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相隔32年的两个中秋节,亲情在诗中汩汩流淌

晨晨谈过去 2024-09-18 03:34:43
文/李光荣(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

又是一年中秋时,每逢佳节倍思亲。48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在病床上度过最后一个中秋节,刚过10分钟便与世长辞,正应合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俗语。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我们更加怀念他。

本文作者李光荣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前留影

毛泽东是扭转乾坤的千古伟人,也是具有悲欢离合情感的凡人。作为诗人的他,在风风雨雨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中秋节,但在节日当天却只留下了两首诗。流淌在诗中的浓浓亲情,正印证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一传世名言。

1919年中秋,以泪和墨写下《祭母文》

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是韶山冲里一个以勤劳、善良、敦厚、富有同情心而著称的劳动妇女,对毛泽东一生影响很大,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

1919年春,毛泽东在北京“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将母亲接到长沙治疗,“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还和两位弟弟搀扶着患淋巴腺炎身体虚弱的母亲到照相馆照相。这是这位农村妇女一生中唯一的一张照片,也是他们兄弟三人唯一的一张合影。

1919年春,毛泽东和弟弟泽民、泽覃与母亲在长沙合影

春天留下这张合影,秋天就传来噩耗。10月5日,年仅52岁的文素勤在家病故。噩耗传到长沙,正在忙于驱张运动的毛泽东悲痛欲绝。当他与小弟泽覃星夜兼程赶回韶山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大弟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时还在呼唤他的名字。毛泽东听后心如刀绞,再也不能听到母亲亲切的唤儿声,他禁不住放声恸哭。

子欲养而亲不待,中秋月圆人不圆。10月8日是中秋节,面对孤灯,毛泽东跪守慈母灵位前,思绪万千,以泪和墨,写下了他一生中最长(97句,384字)的诗作《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邻里……”祭文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表达了儿子爱母、念母、思母、报母的一腔挚情,是一篇念颂母亲的绝唱。

这篇祭文最早发表于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毛泽东早期文稿》,题为《祭母文》;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收入附录,题为《四言诗·祭母文》。

祭文的原稿在毛泽东表兄文运昌家保存多年,后遗失。此为文运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向档案部门提供的抄件

毫无疑问,母亲的病逝是毛泽东26岁生命年轮里最为痛心疾首的事件。他在致同班同学周世钊的信中说:“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发生‘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写好祭文后,毛泽东意犹未尽,又作泣母灵联两副:“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韶山毛泽东父母合葬墓。墓的两侧立汉白玉石,刻有毛泽东所撰泣母灵联和祭母文

千言万语,道不尽母亲的“春晖”;千呼万唤,唤不回母亲的“慈容”。母亲撒手西归,“万端遗恨皆须补”。毛泽东把对母亲的爱升华为对人民的爱,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毛泽东把无限的爱都献给了他最伟大的母亲——祖国。

1947年中秋,《喜闻捷报》难掩思亲情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离开他住了整整10年的延安古城,率领几百人的队伍,转战于陕北的沟壑之间,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8月20日,西北野战军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9月中下旬,又乘胜追击,陆续收复青化砭、蟠龙等拱卫延安的重镇。

1947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由陕北佳县朱官寨到神泉堡的行军途中

9月29日,适逢中秋佳节,54岁的毛泽东乘月色漫步于神泉堡附近的黄河边,“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喜不自禁。蟠龙既克,标志着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彻底破产,是西北战局乃至全国战局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毛泽东欣然命笔,以“喜”入题,写下了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诗篇《五律·喜闻捷报》:“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收入副编,注明“根据抄件刊印”,未见作者存留的手迹。

毛泽东《五律·喜闻捷报》未存留手下迹,此为人仿写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诗人一入笔就描绘“中秋”的壮丽景色。先提及秋风,而“度”显得从容不迫。毛泽东在河边漫步,步履舒馀,悠然自得,而远处的原野无边无际,天与地融合为一。这样的秋景是在中秋佳节之际,自然也会勾起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愫。毛泽东亦有儿女情长,何况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而,“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寻常心态。

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行军途中

“故里”,这里指作者居住长达10年之久的第二故乡延安。当时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队占领延安已有半年之久,作者在中秋佳节对延安人民愈加思念。

这里的“妻儿信未通”也写的是实情。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后,其一双儿女立即去了晋绥解放区。随后,儿子毛岸英随中央工作委员会转移到河北平山,女儿李讷随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留在山西临县。妻子江青随毛泽东转战陕北。沙家店战役后,毛泽东把江青送过黄河去接女儿李讷后一直在黄河边上的村庄逗留,但到中秋时她们仍未回来。作者在象征团圆的中秋佳节,以未接到妻儿书信来起兴,表达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思乡思亲之情,在这中秋之夜,跃然纸上。

1947年,毛泽东和江青在转战陕北途中

毛泽东关切“小家”的相聚,更追求“大家”的团圆。“凯歌奏边城”,使得这个中秋不同寻常,也使得毛泽东笔下的“秋风”平添了许多喜气,将凯旋后的喜悦化为对远在他乡的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作者的心情自然也更加舒畅、喜悦。妻儿之情又陡然转向风云之气,回到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本色,也赋予这首思亲诗以更宏大的格局气象。

毛泽东把“捷报”当作中秋的最好礼物,那盼望人民幸福团圆的“满宇频翘望”亲民之情,更放射出中秋文化的光芒,因而成为他度过的最有纪念意义的中秋节。

1 阅读:3

晨晨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