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9年漠北之战前后,李广和卫青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历史真相”何在,从历史学角度探讨,几乎注定是无解的,至少没有根本实证,无法彻底说服不同观点方。
但如果是从军事学角度出发,还是很容易得出比较明确的结论。
见上图。通过对漠北之战整体战役过程的具体还原,可以确定如下事实:
1、战役初期、中期阶段,伊稚斜单于是位于单于庭的东方区域,与汉军霍去病部进行决战。
2、战役末期阶段,伊稚斜单于在单于庭西方的茏城附近范围内,遭到了卫青部的拦截、阻击。
上述战事的结果很明确,伊稚斜单于在和霍去病的决战中战败,在和卫青的阻击战中仓皇逃跑。
由此很容易得出伊稚斜单于战役全程的行动路线:从东方到单于庭,再向西到茏城附近,最后向西北逃去。
由此反推,卫青在进军途中之所以选择和李广赵食其分兵,战役目的很明确,就是构建拦截、阻击伊稚斜单于的两条“阻击线”,一条在单于庭附近范围内,另一条就是实战中上演的茏城附近。
所以,李广赵食其两人的进军目的地,是当时的单于庭。
鉴于这是位于东侧的第一条阻击线,势必首先拦截、阻击伊稚斜单于及其军队,这无疑和李广“愿居前,先死单于”的强烈意愿完全符合,导致他不可能拒绝卫青的命令,更不会出现生气、抗命等抵触情绪。
所以分兵时李广的心理状态,实际反而是极为高兴、欣慰、振奋的,这么多年了,他终于等到了最好的机会,只要他和赵食其能够及时进军、穿插到单于庭,就能封堵向西逃跑的伊稚斜,从而立功封侯。
要是李广再能亲自逮住伊稚斜单于,那可就是旷世奇功了!
卫青之所以安排李广和赵食其来构建、执行第一条阻击线,是因为李广是前军、赵食其是右军,他俩所部军队的行进位置最靠前、靠右,相比其它部队,他俩穿插到单于庭所需的时间更短、更快。
这就是卫青当时很正常、明智的一次军事决策,他没有什么特别心思,更不要说歪心思、坏心眼。
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只能用“无语”来形容,李广、赵食其两军居然在大幕中迷路了,没有及时赶到单于庭,更不要说阻击伊稚斜了,这个军事任务根本没有完成。
估计卫青短期内都很奇怪,甚至一头雾水,李广、赵食其两军究竟去哪里了?
相比迷路这种小概率事件,卫青无疑会更担心,他俩不会是被匈奴歼灭了吧?或者是在大幕中遭遇了极端天气等危险意外,军队出现了严重伤亡。
这才是卫青作为汉军统帅,当时更可能的心理状态。
实际情况是,李广、赵食其因为迷路,反而进军到了漠南,此时整个漠北之战已经结束,所以李广、赵食其也没有再率军开赴漠北。
直到卫青回到漠南,李广和卫青两人才再见面。之后一段时日就发生了惨剧,李广在卫青的幕府当众拔刀自刎,以极为激烈、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结合上述事实,探究李广选择自杀的原因,无非几点:
1、对“天意弄人”、“命数注定”的愤慨与无奈。
这次机会对李广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最好机会,只要他能赶到单于庭,就可以封堵匈奴、建立军功。
结果却偏偏发生了迷路这种极小概率事件,这不能不让李广极度愤慨又无奈,难道真是“数奇”,他这辈子命中注定不能立功封侯?!上天为什么非要这么玩他!
(李广之前没有过迷路现象,“迷路侯”的称呼对李广不公平,特此说明。)
2、彻底失去机会的绝望。
李广和匈奴打了一辈子仗,击败匈奴、立功封侯是他的平生夙愿,但是,随着漠北之战的结束,匈奴被彻底击败,汉匈战争已经画上句点。
对于李广来说,他已经彻底失去了机会,平生的夙愿与志向再也无法实现,他内心的绝望与郁闷可想而知。
3、对簿时的情绪突然崩溃。
李广将要面临的军法处罚很明确,所谓“失期当斩”,这种事之前发生过很多次,包括李广、公孙敖、张骞等人都面临过。
当然,也不是非死不可,可以花钱赎命的。此次和李广同行的赵食其,之后就如法炮制,起码保住了性命。
可见李广不是必死的,再加上汉匈战争已经结束,李广又是汉朝名望极高的军方元老,汉武帝对他“网开一面”的可能性很大,比如之前对苏建,汉武帝就没按律诛杀,直接贬为庶人就过了。
所以李广最终自杀,也和当时的具体场景有关,估计在和卫青幕府工作人员“对簿”的过程中,彻底触发了李广的愤慨、无奈与绝望,导致情绪突然崩溃、彻底失控,从而挥刀自刎。
可见,愤慨、无奈与绝望是主因,场景是个刺激,综合起来酿成惨剧。
这无疑是个意外事件,可以肯定,事先没有人会想到。
但它造成的影响是,鉴于李广明确是在卫青的幕府中自杀,即使卫青当时都不在现场,他“逼死李广”的嫌疑,注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也导致了之后另外一个悲剧,想为父报仇的李敢,居然找机会直接袭击、打伤了卫青。
卫青本人倒是没有追究,反而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但却惹火了年轻气盛的霍去病。
在两人跟着汉武帝在甘泉宫打猎的时候,霍去病居然直接一箭射死了李敢。汉武帝肯定偏心霍去病,就对外谎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这下李家跟卫霍两家算是彻底结上了仇。李广的长孙李陵长大后,认识了好朋友司马迁,于是就有了后世耳熟能详的《史记-李将军列传》。
可以肯定,其中有相当多的内容,司马迁是从李陵那里得知的。
其它的先不管,只看漠北之战前后,相关记载的“真实含量”究竟有多少,又有哪些内容耐人寻味。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显然,从一开始,“鲜克知兵”的司马迁就没有真正搞清楚,卫青究竟为何要跟李广赵食其分兵。
司马迁估计是认为,伊稚斜当时的具体位置,就在卫青等人的正北方或西北方,所以李广走东道注定是绕路、走弓背,而东道又水草少、不好走,李广肯定会落在卫青后面,从而失去打单于的机会。
【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原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陰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於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
这一大段话,无疑都是假的、实际根本没发生过,甚至和真实情况完全相反。
实际分兵的时候,卫青是第一时间就点了李广的将,命令李广和赵食其迅速进军到单于庭,实际就是让李广“居前,先死单于”。
卫青并没有故意不让李广去,李广也不可能“意甚愠怒而就部”,他当时反而很开心、振奋、意气风发。
至于“汉武帝私下叮嘱卫青,不能让李广先打单于”,无疑也是编造出来的。
这里最有力的反驳逻辑是,如果汉武帝、卫青真的不想让李广先打单于,担心李广带来霉运导致抓不到单于,他俩完全可以玩阳谋而不是阴谋,很简单,不把李广任命为“前将军”不就行了么?
比如让李广担任“后将军”,位于全军后方,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用得着在实战中再耍阴谋、费心思么?这不是给自己挖坑么?
就此反推,汉武帝、卫青事先根本没有专门针对李广的心思,他俩反而希望“前将军”李广发挥出一贯的勇猛作战风格,当好先锋、给全军作表率,顺带鼓舞全军士气。
至于“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这里首先有一个明显史实错误,漠北之战大将军卫青麾下,只有前后左右四个将军,不存在什么“中将军”,公孙敖当时的职务其实是“校尉”。
公孙敖之前在河西之战中担任主将,推进不顺、“畏懦当斩”,战后被一撸到底。这才不过两年时间,即使他跟汉武帝、卫青关系再好,也不可能没有军功就当上“中将军”。
毋需否认,卫青一直都有带着公孙敖刷军功的心理动机与实际表现,但这一次漠北之战,完全不存在让公孙敖和李广“争功”的事情,如果卫青真想这么干,他应该让公孙敖和赵食其一起进军单于庭。
或者,卫青带着公孙敖等人去单于庭构建第一条阻击线,让李广赵食其去茏城构建第二条阻击线,但他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
包括漠北之战后,公孙敖也没受到啥封赏,所以这个说法纯属“欲加之罪”、莫须有。
综合来看,这一整段内容,多数是李广死后,李家也包括社会上,因为不了解内情更不懂军事,总喜欢用“阴谋论”来看待政治军事人物,才衍生了这些“段子”,随后却被司马迁当成“史料”,堂而皇之的写进史书。
【军亡导,或失道,後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军中没有向导恐怕不现实,迷惑失道却是事实。估计那些向导相互争论,多次选择了错误的进军方向。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说明李广和卫青已经见过一面。
正常来说,卫青肯定一见面就会问李广迷路失期的具体原因,从之后卫青的做法来看,李广当时应该是没说多少甚至啥也没说,估计内心已经非常郁闷了。
所以卫青“使长史持糒醪遗广”,送些好酒好菜给李广,想让老将军大醉一场,别再想不开了。
显然,对于李广当时的心理状态,卫青作为直接上司、最清楚前后情况的人,他很容易察觉到并予以理解,从而想到开解下李广。
李广没有打成单于,固然对整个战局有影响,卫青自然也会有些遗憾,但事情已经这样了,李广绝不可能是不愿意去打单于,卫青对此毫不怀疑。
而李广郁闷的就在这里,最想干的事没干成,反而有纵敌之嫌,又违反军法,真是里外不是人、根本无法分说。
但司马迁这一段想传达的意思,却是卫青在故意、急切地向李广施压,甚至“曲线进攻”,责令李广的部下必须交代清楚原因,导致李广不得不亲自前来对簿。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显然,李广是绝不可能说出“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这句话的,这句话只能是司马迁加的,也是他最想传达的,即李广是被卫青故意陷害、强制走东道,李广无法解释、心怀冤屈,只好以死明志。
总结一下,司马迁这段记载严重失实的原因所在:
1、根本原因是“鲜克知兵”,没有搞清楚卫青究竟为何要和李广分兵,导致不可能发现李广在整个漠北之战前后的全程情绪转变,即从巨大希望到彻底绝望乃至萌生死志。
2、加入了大量的“阴谋论”内容,将李广的自杀更多归咎为卫青乃至汉武帝等人对李广的猜疑、打压、陷害。
这部分内容,很可能是李陵本人或其家人所说的,这倒一点都不奇怪,甚至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李陵等人是“受害者家属”,他爷爷在卫青幕府自杀,他三叔被霍去病射杀,还都死得“不明不白”。
不管真正原因是什么,李陵等人肯定会想方设法地寻找外部原因、他人原因,受害者嘛,总归要有仇恨对象、发泄出口、心理安慰,是非曲直对他们也根本没有意义。
但对于司马迁这类“史家”来说,如此轻信当事人还是受害者一方的说法与解释,无疑是不严谨的,也很容易“掉坑”。
司马迁本人很喜欢甚至崇拜李广,这种“粉丝”心态也容易让人失去客观立场,从而更加认不清“偶像”的真实经历与实际面貌,起码从漠北之战前后这一段来看,司马迁所记载的李广,和实际真实的李广,不是差距多少的问题,而是几乎完全相反。
李广之所以选择自杀,归根结底是他本人对于自己人生、命运的绝望与无奈,这远比他被陷害、冤屈之类的外在原因,要更为深刻,也更为真实、普遍。
可见,真想全面了解一个名人,不妨听听他的支持者特别是“脑残粉”怎么说,然后反着理解,基本没跑。这就是“一粉顶十黑”的精髓所在。
最后为被冤枉了两千多年的卫青说几句公道话。
卫青对于李广的死,是没有任何责任的,他并未在战争中故意弃用、陷害李广,后续追责也是汉廷法度、例行公事。
卫青反而是李广当时的“知己”,李广究竟为何自杀,卫青才是最为清楚的人,所以李敢之后打伤他、“为父报仇”,卫青也很无语。
李敢根本没有真正理解父亲李广,实际上纯属找错了人,所以卫青才不跟李敢计较,大事化小。
霍去病这家伙也是没点逼数,他以为是替舅舅出头、找回场子,结果反而将卫青彻底推入不义处境,也和李家真正结下仇怨。
以上。司马迁的这段记载,固然是抹黑了卫青的人品与为将之道,实际也降低了李广的人生格调,关键是内容严重失实,《史记》等史书的这段相关记载,还是加以矫正为好,别再误传下去了。
卫青作为杰出的军事统帅,战场的绝对操控者以他的胸怀和气魄会单独针对某个人吗?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外戚身份以他的军事才能和功绩足足可以进去武庙十哲
打仗安排的任务没完成,上级都不能来过问下?[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卫青这种人有黑点?从汉武帝到军方,哪个不对他的人品,战绩佩服五体投地的?
李广,气量狭小自负刚愎。杀霸陵尉真凶威,说明他不愿守法纪,战场纪律散漫,自负箭技只宜当先锋不可任将帅,被俘又夺马逃回仍不听劝真是刚愎固执,仍只信个人勇气与武技。性格决定命运,一生不可能封候!
史记绝不是纯正史书,只是一本暗藏浓烈个人情绪的的记事体小说罢了,
哪有什么糊涂官司[笑着哭],司马迁当汉武帝是傻子……
史记能有六成真就不错了!
别洗了,太史公哪怕断子绝孙都要这么写,换你们敢不敢坚持?敢的话去厨房拿菜刀!另外李广十七岁从军在边关近五十年没迷过路,这种大军前进都是有向导的,更不可能迷路,只不过是他接到的命令根本不是最后公布的结果。从这次战争大胜的结果也完全验证了李广参不参加战争根本没有任何影响,这就是一出汉武帝授权的玩儿他而已!还一天天在这争论博流量!
那么多人都没办法结案,你一个无名小卒就可以结案了?真是狂妄自大。
卫青是一位智者,忍气吐声完全是为了外甥太子,当时太子的外戚卫霍两家权柄太重了,不想生事端,给人口吃。
历史本来就是人写的,当然不可能百分百真实,所以后人要考证,质疑必须有证据,不是你这么随便推测就能改写的,要不你去与司马迁对证去?
李广儿子都封侯了他都封不上,原因就是战损比太高,说难听点就是勇气可嘉能力不行,乱砍乱杀没有章法。自古名将在敌我装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哪个不是最大限度减小自身损失最大限度杀伤敌人的?
漏洞百出的文章也能发布
迷路不是大概率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