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稀奇罕见,甜甜的京城小吃,糖耳朵蜜麻花

美食状元府 2023-04-29 09:05:44

在人们的记忆中,北京人都是爱吃甜点的,二十多年前,人们从北京回来,不仅会购买一只鸭子,还会购买一包包的北京蜜饯,因为蜜饯味道很甜。而在北京街头,那些红色的冰棍,又何尝不是甜美的呢?说到美食,北京的美食足足有数十种之多!被北京人称为“清真食品”。比如,西城有“年糕张”,南城有“南来顺”,这些都是有名的美食品牌。在我孩提时代,有许多种类的零食,“糖耳朵”,又称“蜜麻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零食。

南城的南来顺饭庄,因其长年不停地做着蜂蜜麻花。在1997年,被列为北京名点和中华名点,与蜂蜜麻花很像,除了外形外,其他材料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外形有些区别,都是三面包,再加蜂蜜。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干糖麻花或者是木瓜干。

这是一种用面粉和砂糖搅拌成的粉末,看起来又甜又脆。据说有一次,一名年轻的贵族邀请一名女子共进晚餐,其中一道菜便是那时候在外面难得一见,非富即贵,等到上菜的时候,那位年轻贵族惊讶地发现,那道菜居然长的像一个人的耳朵,于是急忙向那位年轻贵族解释,那道菜叫做“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那位年轻贵族一尝之下,顿时心花怒放,连连称赞,足见这道菜的魅力!外形像是人的耳朵,通体呈红色,中间夹杂着黄色,用手掰拉糖丝,又酥又香。做“糖耳朵”确实需要很高的技术。首先要用揉好的发酵面,要配上适当的碱性,不能有任何的酸性,用另一种面粉蘸上黑糖,将发酵面一分为二,每一种面粉都要擀成一张薄纸,将准备好的黑糖面放入两张薄纸之间,上面是黑糖面,下面是发酵面。

当花生油加热到五成热的时候,她将面团分成好几份,直到面团变得金黄,她才把面团放进温水中,然后把面团放进蜂蜜中,然后她的“耳朵”里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这个过程叫做“过蜜”,当面团被蜂蜜彻底吸收后,她将面团放进筐中冷却,面团就会变成一层光滑的外壳,像是琉璃一样晶莹剔透。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步骤不容马虎:一是要慢慢地煎,不然就会变得焦黄酥脆;二是要“过蜜”足够,不然就会吸收不了蜂蜜。我曾经吃过劣质的“糖耳朵”,拆开之后,只剩下干巴巴的白色面粉,连一层都没有,连糖浆都没有,还不如一个油炸的包子,对食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象白塔寺和护国寺的集市上都有摆地摊的小贩,我最爱看他们摊了,那些小贩的手艺很好,每一只“耳朵”都晶莹剔透,香甜可口,用手一掰就能把它们掰下来,让人赏心悦目!那个时候,也有一些流浪商人在街上跑来跑去,在小巷中兜售商品,但是商品的品质很难保证。而且,这些老北京的美食,不管是卖相还是做法,都是一种很有艺术的东西。

怪不得古人曾作过一首诗:“一只耳朵,竟然可以当食物吃?”经常和他的伙伴们在一起。麻烦你帮我打听一下,前面有个傻子。”“甜耳”是北京十三种特色美食之一,因为外形酷似人耳而被命名为“甜耳”。颜色是棕色的,看起来很是好看。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