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65岁生日当天,将一首仿陆游诗书示女儿李讷,用意何在?

晨晨谈过去 2024-03-12 17:33:03
文/李光荣(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

陆游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也被称为“中兴之冠”。国家的灾难和民族的屈辱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使他成为中国诗史上继屈原、杜甫之后最有影响的爱国诗人。

85岁的陆游,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憾,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写下一首遗嘱式绝笔诗——七绝《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其壮志未酬的悲愤,忧国忧民的襟怀,终生爱国的绝唱,渗透在字里行间,回荡在历史长河中,感动和激励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作为革命家兼诗人的毛泽东,一生非常钟情陆游诗,说“读放翁诗词,如遇知己”。毛泽东也很喜欢《示儿》这一千古名篇,曾手书过这首诗,1954年曾与保健医生徐涛说“陆游讲‘死去原知万事空’,这都是唯物的。”

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刻印了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天头甚宽”。12月21日,毛泽东在广州批注自作诗词。联想到1927年鲁迅在广州修改《古小说钩沉》时“饕蚊遥叹”的现实,联想到全世界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解放的现状,长期萦绕脑际的为世界谋大同的理想,一下子涌上心头。他写道:“从那时到今天,三十一年了,大陆上的饕蚊灭得差不多了,当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港台一带,饕蚊尚多,西方世界,饕蚊成阵。安得起全世界各民族千百万愚公,用他们自己的移山办法,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哉!”

接着,毛泽东以“试仿陆放翁”(陆游自号放翁)的《示儿》诗,作了一首以愚公之志求世界大同的绝句作结:“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系硬笔书写。

毛泽东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收入附录,题为《七绝·仿陆游诗》。但“仿”不是沿袭,而是改旧出新,只改动了几个字,就比原诗境界大开,高度更高,将关心人民疾苦升华为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将爱国主义精神升华为共产主义思想。

毛泽东诗中的“愚公”,喻指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饕蚊”,袭用鲁迅语,喻指全世界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马翁”指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毛泽东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将陆游统一神州的壮怀扩而广之,期盼五洲大同,实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理想。毛泽东希望,全世界各族人民能够一齐起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地球上的政治疫情、阵阵“饕蚊”一扫而空,使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得到解放,使人类大同的理想真正能够实现。他叮嘱人们,到全世界各族人民扫尽“饕蚊”实现大同理想那一天,一定不要忘记告诉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他老人家。

陆游原诗选取的角度是“死离”时的临终嘱咐,催人泪下;毛泽东仿诗选取的角度是“生别”,人造地球卫星离开地球时的慨叹,令人警醒。从陆游的“家祭”到毛泽东的“公祭”,只有一字之差,却表现了两个作家的不同情怀。其诗题也不再是“示儿”了,而是在“示共产主义接班人”或曰“示全世界各民族千百万愚公”了,蕴含极深,催人奋进!其襟怀之壮阔、理想之远大确乎是无与伦比了。

5天后的65岁生日那天,也就是1958年12月26日,在广州,毛泽东又书示女儿李讷的信笺之中,用的行书写法,寄托了对后人的殷切期望,表现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顽强斗志和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揭示出唯有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0 阅读:0

晨晨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