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这首诗名为《赠少年》,顾名思义是写给某位少年的一首诗。从诗中看,温庭筠在淮阴遇到一个少年,刚刚相见旋即分别。有很多话要说,却来不及说出。既然如此,那就赋诗一首吧。很多人好奇,这位少年到底是谁啊,能有这么大的面子获得诗人赠诗。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因年代久远无法考据。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诗人、词人,很多人更熟悉他填写的词。实际上,他写诗也极有天赋。他有个外号叫“温八叉”,叉是形容他构思的时候习惯性把双手放入袖中交叉。他双手交叉八次,就能完成一首八韵的诗作。换而言之,写诗填词的门槛根本拦不住他施展创作才华。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温庭筠成了人人敬仰的才子。

他年轻的时候抱负远大,前往长安求取功名。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唐文宗的皇子李永。很多人觉得他可以通过这层关系一步登天,没料到这位皇子年纪轻轻就暴毙而亡。此后十余年里,温庭筠多次前往长安参加科举,均榜上无名。也许有人好奇,刚说他是才子,都认识皇子了,肯定有很多身份地位高人一等的朋友啊。哪怕唐末科举腐败黑暗,也不至于十余年不能上榜啊!实际情况是,温庭筠是个“滥好人”,他在科举考试的时候会给别人代笔。这妥妥的是科场舞弊啊,遭受到朝中御史的弹劾。

后来,温庭筠得罪了权臣令狐绹。令狐绹是令狐楚的儿子,曾经担任宰相。令狐绹知道唐宣宗喜欢《菩萨蛮》,私下里让温庭筠填写了几首,以自己的名义献给皇帝。令狐绹反复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说出去。不料温庭筠喜欢喝酒,醉后讥讽过令狐绹的做法。这样看来,注定他与科举无缘。

想不到吧,温庭筠也是有故事的人啊!这就能理解他给少年赠诗的原因了,情绪到了灵感有了,就要抒发一下无限感慨。想必这位少年也是才华过人,吸引到温庭筠的关注。他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想要说说心里话。

浪迹江湖,四海漂泊,偶尔相逢,转瞬分别,这就是客恨啊!枯黄的树叶纷纷落下,洞庭湖上泛起波光。秋风吹起,满目萧瑟景象。温庭筠和少年在淮阴街市上畅饮,喝完酒之后就要各奔前程。月光照着街市上的高楼,他们忍不住唱起离别之歌。

看似什么都没说,实际上你细品,“月照高楼一曲歌”是不是充满豪情?温庭筠想要告诉少年,人生在世态度很重要。历经坎坷,不要轻言失败。人生路漫漫,纵然失意落魄,也要保持才子本色。诗酒纵情,活得畅快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