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爆红的最根本的缘由是什么?

肆点和肆点 2025-01-03 20:59:02

《繁花》爆红的最根本的缘由是什么?《繁花》爆红,最根本的缘由是什么?其他人,喜欢《繁花》,有他的缘由,比如上海人对上海曾经的荣光的追忆。。。

在我这,其实,喜欢的理由,归纳起来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猪油拌饭!

猪油拌饭好吃吗?就像宝总的汤泡饭好吃吗?比排骨年糕好吃?比干炒牛河好吃?比鲍鱼龙虾、大王蛇好吃?

更不用说被香港富豪们千挑万选出来的,仙鹤神针、船王炒饭。。。泡饭比这些好吃?

《繁花》在我这,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猪油拌饭!猪油拌饭,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上不了什么宴席,但是,王家卫,厉害!把泡饭(猪油拌饭),都做成了大家吃不起的样子!比排骨年糕、干炒牛河、鲍鱼龙虾、大王蛇、仙鹤神针、船王炒饭还美味的样子。都是拍年代片,都是拍年代感,但是,王家卫就能拍出别人没有的高级感。就像猪油泡饭,明明记忆中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用五脏庙的水浇灌出来的有机大米饭,拌上用地瓜叶养猪草养了一年的农家猪的肥肉熬的猪油,淋上一圈手工酿制的酱油,搭上一撮做酱油的边角料的咸豆豉,配上几根去年秋天收割的萝卜后剩下的萝卜叶腌制的咸菜。王家卫,一个日式小蝶一摆,一个青花瓷的小罐一装,搭上一个实木的托盘,再用宝总帅气的脸,洋气的服装来衬托——这泡饭高级的不得了!好吃(好看)的不得了!

请别误会,我不是吐槽墨镜王。我是真的喜欢《繁花》这部剧。就像,我偶尔还会很怀念,我年少时吃过的那碗热气腾腾的猪油拌饭。

很多人都讨论过,王家卫说这部剧的一个关键词“不响”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泡饭的意思——泡饭不好吃,甚至不健康,但是,这碗泡饭,就是一个时代,就是在那个不那么美好的时代里,美好的一个符号。

作为80后,关于80年代,90年代,对于这些词并不陌生:严打、车匪路霸、欺行霸市、公审、枪决、停电、倒爷、交公粮、粮价物价、双抢、失学、计划生育、水灾、喝农药、赌博。。。。。

这些词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这些回忆,就像永远尘封在心底的尘埃——“不响”,如非必要,必定不会去触碰这些让人不适、不安、痛苦。。。的回忆。当老同学,老朋友,亲戚聚在一起,谈论起以前,大多聊的都是像“猪油拌饭”这样的小幸福,小欢乐,小自主!

就像《繁花》里面关于男女之事的“不响”——原著中关于男女关系有许多不堪的描述,但是在电视剧中,这些内容,只剩下“不响”。很多人说,墨镜王这么改变是为了电视剧好过审。在我看来,这也是“不响”,就像年轻时候,听到一个荤段子,一不小心,从脸红到脖子;中年以后 ,真要讲起荤段子,能说个三天三夜不重样的,但是,一堆50岁,60岁的人,聚在一起,开口闭口说这个,不说没意思,但实在有点不太体面,不太有档次,不太点到为止。。。什么叫“不响”?什么叫“点到为止”?就像宝总和李李、汪小姐、玲子、雪芝,墨镜王的原则就是“发乎情,止乎礼”——不响——情绪必然到位,但是点到为止。

写到这里,对于“不响”的理解,又多了一些更理性的东西。所谓“不响”,用数学的概念理解,我们可以理解为“最大公约数”。

这个“最大公约数”的定义,就是大部分人对于80年代90年代美好的回忆:友情、爱情、机遇。。。。。。“响”是什么?响就是,情绪到位后,你的后续选择——但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同的人,最后的选择都是不同的。有人遇到雪芝不告而别,可能会心生怨恨,可能会愤然南下。。。有人遇到玲子,或许就开始双宿双栖,又或者金屋藏娇。。。有人遇到李李,或许会抛妻弃子,或许会走火入魔。。。有人遇到汪小姐,或许会采菊东篱下,或许会展开宏图霸业。。。选择了,就“响”了,响了,以后呢?

最大公约数就没有了,就像“泡饭”,我没吃过泡饭,但我吃过猪油拌饭,我刚开始看的时候没想到,没有意识到,泡饭=猪油拌饭,但是,我的潜意识,能感受到“泡饭”,我能体会什么叫满足——虽然“不响”,但我这“响”了。但是,你要我说排骨年糕,说船王炒饭。。。不好意思,你这个设计,在别人那“响了”,但到我这“不响”了。

和李李、汪小姐、玲子、雪芝的不响是什么?人生中的四个爱情:雪芝——爱而不得————无畏对错,情窦初开,;玲子——错误的时间,错误的人————良人却非良配,咸豆花再好,不如甜豆花适合自己;李李——对的人,却是错误的时间————一棋逢对手可惜落花无情,宝总有情,可惜李李早已了断情缘;汪小姐——一个雾里看花,一个隔岸观火————汪小姐把友情当爱情,把倾慕当爱慕,期望轰轰烈烈,而宝总,历经风霜,转而喜欢云淡风轻;

谈到这里,有个数据对比很有意思:《狂飙》和《繁花》的观众年龄对比。这个数据,陈述一个现象:同样是年代剧,20岁以下的人,对《繁花》不怎么感兴趣。

也是,00后,大概都没吃过“猪油拌饭”,又怎么会感兴趣呢?

《繁花》的配乐是一大亮点,个人做个粗略统计,其中戏曲类五首:京剧《贵妃醉酒》,史依弘京剧《锁麟囊》“这才是人生难预料”选段,史依弘沪剧《罗汉钱》,洪豆豆 钱莹沪剧《碧落黄泉》,徐祥越剧《红楼梦·宝玉哭灵》“金玉良缘将我骗”选段 ,俞果80年代前创作的,耳熟能详的歌3首:《歌唱祖国》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合唱队《运动员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1963年《我们走在大路上》,由李劫夫作词、作曲,王其慧试唱

1980年到1995年大众比较了解的歌曲23首:1981年《第六套广播体操》1986年《无言的结局》,李茂山和林淑容1987年《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安妮》,王杰1988年《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雨生,《喜欢你》,Beyond《你是我胸口永远的痛》,王杰和叶欢,《爱拼才会赢》,叶启田,1989年《红唇的吻》,草蜢,《一生何求》,陈百强

1990年《光辉岁月》,Beyond《再回首》,姜育恒《夜风中》,徐小凤《我是一只小小鸟》,赵传1991年《不再犹豫》,Beyond《无地自容》,黑豹乐队《随缘》,温兆伦《忘情桑巴舞》,草蜢《突如其来的爱情》,小田和正1993年《执迷不悔》,王菲,《新鸳鸯蝴蝶梦》,黄安1994年《偷心》,张学友,1995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邓丽君,合计31首,其中90~95年的歌曲,合计13首(13/31=41%),而不包含交响乐等,光戏曲就有5首(16%),还有三首标配歌曲(10%):《歌唱祖国》、 《运动员进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已经永不落伍的《第六套广播体操》、80年代的流行歌曲是10首(32%)。

这个配乐和前面《狂飙》和《繁花》的观众年龄比例对比,有什么关系呢?选择的歌曲比例,是不是特别吻合,《繁花》的观众各年龄层占比:20~29岁,30%;30~39岁,40%;40~49岁,17%;50岁以上,9%;梳理完这个配乐目录,突然在“最大公约数”的想法后,又多了一个体会:《繁花》就是一首歌的,一体两面。1996年,周华健的神曲《难念的经》——众生皆苦;但,《繁花》不跟你聊,众生皆苦,他跟你聊“泡饭”——人生虽苦,但回忆总是甜蜜。

2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概率是听不懂《难念的经》——不是说欣赏不来他的曲好不好,是他的词,太年轻的时候,不懂,这个词,好得不能再好了。就像,太年轻的时候,不太懂爱情,更多的是来自荷尔蒙的情绪。

如果说《难念的经》是感叹人生意义何在?勾心斗角、逐名逐利,到最后不过是万事皆空。那《繁花》就是,人生俱是当下,过往皆是意义,得失都是人生,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强大,在失去中收获,在放下后得到!



1 阅读:52

肆点和肆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