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恐惧,是几乎所有职场人都不想面对的,就是:看到了自己的职场天花板,感觉没啥机会晋升了,甚至出现职业危机,担心连工作都没了。
确实,这都是我们作为职场人不愿意看到的,我相信咱们大多数职场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长为职场“资深人士”,获得成就感,实现价值感!
但理想不等于现实,我们回到现实中,一起看看聊聊,面对职场瓶颈,如何应对?
先说第一种,就是感觉没啥晋升空间了,发展到头了,上升没步了。
曾经,“机会、发展前景”这些东西,是我们年轻时对职场未来最为看重的,也是我们选择工作的重要依据,更是曾经年轻的我们每天都是“能量满满、活力四射”的重要根源!
但是现在好像不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实是,其实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了。尤其某些行业或企业,职场层级对年龄的敏感及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几乎可以说,如果没有在几个时间关键点上到某个台阶,那么之后确实几乎就是没啥机会了。
这个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会有挫败感和失落感,更有无奈,甚至愤恨。毕竟,正常人正常情况下,不太容易能接受自己“未来没啥上升机会”这个现实,于是也非常直接地影响到了自己的人生幸福感。
那么总不能就此沉迷放弃自己吧?!能做些什么呢?我觉得最值得努力的行动方向,是去从自己身上寻找更多能有利于他人、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人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比如我身边的一位非常资深的朋友,他本身已经到了临近退休年龄了。但是他依然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去上班,而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他平时除了工作本身内容之外,还额外为公司做起了“内部咨询教练”的工作,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在工作上“带年轻人”的事情之外,他其实也是半个“心理咨询师”,身边如果有同事在工作中,或工作外任何问题,都愿意找他请教沟通。因为他也学习了企业教练、心理学等课程,结合自己曾经的专业学习内容,并融合自己丰富经历的优势,给身边人带来很有特点的“职场咨询与教练”的支持。
于是,他现在每天更忙,更是需要“加班”,但是这种加班确实非常快乐的!
工作的倦怠,主要来源其实是意义感的缺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无足轻重,没有意思。没有了意思,便没有了意义。咱们就先不去想所谓的上升空间的事情,把自己的关注度和重要精力,都放在身边可以做的小事情、小进步上面,但凡这些事情可以给别人带来帮助和好处,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去做。让种种可以有的小小进步和小小成绩,不断给自己带来工作的喜悦!
这个努力发现的过程,也是自我接纳和认可的过程,其实每个人只要用心去想、努力去找去做,一定能找到符合自身能力特质的很多事情,并且带给别人很温暖的意义,包括积极的改变。
也许这个时候,有人会说,可以考虑转行或者创业啊!
聊到转行,我觉得大前提和最关键的是:一定不要因为你的“不喜欢”而转行。(这里说的“不喜欢”包括但不限于:你的行业、你手头的工作、你现在所在的公司、你平时相处的领导或同事们等等)。没有哪一份工作是绝对理想化的完美的,也没有哪个行业是轻轻松松就能赚钱的。我们看其他行业或公司,往往也容易有“围城”的感觉。
况且,如果在中年时期转行,肯定要面临你作为新行业的新人,薪酬标准可能和比你年轻很多人的同事一样,也包括你的领导可能比你年轻很多......你在之前的行业你是老手,但是在新的行业,你肯定是从新手做起的。抛开学习能力不说,单单是心理落差和适应的过程,其实就非常考验人性了。
当然,聊了转行的风险,也不是说一定就不能转行。如果实在需要转行,我个人建议可以重点考虑从身边比较有把握的资源及人脉入手,比如如果家族亲戚当中有合适的人,或者真实靠谱的老师同学朋友等,尽量在信任基础比较好的人脉资源中寻找可能的机会。
同时,也可以通过专业靠谱的咨询或教练的专业帮助,给自己做好更清晰透彻的分析反思与参考,尽可能让新的选择更加准确,尽量降低风险。
而关于创业,我觉得就更加不能仅仅因为热情而创业了。毕竟,创业是最实实在在的“生存法则”,那一定是非常现实的商业世界,你到底提供什么具有商业价值的服务或产品?你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不是可行?到底能不能赚钱?管理一个公司,最基本的成本、现金流、毛利率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课题,没有一个不是硬邦邦冰冷的真实存在。如果只有“热情与热爱”,在现实的冰冷面前,一定是会快速消融的。在这里不是打击大家创业的热情,而是更需要冷静理性的选择去创业。
我尊重所有的创业者,敬佩他们的勇气与付出,也不否认创业成功应该有的可能性,这里我只是最想强调的:创业需谨慎,更需要你足够的理性,决不能只有你的热情。
而相比较上升空间无望,更让职场人恐惧的,便是中年失业,这可能是所有职场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中年失业带来的痛苦与压力不言自明。中年,正处在“中坚力量”的关键期,赡养老人、房贷压力、子女教育、职场脆弱期等等诸多挑战压力集结一身。曾看到美国的调查数据:每增加1%的失业率,自杀率会上升4%,另外会增加4%的男性和2%的女性,进入精神病院治疗。
聊到这,我就想起我经常在培训课程上对学员们讲,关于“辞职”,一定不能冲动,一定需要足够的慎重考虑!尤其当下就业形势不是那么景气的时候,可千万别因为冲动而辞职,这种“冲动的惩罚”成本巨大啊!当然了,实在需要辞职,有两个条件最好同时满足:一个是手头的储蓄,可以保证自己至少一年的基本生活所需;另一个是最好确认谈好了下家之后再提辞职。
而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自己失业了,那么我觉得最实际的做法,便是“接受此刻的自己”,这里不是“喝鸡汤”啊,而是基于现实考虑,适当放低期待与身段,如果就是需要赚钱,那就去找能找到的任何可以开工资的工作;如果家里有些储蓄,可以给自己缓冲一段时间,那么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寻找。
同时,也可以考虑增加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不是为了简单地放松自己,也是给自己更丰富的可能性创造机会。在兴趣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信心,也给自己创造更多与社会在一起良性互动的机会。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个人静下来看看书,也需要走出家门和更多的人有联结,活在与这个世界的互动关系当中。
毕竟,生命本身就是体验的过程,让自己开心地“玩一玩”,这本身就是生命中重要的体验过程。另外,也多想想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他们对于我们来说很宝贵!
应该说,几乎所有人都可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经历过的人更懂,于是,在那段日子里,所有可以让你感觉到哪怕一点点温暖的人和事,是多么的宝贵和值得珍藏!这本身就是值得记住的体验......
选择相信:所有危机,也都藏着新的生机!
咱们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