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将”说李广:李广难封非天意,卫青不圣缘数奇。

幻宇新说 2023-05-28 09:27:44

【千古“名将”说李广:除了“善射”,真的没啥好说的了……】

(提前警告:本文绝对会让李广、司马迁的“粉丝”产生严重不适,如是,请迅速退出,莫谓言之不预。)

李广会被后世称为“名将”,其实是个历史误会,还是相当严重的历史误会。个中原因,“始作俑者”的太史公司马迁可谓难辞其咎。

很不客气的说,纵观前133-前119年共计15年的汉匈战争,李广的战绩、军功、表现,是所有留名史册的汉方将军、军人中,最差劲的一个。

相比他战前的高起点,他的整体表现特别是毫无长进、反复犯下同类错误,也就让人失望透顶。

1、从“汉军主将”人选到耻辱出局。

前133年马邑之谋前后,李广和程不识、韩安国,是汉武帝关于“汉军主将”仅有的三个人选,其中韩安国是主和派领袖,很难完全配合汉武帝的开战决策,所以汉武帝重点考察李广和程不识。

两人都是久驻燕代边地的太守、将军,对匈奴最为了解、相关作战经验丰富,这也是汉武帝考察、提拔他俩的主要原因。

刚来长安的时候,李广是升为“未央卫尉”,程不识升为“长乐卫尉”,前者职务稍高,说明李广之前的资历、能力或者名望,可能要胜过程不识,起码汉武帝一开始是这么认为的,不然不会如此任命。

然而一番实际考察下来,汉武帝再派他俩外出屯兵代地(实际是为马邑之谋做战场考察、拟定作战方案)的时候,程不识升为“中尉”,相比李广的“卫尉”,职务上已经取得反超。

显然,汉武帝的考察结果很明确,程不识的实际军事才能要在李广之上,具体过程不明,但史书关于二人仅有的那段记载,大概能透露出一些原因。

这就是“治军”能力、意识的差别,相比程不识严于治军、军纪严明,李广则是全军放养,压根不知“治军”为何物。

两人谁更适合担任汉军主将,相信汉武帝选择起来,不会存在任何困难。

可惜,程不识突然去世,错过了马邑之谋。那是不是就该李广成为汉军主将,负责筹备、指挥马邑之谋呢?

起码汉武帝不是这么想,他任用的是韩安国,因为马邑之谋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保密与治军工作,这正是李广的明显弱项。

相比之下,虽然韩安国立场有瑕疵,但起码他“持重”,马邑之谋的实际执行,距离成功也算只有“一步之遥”。

李广当时是在代地,和王恢、李息一起率领3万军队(步兵为主),计划截击匈奴的辎重部队,以及进驻武州塞、切断军臣单于10万大军的退路。

事后汉武帝“痛恨”王恢不敢出击,其实这个事不该完全责怪王恢,李广、李息当时都在现场,但凡有取胜概率,以李广一贯的勇敢作风,不可能会放弃出击机会,肯定是他们仨商量后的共同决定,没办法,出击是自取其辱、送死无疑。

马邑之谋标志着汉匈双方正式闹翻,本轮汉匈战争全面开启。前129年,鉴于这四年中匈奴屡屡犯边、越来越过分,汉武帝决定发起关市之战。

这一战被史书记载的稀里糊涂,甚至不乏故意为汉武帝、李广隐讳的嫌疑。但是,只要有把关市之战和一千多年后的萨尔浒之战进行联系、对比的意识,就很容易看清真相了。

汉武帝这次其实是和匈奴全面决战,所以四路出击、约期会师,计划一战端掉单于庭、歼灭匈奴主力。正如萨尔浒之战,明军也是四路出击,争取一次搞定努尔哈赤。

军臣单于和努尔哈赤的实际应对、作战精髓,可谓如出一辙。他已经提前获知了汉军的诸多机密情报,果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战事结果很明确,李广这一路全军覆没,公孙敖这一路折兵七成,公孙贺是仓皇撤军,整体是大败亏输,也就卫青突袭茏城,难得挽回点颜面。

这一战的汉军主将,其实是李广,汉武帝这次是选择了他,想发挥他的勇猛风格,实现“一战定匈奴”。

至少在四名将军之中,李广当时的职务、资历、名望、年龄都最高,这从军臣单于实战中选择李广作为头号歼灭对象,也可以得到反证。

所以李广这一战所犯下的,正是“不知己知彼、盲目乐观轻敌、情报提前泄密”等关键、典型错误,导致汉军“初战”惨败。

也就是汉朝此时属于上升期,要是类似萨尔浒之战时已经走下坡路的明朝,那李广就可以和杨镐等量齐观,成为王朝灭亡的“掘墓人”了。

而且,李广此战是极为耻辱的被俘虏,之后侥幸逃脱。要是没有逃回,他孙子李陵身上后来发生的事情,很可能提前三十年就发生在李广身上,这都让后人不敢去想。

《史记》对这一战的记载,不说李广到底是怎么陷入包围、全军覆没、身遭俘虏,反而全力渲染他机智逃出、勇敢摆脱甚至吓退匈奴追兵,这不是纯属避重就轻、强行硬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么?

这一战也戳破了一直以来、前后持续数十年的所谓“李广神话”,匈奴头一个打的就是李广,还把李广俘虏了,对于这种手下败将,匈奴之前或者之后,怎么可能会害怕李广。

匈奴叫他“飞将军”到底是啥意思呢?该不会是逃跑飞快、追之不及吧?

所以汉武帝战后那是相当火大,甚至,这一战都把汉武帝的主战决心、立场都给打没了,不得不降低姿态、委屈求全,请求韩安国再度担任汉军主将、主持燕代前线战事,甚至违心同意韩安国争取与匈奴和谈、和亲的一贯主张。

但凡不是极度失望,汉武帝也不可能直接要斩李广这个“汉军主将人选”级别的军方元老。

事实证明,李广压根不足以胜任汉军主将,他其实是三个选项中最差的、甚至明显不严格的人选。

2、从毫无表现到重蹈覆辙。

李广再度出山,是在前127年秋天,稍前韩安国去世,所以汉武帝重新启用李广,让他前往接任右北平太守。这从那个操蛋的“霸陵尉事件”可以得到证实。

李广在此任上待了大概两年多时间,前124年春天朔方之战前,李广已明确调离右北平,去长安当了郎中令,所以没有参与朔方之战。

那么这两年中,“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这个说法能否成立呢?

前127年春天,汉方取得了河南阴山之战的“战略转折”,之后这一年汉匈双方没有再发生战事(起码史书无载),反而是军臣单于在冬天去世,匈奴随后陷入内讧,左谷蠡王伊稚斜和太子于单争夺“单于”大位,最终是伊稚斜胜出。

于单投降、被汉廷封侯的时间是前126年4月,由此可以反推,之前耽于内斗的匈奴,不太可能对外用兵,所以这一段也没有战事。

伊稚斜继位单于、稳定内部后,很快发兵进攻汉朝。史书明确记载:

前126年夏季,匈奴数万骑入塞,杀代郡太守恭,及略千馀人。秋季,匈奴又入雁门,杀略千馀人。

前125年夏季,匈奴入代郡、定襄、上郡,各三万骑,杀略数千人。

这一战匈奴动用了至少9万骑兵(不算右贤王部),还是很吓人的,目的自然是想同汉军决战,夺回河南地及阴山。

汉军实际没有迎战,所以匈奴很得意,尤其是右贤王部,随后多次侵扰朔方郡。

这就引发了前124年春天的朔方之战,卫青重创了一直嘚瑟的右贤王。

所以纵观前127—前125这三年时间,匈奴主要进攻的都是代郡、雁门、定襄、上郡、朔方等地,这里属于单于本部、右贤王部的作战区域,动用的兵力也都属于这两部,没有看到左贤王部对于上谷、渔阳、右北平等地的进攻记载。

那么,这能否理解成:是伊稚斜单于、右贤王、左贤王等人惧怕李广,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才不敢进攻右北平郡呢?

显然不是如此,因为这几年伊稚斜单于的战略重心,是放在代郡以西、河南地阴山这个区域,他们就没实际进攻过东侧的渔阳等地。

这里估计还有个现实原因,即伊稚斜是从左谷蠡王“升级”成的单于,所以他的兵力主要来自之前的左贤王部,这就导致这几年的左贤王部没有多少兵力,也就没有发起对当面渔阳、右北平等地的进攻。

话说回来,伊稚斜都实际动用9万骑兵进攻卫青的定襄、朔方等地,寻求与汉军主力的决战,他会不敢进攻区区一个右北平郡、作为偏师注定兵力不多的李广?

所以李广这两年多的情况,最适合的评价语,其实是:“右北平无战事”!

匈奴不是怕李广、故意避开他,严格说是李广都没进入伊稚斜单于等人的法眼,实际属于基本被无视。

不然,可不可以说匈奴也害怕上谷太守郝贤呢?这位太守也驻守了上谷郡多年,之后还在漠南之战中立功封侯,他整体表现不比李广出色么?

当然,这不能证明李广毫无功劳,起码他成功主持了右北平郡的几年防务,没有出现篓子,哪怕匈奴军队没来进攻。

只能说李广没有实战机会,这也正常,这几年汉军整体都是防守为主,匈奴一来就坚壁清野,所有将军都没有出战、表现的机会。

至于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肯定不是类似国军“名将”孙元良,整体应褒义为多,但这个称号诞生于这一阶段,还是让人觉得怪怪的。

至少李广这一段也没有出击过匈奴,匈奴不可能见识到他的“飞姿”,原因倒很有可能是,李广“射石、射虎”的英勇事迹传到了匈奴,让一贯欣赏武勇、敏捷、射术的匈奴人大为佩服,从而给他起了“飞将军”这个称呼。

前123年春夏,汉武帝、卫青决定发起漠南之战,与单于本部、左贤王部决战。李广以郎中令、后将军参与此战。

但很可惜,因为距离决战地太远,李广的后军并没有在一天之内及时赶到,错过了大决战,公孙贺左军同此,这里说一下,他俩此战中都没有发生迷路现象,就是没来得及。

所以结果,“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前121年夏天,李广、张骞发起右北平之战,进攻左贤王部。

这一战其实不是孤立的,不然以两人共1.4万的总兵力,打左贤王部4万兵力,不是自行送死么?

实际上,右北平之战、河西之战是一盘大棋,最高指挥员、大将军卫青的整体战役方针其实是:右北平方面玩“声东击西”、打游击战,拖住左贤王部及单于本部一段时间,等河西之战打的差不多了,李广和张骞就可以撤了。

但是,李广压根没有真正领悟到卫青的军事精髓,没打游击战,否则他无论如何都不该被左贤王追上,更不要说被包围、歼灭了。

这个战事的过程与结果,有力说明了几点:

(1)李广的实际军事才能,不仅和卫青差距巨大,也远不如张次公、李息等人。同样是“声东击西”、打游击战,河南阴山之战时李息执行过,朔方之战时张次公、李息联合执行过,这两次都成功完成了任务、有利配合了卫青主战场的进展,这是无可辩驳的历史、战争事实!

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李广压根认知不到这一点,他没有站在全局高度看待他本人此次军事行动的基础意识。

一个将军、指挥员的军事能力,按照主流观点,无非是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面,此次战事证明,李广根本没有战略视野,导致他战役执行层面严重跑偏,于是能够看到的,只有他战术上以四千对四万,取得“所杀亦过当”、“军功自如”的结果。

司马迁赞扬李广此战中如何勇敢、镇定的大将之风,是完全没有抓到重点,同样是强行硬夸。一个陷入包围的将军,勇敢、镇定很荣耀么?

这里甚至不难让人联想到长平之战中被包围后的赵括,他真的勇敢、镇定么?“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死的很英勇就荣耀了?

而我个人,更习惯于用“治军、用兵”两大层面的才能来衡量一个将军、指挥员的军事能力,事实证明,李广在治军层面根本没有入门,他都没有这个意识;而用兵层面,他同样根本没有入门,李广一直都像是个孤胆英雄、突击队长,而不是军队指挥员,哪怕是四千人规模的军队,他都玩不转、指挥不过来。

(2)李广之所以不严格执行卫青的整体战役方针与要求,很可能是他另有想法,即要化“游而不击”为“又游又击”,他想利用这次难得的出征机会建立军功,实现封侯夙愿。

这说明,李广实际是将个人的利益、追求,置于了全军利益之上,整个战役能不能打好不重要、河西之战进展顺不顺利也无所谓,他李广这四千人的部队能消灭掉多少匈奴军队、斩首虏多少数字才最重要!

只有是这样的心态,才会导致李广被左贤王部追上并彻底包围,他但凡有绝不全面交战的丝毫心思,都不可能是这样的结果。

(3)李广这次是完完全全的重蹈了十年前关市之战的覆辙!

李广这次被包围、全军覆没,不是和张骞会师之后,而是在会师之前,这和十年前他所指挥、组织的关市之战是一模一样的过程与结果!

这说明他很可能提前泄露了会师地点、进军路线等军事机密,让左贤王得到了相关信息,从而顺利将他包围,并围点打援,导致张骞“畏懦当斩”,实际就是不敢快速前来救援李广。

这说明,十年过去了,李广除了年龄空长十岁,军事才能是根本没有丝毫长进,而且是“同样的错误犯两次”,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接受!

若非张骞及时到来,李广此战的结果无疑会和关市之战一样,被俘虏还算是好的,直接战死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3、从巨大希望到彻底绝望。

右北平之战的结果,无疑让卫青尤其是汉武帝大为失望,关市之战证明李广不足以胜任汉军主将,右北平之战证明李广连普通的将军都当不好。

所以,漠北之战前,李广三请四请要出战,汉武帝都以年纪太大为借口拒绝,但耐不住李广一再坚持,汉武帝才不得不答允,甚至任命李广为前将军。

事实将证明,明明一个不合格的将军,却再次予以重用,汉武帝与卫青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在卫青所部千里迂回的进军过程中,卫青通过俘虏得知,伊稚斜单于仍位于单于庭以东区域,在和霍去病正面决战,因此卫青果断分兵,让李广前军、赵食其右军迅速进军、穿插到单于庭,构建拦截阻击伊稚斜的第一条阻击线。

然而李广赵食其居然出现了概率极小的迷路现象,导致第一条阻击线根本没有构建,最终导致此次漠北之战,没有实现全歼匈奴所有军队的战役预定目标。

如果李广赵食其能够穿插到位,实现拦击、阻击,哪怕发挥出他俩的正常作用,全歼匈奴军队乃至逮到伊稚斜单于本人,都大概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是李广在整个汉匈之战中唯一的一次迷路,却是影响最大的一次,这个事情的实际发生,充分反证一点:李广所谓数十年与匈奴作战的实际经验,也是压根靠不住的!

说明他对匈奴的了解,特别是地理地形这种最为基础层面的了解,都是完全不深入、没有落到实地的,不然他不该犯下如此低级错误。

而对李广本人来说,他原本是怀着巨大希望参与此战,过程中的分兵也无疑强化了他的希望,只要他能及时穿插到单于庭,就很可能立功封侯甚至建立奇功,然而却因为这种低级错误错过了机会。

这也导致战后李广彻底绝望,一来再也没有机会没实现个人夙愿,二来虽非本心,但却是实质纵敌,严重影响战役执行与结果,因此李广最终选择自杀谢罪。

因为司马迁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严重失实,后人只看到“卫青陷害李广”,但实际却是“李广连累卫青”!

对于李广赵食其的迷路失期,看似跟卫青没关系,但作为全军统帅、最高指挥员,卫青必须为此承担领导责任,再加上战果不如预期,所以卫青战后才不益封。

以上。综合全文分析,结论很明显,李广根本算不上一名合格的将军,他身上实际只有一个优点,就是战术层面的个人勇武,尤其是司马迁一直反复颂扬的“善射”。

这是毋庸置疑的,李广确实有这个身体天赋与超凡能力,所谓“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老李家历来有善射的家教,每一代都能人辈出,但能够达到李广“射石、射虎”这个神奇境界的,非天赋加成不可。

也就是说,如果只论个人武力,李广极有可能是这几十年中的“天下第一”,包括匈奴人在内。

但是,个人武力和指挥能力,从来都不是一码事,更不可混淆,混淆的结果就是李广担任将军的下场,关市之战、右北平之战两次全军覆没、漠南之战无功、漠北之战有罪。

这也是“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所在,他处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上,注定无所作为,甚至越做越错!

历数这一轮汉匈战争,汉方通过军功获封“彻侯”级别以上的人多达23名,包括李广的堂弟李蔡。

就连李广的儿子李敢都获封关内侯,可见不存在谁故意针对李广的现象,就是实打实的军功不到位,那“李广不封”也就理所当然。

所谓“李广难封缘数奇”根本站不住脚,实际该是“李广难封非天意”,不是天意如此,实为能力不足。

如果李广只是个士兵或者中低级别的指挥员,他极有可能脱颖而出甚至建功封侯,比如漠南之战后“骑士孟已有功,赐爵关内侯,邑二百户”。

这个孟已的职位就是个区区“骑士”,他应该是以类似“汉军顶级战斗英雄”的军功与荣誉获封的,以李广超凡的个人勇武与战斗力,达到这个成就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实际上,早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人看出了李广身上真正的优缺点,这就是公孙昆邪,他向当时的汉文帝明确断言:“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李广的个人勇武即“才气”确实天下无双、天下无敌,但如果李广自恃其能,总是和匈奴单纯的正面硬碰硬,他早晚会出问题。

事实上,几十年过去了,李广依然没有丝毫改变,更不要说长进,他一直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完全可以视匈奴如无物,没有意识到打仗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士兵们也不是“其身正、不令而行”,需要严格的治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更根本不适合军事战争!

所谓“卫青不败由天意,李广难封缘数奇”,实际应为——

李广难封非天意,卫青不圣缘数奇!

所谓“卫青不圣”,是指卫青没有达到真正巅峰的军事指挥成就、造诣与境界,尤其是与“韩白李岳粟”这类顶级殿堂的军事家相比。

原因在于,卫青所组织、指挥的一众战役中,河南阴山之战算是中规中矩,朔方之战最为完美,但最为重要的三战,即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都没有完全达成战役目标,甚至战役执行过程中都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意外、失误乃至错误、局部战败。

漠南之战丢了赵信、苏建两将军,河西之战李广犯错,公孙敖、张骞畏懦失期,漠北之战李广、赵食其失期。

最让卫青郁闷的是,他本人所做出的整体战役计划不可谓不到位、不高超,但每次都有“猪队友”来给他制造各种意外,特别是李广、公孙敖这俩“难叔难侄”,可谓怎么带都带不出来。

这当然也有卫青本人的责任,即“将将”能力有所不足,如果这里有汉武帝的横加干涉,那么卫青没能坚决抵制,更能反映他这一方面的能力不足,所谓“以和柔自媚於上”,不符合一个军事统帅的真正担当。

过去几年时间中,我陆续梳理了春秋、战国、秦末楚汉、汉初这四个时代的军事战争史,作为军事爱好者,其中有两个将军,是我认为绝不可“洗白”的,一个是赵括,一个就是李广。

赵括那里问题不大,他早就“遗臭万年”,但李广这里,因为司马迁的“鲜克知兵”、过度推崇,反而让李广被历代视作“名将”、流传至今,这中间的“历史误会”必须要予以辨明、矫正。

3 阅读:125
评论列表
  • 2023-05-29 19:35

    不管本文作者观点如何。但敢于从历史史料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点赞]

  • 2023-06-14 17:18

    汉宣帝读了史记,还让史记流传下来,史记所记没有偏差!汉宣到汉武才几十年时间,汉宣帝也是一代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