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选择独立的消息,在整个网络还在不断的发酵中。

这也引发了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是个人成就了平台,还是平台成就了个人?
当一个超级个体离开平台之后,是会继续自己的超级效应,还是会一蹶不振,错把平台的能力,当成了个人的能力?
02

首先,我们来听听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观点。
董宇辉出走的事件,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想说一句:自古东方出少年。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可以回头看看新东方出来了多少IP、创业者?

像真格基金的徐小平、锤子手机的罗永浩、跟谁学创始人/高途课堂的创始人陈向东,小站教育的创始人周思成、海天教育的创始人杨继、精锐教育的创始人李国锋、智课教育的创始人赵宇,还有当选2020年中央电视台年度法治人物的罗翔。
大家看到这么多的创始人,说明新东方公司的能力很强,特别是在“培养”创业者方面,培养出了很多综合能力很强的员工,成为了老板。
当然,这也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特点,和影视行业也是一样的,像吴京、沈腾、周星驰,当年的冯小刚,都是以个人为主的行业,独当一面去创业是早晚的事情,越厉害越会这样。
那么,企业家如何处理这类的内部团队创业的情况?
1、公司如果高速发展,就会给到团队更大的成长空间。一般来说,内部团队的创业动力,大多是看到外面有更大、更好的机会。
当公司有更好的机会的时候,团队就不一定会冒险出去创业。

2、研究公司的运营模式和行业特性。
同样是教培行业的学而思(好未来),就很少有内部团队出去创业的情况,为什么?
这就是新东方和学而思的运营模式不一样,新东方是大前台小后台,个人能力强,容易培养出创业者。
学而思是小前台大后台,特别是教材、视频这些后台技术支撑能力强大,我接触了很多学而思的老师,即便是后来独立出来创业的员工,也主要是自己开个小的补课班为主。
同样,华为出来的创业者也不少,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是华为产品线总监,管理团队都是前华为人;鼎汉技术董事长顾庆伟曾是华为财务部门高管;华米科技、小米手环创始人黄汪1997年加入华为;麦格米特创始人童永胜做过华为电气的研发部负责人;点心CEO张磊曾在华为度过近八年时间;品尚红酒CEO张辉军曾在华为从事互联网、IT技术开发和构架5年;老虎地图的创始人卓日克也是前华为人。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从华为出来的创业者,基本上都不会去涉及老东家华为的通信业务。

不是说华为的人个人能力不强,而且通信行业需要强大的资源、团队和技术,整个行业只有前几名的寡头,不适合小团队创业。
3、老板与其痛苦的发遣散费,不如快乐的给投资款。
我们其实可以考虑通过投资的方式,参股创业团队。
也就是从老板角度来说,假如是在轻资产行业,人也铁了心要走,那不如去鼓励和支持他们去创业。
尤其是在面对行业新技术、新趋势的时候,原有团队的发展思维碰到瓶颈,组织激励动力不足,与其等着员工辞职创业,分走你原来的资源、客户、团队,不如在每个团队创业项目投资参股30%。
公司如果出来5个团队,就能做到你原来的规模,就等于公司原来的150%。
像马化腾提出的“半条命理论”:就是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要把业务交给这些把所有身家性命都押在里面的人,而不是跟他们死磕到底。
小米也是用这种生态投资模式,进入多个行业,数年时间形成一个庞大的小米生态帝国。

不想当将军不是好士兵,不想当老板的不是好老师。
顶级的公司,总是能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人才,老板也不可能留得下所有人。
当这些优秀的个体要去创业的时候,老板与其痛苦的发遣散费,不如快乐的给投资款,要么给与激励机制在内部创业、要么参股投资,鼓励他们在外部创业。
03

接下来,单仁牛商董事长,央视凤凰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首先,董宇辉确实在直播带货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当然,这样的成就是在东方甄选这个平台上创造的,如果没有俞敏洪的初心去做农产品,选择用直播带货的方式来帮助新东方转型,一定不会有董宇辉的机会。
当然,一开始俞敏洪带着团队干了差不多大半年时间,一直不温不火,一方面跟一个好的直播手、直播风格有关,他们需要去逐步找到这种感觉;另一方面,也是他们还没有搭建起直播间背后的一整套系统,特别是从供应链系统,到物流、交易的交付系统,包括一整套管理系统。
今天我们都知道了,俞敏洪把东方甄选一整套系统全部免费送给了与辉同行,其实,这套系统真的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去打磨出来的,不是我们坐在办公室开个会、打个电话就有了。

你需要去实地考察,找到好的供应商、好的产品,把售前、售后环节都打通,而且是有比较大的价格优势,加上为直播准备的各种物料、宣发、付费投流和内容,才能在直播间里面有好的成果,好的转化。
我原来一举打响太太口服液这个品牌的时候,也一度有过那种,怎么说呢,应该是叫膨胀的感觉,觉得功成在我,都靠我才有了这个好品牌。
当我后面去沉淀,包括去创业的时候,什么事都要靠自己重新摸索、去搭建,就能体会到过去很多不起眼但很关键的问题,都是平台和团队给你铺好了。
当然,董宇辉也确实帮助东方甄选确立了在中国整个电商直播里面的地位,这是很难去复制出来的成绩,这就是他独特的个人能力。
他也帮助东方甄选包括新东方,在资本市场里有很好的表现。
所以,我们不一定非要说,谁单方面成就了谁,个人和平台之间是双向选择,彼此成就,这是很明确的。
可能不管是离开了东方甄选的董宇辉,还是失去了董宇辉的东方甄选,都很难再有过去亲密无间的成绩了。
当然,从今天的结果来说,俞敏洪处理的非常大度,给自己赢得了不少的掌声,也给东方甄选留下了粉丝。
董宇辉和与辉同行,未来也需要跟东方甄选继续保持幕后的合作,因为他除了主播和IP之外的系统,全都是东方甄选一手打磨出来的,包括团队成员。

当然,对俞敏洪来说,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对一家企业来说,企业重大的风险是什么?
如果今天一家上市公司自己的一个员工,成为了整个公司重要的IP和业务支撑点。
不管是我前端的销售,如果我一开播,没有这个员工在,直播间就没有人,我想让别的人上,客户就不买账,就要你下去,换人,必须是他在,才会有人看,有人买。

还是我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大家关注的不是公司的价值,而是个体的价值。
那么,这个员工就成为了一个难以控制的变量,甚至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他要是被其他人挖角,被其他的资本所引诱,最终脱离主体了怎么办?
就像一个客户贡献的营业额,占到公司营收的30%以上,你要不然就入股成为我的股东。
一旦这个客户选择离开。那么,这个企业的经营就很可能从原来的盈利变成不盈利,从原来高盈利变成低盈利,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当然,俞敏洪有机会让董宇辉成为公司重要的合伙人,但比较遗憾的是,矛盾爆发的太快,舆论压力来的太大,董宇辉也有自己的追求。
所以,在年初把与辉同行独立出来,再到今天送给董宇辉去外部创业,自己提供团队、供应链各种系统的支持,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做法了。
对我们很多的企业来说,其实我们无论是公司的业务团队、收入结构、客户结构,还是今天我们去打造企业IP,在互联网包括短视频直播进行营销的时候,都一定要去尽量提前去避免这样的风险,或者逐步分担、消化这样的风险。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