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说到,唐代以前,人们的饮茶方式与现在有根本的不同,起初只是采摘新鲜茶叶食用或将其作为药材,后来将茶用米
人生总是充斥着告别或是舍弃不用的物件或是离开久居的住所亦或是告别身边的人有的告别,只是短暂的分别有的告别,便意味着再无相
青花凤凰纹三系茶壶明代永乐年间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壶体高11.4厘米、口径4.1厘米、足径13.0厘米小圆唇口,半圆形
《品茶图》明代文徵明作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卷为纸本、立轴、浅设色尺寸为88.3厘米x25.2厘米画中描绘一山清水秀之
"当代人饮茶,取一茶包冲入沸水就能喝,复杂一些的也只是备一套茶具,洗洗茶,多出几泡茶汤。但古代可不是这样,不仅泡
"年年春至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武夷山,世界红茶的故乡。自红茶诞生起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茶叶中的部分茶多酚经过发酵产生茶黄素,并进一步转化为茶红素及茶褐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处暑于今日17:01分开始三伏天的酷热到此画上句号盛
凉风渐起,转眼又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从“牛宿星”、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2023年立秋开始于今日凌晨2时秋天伴随着丝丝凉风悄
《撵茶图》南宋刘松年作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作44.2x61.9厘米,绢本材质,设色。《撵茶图》呈现的是宋代点茶法
茶叶末茶壶,清雍正年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壶为宽圆直口,壶身较低呈短圆身,壶嘴曲流,弓形把,平底凹足,带平顶圆纽盖。
雨后清晨微风渐起三伏天的暑气刚凝聚就被绵绵雨丝穿透打落一地经此以后酷暑的士气被任性的雨打破再也无法凝聚高温凉风开始占据翠
最近,“三伏天是一年当中补阳气的最好时间”登上热搜,三伏天养生也成为脍炙人口的话题。三伏天为一年中最热之时。中医认为,疾
《茶叶之路》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15年推出的大型纪录片,全片共6集,每集约25分钟。图片来自哔哩哔哩《茶叶之路》
2015年,正山堂作为唯一企业单位,牵头制定行业标准《金骏眉茶》。标准中对金骏眉茶的定义为:以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为中心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今日下午四时三十九分小暑踏着热浪将正式打开三伏天
《煎茶图》《煎茶图》为明代唐寅所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有一风度洒脱放逸的文官,戴着纱帽(明代文武官员的常礼帽),
有人说,品茶需静有人说,品茶需雅有人说,品茶需独此皆为品茶之环境,应服务于人品茶始终应以人为境,以茶为界有人,才有茶过分
01空腹喝茶很多人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喝一杯早茶提神醒脑,开启美好的一天。但空腹状态下喝茶,会对消化能力产生影响,甚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