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宫中,皇太后、皇后同时在世的情况比较常见。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皇太后是皇帝的嫡母或生母,不管是地位还、权力还是话语权,都要胜过皇后。
这种看法大致不差,但要是从国家体制的角度出发,其实皇太后和皇后的定位还是不同的。那么皇太后和皇后到底有什么区别,谁才是后宫的一把手呢?
先来说皇太后和皇后的区别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辈分问题,一个是婆婆一个媳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长幼有序、尊卑有别都是一成不变的。
皇太后有两类,一是皇帝的嫡母,所谓的嫡母就是先帝正式册封的皇后,但她的儿子因各种原因没有继承大统。不过皇后的名份仍在,故新皇即位时要尊其为皇太后;另一类是皇帝的生母,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一般都是新皇即位之后册封的。
有清一代两个皇太后同时在世的,仅有康熙朝和同治朝。以同治朝为例,咸丰驾崩后,大臣以同治帝的名义,尊钮钴禄氏(咸丰帝皇后)为“母后皇太后”,即慈安太后;尊同治帝生母(咸丰帝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即慈禧太后。
同样是太后,慈安因是咸丰帝皇后,所以按照国家法度,她的地位要高于慈禧。这也是两宫垂帘时,慈禧忌惮慈安的本质原因。
皇太后由于辈分高,在礼法上就占有优势,大清向来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皇帝作为天下臣民的表率,就必须要以举国之力奉养太后。且作为后辈,皇帝一般对太后都是言听计从,所谓的后宫不得干政,在太后那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皇后与皇帝平辈,在男权社会皇后与皇帝是从属关系,皇后在国家政治中发挥的能量就有限,而且必须严格执行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所以从影响力和话语权而言,皇太后显然要比皇后强很多。
既然本章是探讨皇太后和皇后,那么就有必要将她们的称谓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按照制度,新皇即位后要给皇太后加“徽号”。
清代太后中,徽号最多的是孝庄文皇后,顺治帝给她加了4次、康熙帝加了5次(每次两个字)。故孝庄文皇后的徽号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
我们习惯性地都称呼孝庄太后,其实这是不对的,应该称为昭圣皇太后,因为太后在世,是要以徽号相称的。
而以“孝”开头的称谓,则是皇太后、皇后去世后才能叫的,如孝庄、孝贤、孝钦等,都属于“谥号”范畴,像昭圣太后在世时,就不能称孝庄皇后。
皇太后、皇后谁主管后宫事务?古代将“帝后”并称,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皇后的定位。如果用皇帝主外、皇后主内来形容清代帝后的分工,虽然不够准确但基本大差不差。
皇后对于内廷妃嫔而言是位居中宫的领袖,对于广大臣民而言是“母仪天下”的象征。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大臣除了要向皇帝庆贺外,还要入宫向皇后行礼并“进笺”。
不仅如此,外国使臣朝贡,同样也要给皇后行礼并进贡,比如朝鲜每年入贡,就规定了进献皇后的礼品清单,少一样都不行。
皇太后虽然也有这些待遇,但是皇帝一般不愿意去打扰太后清休,很多礼节能免则免。何况从国家礼制的角度出发,皇太后只是位尊,但并不能完全享受到皇后的待遇。
比较典型的就是每年的“先蚕礼(也称亲蚕礼)”,乾隆七年正式定亲蚕礼,由皇后率领后宫妃嫔及命妇至先蚕殿行三跪九拜礼。
先蚕礼和皇帝亲耕礼都是象征性的礼节,旨在向天下臣民表达出皇帝、皇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不过这种高规格的祀礼,是身份的体现,皇太后因不是法定的后宫一把手,所以就不能参加类似的典礼。
皇后坐镇中宫,对皇贵妃以下的诸多妃嫔、贵人、答应、常在以及宫女具有法定的约束力。妃嫔们的日常行为必须按照朝廷法度严格执行,一旦犯下过失,皇后就有权处罚她们,皇帝一般也不过问。
就拿妃嫔侍寝来说,电视剧中看到的是太监托着一个盘子,上面摆着嫔妃的绿头牌让皇帝挑选,选到谁就让谁侍寝。
现实情况与影视作品还是有差距的,皇帝翻牌不假,但是当中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按照后宫定制,妃嫔能否侍寝,首先就要过皇后这道关。
皇后统御六宫,对诸妃嫔的情况了如指掌,尤其是身体状况。所以妃嫔侍寝之前,皇后要进行一番严格的审查,不符合条件的就不能呈到御前。当然,皇后也会凭借手里的权力,有意打压妃嫔,借着各种理由杜绝她们与皇帝接触。
对于皇子、皇女的教养,皇后也负有主要责任。此外宫外的命妇按照规定,也是属于皇后管辖的范畴,她们要会不定期地入宫向皇后请安并汇报工作。
可以看出,皇太后与皇后的定位是不同的,皇太后主要是居于深宫之内颐养天年,完全的退居二线(慈禧垂帘是特例);皇后则是国家法定的后宫一把手,实权超过皇太后。只是,皇太后毕竟位尊,只要她老人家发话,皇帝、皇后都得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