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来帮忙#
服刑人员会见权是《监狱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的一项特殊权利,允许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与亲属或监护人会见,体现了对其人格尊重和权利保障的重要意义。会见权不仅满足了服刑人员的亲情需求,还对其情绪稳定、减少监禁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帮助服刑人员了解社会信息、保持社会联系,进一步提升改造质量,促进其再社会化,降低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为监狱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然而,实践中服刑人员会见权的落实仍面临诸多问题,如立法不完善、程序缺乏规范性、会见设施设备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度低以及警察管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服刑人员会见权在重塑道德规范、满足亲情需求及减少社会脱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监狱法》与《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的条款过于原则化,各省市实施细则又不统一,导致实际执行情况千差万别。司法部虽规定了会见的时间、次数、范围,但对特殊情形的处理却缺乏具体指导。而在会见室管理方面,司法部未明确警力配置、工作区域划分及管理职责等细节,各地监狱只能因地制宜,部分发达省市监狱配备了专门人员进行普法宣讲和法律解答,但大部分地区因警力不足等原因难以达到统一标准,影响了服刑人员会见权的实现,进而可能挫伤其改造积极性。
服刑人员会见的条件限制颇为严格,会见人数通常不超三人,且仅限于亲属和监护人,亲属范围虽涵盖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但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否包含在内并未明确,监狱执行时自行界定。法律明文禁止亲属和监护人以外的人员会见,而在实际操作中,服刑人员的朋友、同事等非亲属人员提出会见申请的情况并不鲜见,且有不少监狱在特定情形下允许此类会见。服刑人员情况各异,社会关系复杂,部分人与亲属关系疏远,却与师长、朋友等关系紧密,国际性文件《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将“有声誉的朋友”纳入会见范围,对改造大有裨益,值得我国借鉴。
服刑人员亲属及监护人申请会见时,理论上凭身份证、户口本即可确定关系,但实操中身份确认难题频现。司法部规定首次会见需有效证件及证明,监狱实际执行中认可户口簿、结婚证等证明材料。然而,由于监狱与公安、政府等部门信息不共享,监狱难以核实证明材料的真伪。同时,社会管理改革导致部分证明开具困难,如派出所不再出具身份关系证明,仅能通过单位介绍信或村委会证明等,且部分如事实婚姻证明难以获取。监狱在无法核实关系时,只能凭询问或经验判断。若未来机关谨慎开具证明,监狱无法核实会见双方关系而拒绝申请,部分服刑人员及其亲属的会见权益恐难实现。
《监狱法》明确规定社会各机关、团体有义务协助监狱做好安全警戒及教育改造工作,旨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服刑人员的矫正和改造。然而,实践中社会各单位团体参与度很低,监狱只能依靠与司法局、公益机构、学校等少数机构的联系来组织社会帮教活动。监狱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行刑活动本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参与,但现实存在体制机制不协调、联络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社会参与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同时,监狱经费保障不足,会见设施设备老化,系统不稳定,且与其他社会机构部门联络不畅通,如跨省、跨地区的视频会见系统尚未建立,严重制约了服刑人员会见权的实现。
在服刑人员会见权行使的过程中,服刑人员、其亲属及监狱人民警察三者需共同协作,以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然而,当前监狱人民警察因时间及精力有限,难以充分引导亲属对服刑人员进行伦理、道德及法律的正面影响,会见多停留在满足亲情需求的层面而,改造效果并不显著。监狱会见作为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本应承担刑罚执行、改造及普法宣传等多重职能。但实践中,由于设施缺乏、专业人员不足及财政经费紧张等客观原因,监狱的公共法律服务职能难以发挥,会见信息系统老旧,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咨询和普法服务。随着服刑人数增加,亟需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见模式。
服刑人员会见权虽只是其权利中的一小部分,且在监狱行刑体系中占比不大,但合理保障此权利对于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促进其再社会化、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会见权的实现也促进了监狱对服刑人员的良性管理,维护了监狱内部的秩序。近年来,司法部及各省市相继出台了相关规定,旨在科学规范服刑人员会见程序和制度。然而,会见权的实现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立法不完善、社会参与度低、警察管理作用不明显、监狱设施不达标等。因此,需要政府、监狱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见制度,合理保障服刑人员会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