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姓爵位只能传给嫡长子,那么对于其他儿子朝廷有没有额外照顾?

左都御史有料 2024-01-21 20:21:04

清代的世袭一等公,按照爵位承袭制度,身后公爵由其子继承,除非是犯了极其严重的罪过,否则的话这个爵位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不过由此也引申出另外两个问题:如果儿子多的话,那么爵位是由谁承袭呢?一子继承公爵之后,其他儿子能不能直接入仕?

先来说爵位的承袭原则

清代皇帝的继承方式,和中原王朝不同,没有立嫡立长之说。尽管康熙、乾隆二帝都曾尝试过立嫡立长,但事实证明,不是太子不成器就是皇子早夭,有清一代只有道光皇帝是中宫皇后所生。

不过,除了皇位之外,清代统治者还是比较严格地执行立嫡立长制,尤其是针对异性贵族爵位的承袭,出台了相关的办法。

按照《大清会典》和《清史稿》的记载:

“凡文武官员应合袭荫者,并令嫡长子孙袭荫。若嫡长子孙有故,嫡次子孙承荫。若无嫡次子孙,方许庶长子孙袭荫。如无庶出子孙,许令弟侄应合承继者袭荫。若庶出子孙弟侄不依次序袭荫者,杖一百,徒三年。”

这段话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不管是荫官还是承袭爵位,都要按照嫡庶长幼这一顺序来继承,此为国家礼法,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按照正常的思维,异姓爵位也应该按照皇位传承办法来执行,即立贤不立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和家族后继有人,不至于出现人品道德败坏、才能平庸的人来继承国家名器。

然而,如果不以嫡庶之分来继承爵位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比如公爵之家儿子太多,就容易出现家族矛盾,他们会因此而展开爵位争夺大战,如此就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只有朝廷出台硬性规定,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凡事也不绝对,如果公爵本人在世时,觉得某位儿子人品才能俱佳,又或是处于偏心等等原因,会主动向皇帝奏请,指名让某个儿子继承爵位,皇帝也会进行考核,从而准其所请。所以清代的很多公、侯、伯爵,在继承的时候都不是嫡长子孙。

公爵本人因军功再获得其他低等级的爵位,比如子爵、男爵、轻车都尉等,这些后来获得的爵位,是可以让另外一个儿子继承的,这样一来本家族内就有两个爵位。

还有一种情况是,公爵的嫡长子孙因功而获得爵位,那么按照规定,有爵位的儿子就无法承袭祖上之爵,只能从其他儿子中挑选符合之人承袭。不过为了公平起见,有时会将高等级的爵位留给嫡长子,而将低等级的爵位传给其他儿子。

再来说无爵子孙的出路问题

看过《红楼梦》的读者应该知道,贾母有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他们家祖上共获得了两个公爵,即荣国公和宁国公,其中贾代善承袭了荣国公之爵位。

《红楼梦》实际上还是以清代为背景的,按照时间推算,贾代善的父亲贾源,即第一代荣国公,应是从龙入关的开国功臣,他的公爵应该是世袭罔替的。

贾源死后,贾代善承袭了荣国公爵位,而贾代善死后他的嫡长子贾赦就应该承袭荣国公。事实也是如此,但发生了一些变化,贾赦确实承袭了爵位,不过并非是荣国公,而是一等将军。也就是说,到了贾赦这一代就按照降级承袭的办法来执行了。

如果比较贾赦和贾政的个人能力,那先显然贾政要更胜一筹,但是国家有制度,贾政无法承袭爵位,而且他也无法直接入仕做官。

皇帝(应该是指康熙皇帝)为了抚恤功臣,破格赏给了贾政一个六品主事,后来又升为郎中。

清代对于非法定继承爵位者,一般不会直接授予官职。但作为贵族子弟,他们还是享受到了一定的特权,至少入仕的渠道比较多样化,且只要稍微具备一点才能,就有机会获得相应的职务。

大体来看,非法定承袭者有以下几个入仕途径:

其一是选为侍卫。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唯一的限制就是旗籍,只要是上三旗功臣子弟,且具备较好的骑射本领,就有很大概率被直接提拔为侍卫。清代很多功臣子弟都是通过侍卫这条路走向人生巅峰,这与汉人的科举十分类似。

其二是选为笔帖式。笔帖式级别不等,最高的为七品官,主要从事的文书工作。下五旗或是上三旗中不具备选拔侍卫条件的贵族子弟,只要是读过书能写上一篇还算看得过去的文章,都有机会到各部院充任笔帖式。

其三是入八旗官学。被直接选为侍卫或是笔帖式的,自身多少还是有些才华和能力的,或文或武两样至少占了一样。

而对于那些条件一般的贵族子弟来说,就需要进行额外的学习和训练。为此,朝廷专门为八旗子弟们开办了学校,即八旗官学,诸如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皆属此类。

八旗官学其实和国子监的性质是一样的,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会举行考试,成绩好的就可以选拔为低级京官,正式进入仕途。比如和珅就是咸安宫官学生,后来以此途径成为乾隆朝第一红人的。

没有爵位可以承袭的功臣子弟,正规的入仕途径就以上三条,当然皇帝若是对其祖上的功绩十分认可,也可以额外开恩直接授职,不过这种情况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功劳特别大,又或是战死军中的功臣。

14 阅读:5091
评论列表
  • NuK7 8
    2024-03-15 09:04

    韦虎头是庶出吧,怎么康熙让继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