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贺龙元帅进行武装斗争、戎马一生的起点,人们总会脱口而出:“两把菜刀闹革命”。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三湾改编时,以此为例鼓励起义军:“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从此,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不胫而走,如今已是家喻户晓。
而实际上,贺龙使用的是两把“柴刀”。贺龙生前曾对女儿贺捷生这样说:“既然大家记得毛主席说的是‘菜刀’,那就‘菜刀’吧。”不能怎么说,贺龙刀劈盐税局,却让人们记住了一个地名:芭茅溪。
而谈到贺龙元帅迈开创建工农红军的第一步、开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人们总会从这说起:观音洲登岸“借枪”。
观音洲位于长江、荆江和洞庭湖的汇合处。这里易遭水患。村民临江修庙祈神保佑,传称观音庙。庙前逐年淤积,渐次形成小洲,又称观音洲。后引为村名。如今为湖北省监利市白螺镇观音洲村。历史的机缘巧合,带有宗教色彩的观音洲,从此打上了红色的印记。
贺龙毅然与旧势力割裂,担任南昌起义总指挥,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后,贺龙、周逸群奉中共中央之命,“回湘西拉队伍”,于1928年1月中旬,偕卢冬生、史书元等10余人从武汉乘小火轮溯江而上,拟“直放津市”。
1961年2月2日,贺龙元帅同红二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谈话,杨秀山中将进行了记录整理,题为《洪湖枪声》,收入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12月版《苦斗十年》。现对其中所谈接下来的经历摘录如下:
腊月二十六日,船到新堤。新堤驻军是李觉部,周围也驻满了敌军,真有戒备森严的样子。我们打听到观音洲有敌人的团防队伍,只十几个人,十条枪。我问周逸群同志:“把枪搞来如何?”他有点犹豫说:“手里无枪,杀不得人。”当时我们有二十多个人,其中有十几个工人,还有给鲍罗廷当过警卫员的,打仗的经验有,可就是手里没有枪啊!我说:“去拜客嘛!”到了观音洲,就找团防队长。这个队长还真列队出迎啰。我抓住团防队长的手,就说:“我是贺龙,来借枪!”他瞪着眼睛,吓得发抖。一个团防兵要动手,被卢冬生同志一枪打倒。这样,就搞了十多条枪,二百发子弹。团防队长哆哆嗦嗦地说:“总指挥,这,这,我怎么交代……”我说:“好办,给你打个收条!”就真的给他开了个收条啰。
这就是贺龙观音洲登岸“借枪”的母本,后来的很多故事都是从这里演绎而来。这里,只点明了“船到新堤”的时间,从下文“船又走了一天一夜,二十七日下午到反嘴”来看,船到观音洲的时间也是农历丁卯年“腊月二十六日”,亦即公元1928年1月18日。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8月版《贺龙传》中也没有直接点明“借枪”的时间,但从上下文来看,也是1月18日。
武汉出版社2011年6月版《中国共产党荆州历史大事记》载为:“腊月二十六日,贺龙、周逸群带卢冬生等二十多人坐船到达监利观音洲”,直接点明时间为1928年1月18日。
也有些党史书籍将时间记为1928年1月20日。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史》:“20日,船经监利观音洲时,奔袭团防队,‘借枪’10多支,子弹200多发。”
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版《贺龙年谱》:“1月20日 从旅客当中打听到监利的观音洲上设有团防,有几支枪。贺龙与周逸群商量后,即令船靠岸,亲自带领卢冬生等闯进团防驻地,缴获8支枪。”
中央党史出版社2018年1月版《洪湖革命根据地史》:“20日,小火轮经过监利县观音洲,贺龙从船工处得知该地驻有10余人枪的小股团防,当即决定停船‘拜客’。……这一次,贺龙共‘借’枪10支、子弹200多发。临行,贺龙还真的给打了张借条。”
综合各方面资料分析,贺龙观音洲登岸“借枪”的时间应该是1928年1月20日,即农历丁卯年腊月二十八。接着,1月21日(腊月二十九)到反嘴(今湖北省监利市三洲镇奉清村),贺龙与堂弟贺锦斋不期而遇;1月22日(农历除夕)晚上,借“拜年”之名,捕获并处决了当地4个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把他们的财产分给了群众。环环相扣,脉络清楚。
据此,我们认为,年过六旬的贺龙元帅在回忆30多年前的事件时,有可能记忆时间有误。另外,《贺龙年谱》中记载的“缴获8支枪”,也是引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月版《星火燎原》中贺龙元帅文章《湘鄂西初期的革命斗争》里的说法:“一九二八年初,我们到达监利县境。当时只有两支手枪。在观音洲缴了团防八支枪。”而在1961年2月,贺龙元帅又说成“搞了十多条枪”。
虽然在细节上有些出入,但是,贺龙“借枪”却是湘鄂西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以此为起点,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河湖港汊地带发展游击战争,建立起了与鄂豫皖、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