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水画可以展现文人情怀,看他的画就懂了

凝萨 2025-03-22 05:03:15

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原本指画家的身份是文人士大夫。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绘画风格。明末董其昌正式提出了“文人之画”的概念,沿用至今。文人画不拘题材,可以是山水画、花鸟画,也可以是人物画。判断一幅画是否是文人画,主要看画中有没有承载画家的感情思想和人生理想。那种看上去超逸脱俗,表达文人优雅生活的作品,肯定是文人画。

由于文人画强调画家修养,注重笔墨情趣,作品可以表现出文人雅士的心境。故此,越来越多的画家喜欢创作文人画。古人按照绘画题材不同,将绘画分为十三科,其中山水画的地位最高。纵观古代美术史,能够留名的画家基本上是山水画家。随着文人画的盛行,山水画或多或少都具有文人画特征。欣赏者看画的时候,会感受画家的思想深度。

张风 观瀑图

这幅画是明末画家张风的作品,名为《观瀑图》。张风在画史中名气并不是很大,从传世作品看风格接近松江派。他的画中有大量元代山水的笔墨技巧,配以潇洒姿态的文人形象,看上去相当闲适雅致。明末文人画有个意思的现象,有人为了山水画的纯粹性,故意不在画中描绘人物。张风不受画坛风气影响,巧妙利用画中人与山水的互动,让文人画有了雅俗共赏的特征。

以《观瀑图》为例,想象一下如果画中没有人物将会怎样?那会变成一幅普通的山水小景,描绘山林一角,很难理解画家要表达什么。当人物出现之后,从文人的仪态就能感受到醉心山水的乐趣。画中景色转化为文人感受,自然而然就想到画家的情绪态度。也就是说,画中人物成了理解画家创作意图的关键。

张风 观瀑图 局部

从笔墨技法看,这幅画也相当精彩。张风画树石用笔利落,他在溪瀑对面的山坡上画了三棵古树。仔细观察这三棵树的位置关系,暗含空间过渡。由于他描绘山水一角,画面类似于镜头特写的感觉。如果不在细节处调整,整幅画会显得呆板。这种利用古树表现空间变化的手法,是不是似曾相识,是不是在黄公望、倪瓒等人的山水画中见过呢?

再看张风画的山石,由于画中出现的不多,很容易在欣赏中忽视。其实,他画山水以染为主,枯笔淡墨表现出石块的苍润厚重。很多学元人笔意的仿古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技法。

​张风 观瀑图 局部

张风画的云水也很有特点,画面上方被形如鹿角的枯枝填满。哪怕用墨色变化表现枝杈穿插的前后关系,也不能完美表现出空间层次。他想到了用云水强调空间变化,结合烘染背景的方法形成对比。这样就能在有限空间里画出远近关系了。

从《观瀑图》可以看出,张风在创作中有写生特征。从这一点又能看出明代沈周的风格。成熟的画家会努力学习各种画风,经过细心揣摩形成自己的风格。

​张风 观瀑图 局部

说到底,《观瀑图》表现的是文人追求自由洒脱,向往出世生活。只要看懂了这一点,哪怕不懂笔墨构图也会被画面吸引。

0 阅读:17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