所削弱。因此,没有人把茶换了,而是温湿度的变化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了冲泡茶叶时那肉眼不可见的无规则分子运动。
02.是你茶变了,还是我人变了?
从人的角度来看,人们感知香气的步骤是从芳香物质挥发开始,被嗅觉细胞所捕获,经过嗅觉神经的信号传递,在大脑嗅觉中枢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才能感知到香气的存在,味觉感受过程同理。
因此,天气对人造成的影响,会间接地作用在茶的品饮上。
想必大家都有那种在飞机上吃飞机餐味同嚼蜡的感觉,飞机上的气压相对于地面上的气压来说是低压。比如夏季雷雨天的高温高湿天气,就是低压。
在低压的影响下,人会有压抑、憋闷的感觉,这个时候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分泌会降低人的食欲,这种状态下品饮自然是喝不出什么好的。
▲紫叶碧桃下的御鉴茶会
有的小伙伴认为是天气不好,人的情绪自然也跟着emo,也就会影响到喝茶时候的品饮状态。
比如下雨天还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内心戏稍微多一点朋友在这个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开始——“我活得好悲伤,我在雨中拉肖邦”,还没到点,已经先一步进入网抑云时间。
事实上,情绪属于个人主观因素,其感受的状态也大多因人而异。自古时候起,就有晴耕雨读的说法,若是遇上不适合做工的天气,古代人多数会选择在家喝茶读书,这往往是人们最惬意的时候。
再者,雨声作为白噪音很大程度能够抚平人们躁动的情绪,对茶的品饮也会更加专注。
▲玩木工坊的远香茶会
关于因为天气条件的改变而茶的风味感知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岩茶教室和白茶教室的小伙伴在此问题上讨论激烈,谁也不肯让着谁。
有说直接作用在茶身上的,也有说作用在人的身上而间接感知到的,还有的关于品种的说法,说是老丛和奇种这类茶受到天气的影响会小一点,而肉桂这种香型茶受天气影响会大一点……
或者还有哪些其他原因,不妨大家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今日互动:
你还能从哪些角度去解释不同的天气茶喝起来不同呢?评论区里讨论一下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